突发讣告!巨星陨落

娱乐头条 8627℃

3月15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发布讣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郑振香先生,因病于2024年3月14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讣告称,郑振香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是中国考古学家的杰出代表。郑振香先生一生光明磊落,耿介朴直。她扎根田野,踏实严谨,潜心研究,成果卓然。她的去世是中国考古学界的重大损失。

3月1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遵从郑振香先生遗愿,丧事从简,不做告别,“只有家属和我们所的两位领导代表大家前去。”

突发讣告!巨星陨落 - 陆剧吧

唤醒“妇好”的女考古学家

在大众认知中,郑振香的名字更多的和3000年前另一位非凡的女性——妇好联系在一起。

1976年,在河南安阳洹河南侧小屯村西北角的一片高岗地上,时任殷墟考古队长的郑振香发现并主持挖掘了妇好墓,一座沉睡3000多年的殷商大墓,终于重现人间。

妇好,这位活跃在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深受商王武丁宠爱,集王后、将军、祭司等角色于一身的神秘女人,随着郑振香的指认重临人间,这位只存在于甲骨文记载中的传奇女性,终于得到考古证实,成为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首位女性军事统帅。

很多报道都曾还原过妇好墓的发掘过程:当时小屯村一片高岗地被列入了“平整工地”的范围,为防止有殷墟遗址遭到破坏,郑振香带领考古队通过探杆钻探,发现了夯土建筑的痕迹。然而一个半月过去了,似乎除了房基并无其他遗迹,一些专家劝她是不是就此打住,因为按照传统经验,宫殿区内通常只有房基。

然而,面对大家的质疑,郑振香没有动摇。后来,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那时候我就想起一句话——宁可苦干,不要苦熬。我就跟大家说,咱们还是干吧,干下去总有个结果,没有没底的坑。”

奇迹发生了,在郑振香的指导下,一位老技工一探铲下去,从8米深处带上来一铲黄土,里面竟然夹着鲜红的漆皮和一只翠绿色的玉坠。

一座商代社会的宝藏由此打开。这个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随葬品1928件,超过了以往殷墟出土器物的总和,被誉为“殷墟小百科”。

有媒体评价这次发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殷墟考古发现中,影响最大、成果最多的考古发现;也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能够与甲骨文联系断定墓主身份与墓葬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在中国考古史与殷商史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8年10月13日,在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局共同向参与殷墟发掘保护并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考古工作者代表颁发了殷墟考古发掘“功勋人物”纪念章和纪念证书。获奖者共有6位,郑振香名列首位。

因身体原因,89岁的郑振香未能到场,她的学生唐际根替她领了奖。唐际根,90年代初曾跟随郑先生念完研究生课程并获得硕士学位,曾长期担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安阳殷墟考古队队长。

在他看来,郑振香能成为妇好墓的发掘者,除了靠缘分,更靠执着。唐际根在2021年撰写的一篇短文中提到郑振香及考古队员们的驻地条件的艰苦。早年,他曾在隆冬时期到郑先生的宿舍请教问题,对屋内陈设有过细致描述:“易木板床上叠着的略显干硬的被子”,以及“笨重而斑驳的书桌上,朱漆已成片脱落,桌面粘着蜡烛残迹,告诉我昨夜先生曾经秉烛而读”。

“1980年出版的《殷墟妇好墓》,是在艰苦条件下完成的。”唐际根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突发讣告!巨星陨落 - 陆剧吧

在发掘现场的郑振香(左)

学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成功的

3月15日,另一位殷墟考古发掘“功勋人物”纪念章获得者,原安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孟宪武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看见》记者采访时,也对早年安阳考古队条件简陋的驻地印象深刻,“当时工作站的驻地就小屯村西的一片空地,一排瓦房十几间房子,西侧是标本室,占了一半的房子。东边就是考古队工作室和宿舍。当时工作站条件很差,吃的是井水,点的是煤油灯,冬天也没有暖气。”

八十年代,孟宪武曾因后岗发掘项目与郑振香共同工作过一段时间,“她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在学术上很下功夫,是一位学术水平很高的老师。她工作成就太大了,殷墟妇好墓的断代分期都是她搞的。”

在他印象里,郑先生个头不高,身材偏瘦,但精神头特别好,“尤其是我去请教问题的时候,一请教问题,她兴趣就来了,滔滔不绝。郑先生喜欢读书,而且喜欢钻研。对学术上的一些观点,特别喜欢说点自己的看法”。

孟宪武向记者回忆道,八十年代初他刚涉足学术论文写作时,曾拿着文章向郑振香请教,“郑先生看完文章后直摇头,不太满意。她说小孟啊,你不要想得太大,学术这个东西是比较深厚的,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成功的。我建议你要去考古发掘的第一线,写简报,然后写报告,时间长了,资料积累多了,再写文章。”

“那次我印象特别深,我后来就按这条路走的。”孟宪武说。

2002年,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北徐家桥村北首次发现了商代四合院式夯土建筑基址。孟宪武把郑振香请到了工地上,“郑老师看了以后没讲什么,只说先看看资料想一想,再让我抽时间找她讨论一下。后来我去了以后,她的话给了我很大鼓舞。她说这次四合院的发掘是殷墟第一次发现,这是很了不起的。”

在孟宪武的回忆里,对学生的工作,郑振香总是持鼓励和肯定的态度,在生活上也是一个和蔼的长者。

在郑振香离开了考古一线后。有一次,孟宪武到北京登门拜访,受到了郑振香的热情接待,“郑老师让我晚上不要走,要请我吃饭。她不仅自己去,还让陈志达先生去,老两口都去。当时在附近找了个小饭馆,郑先生把菜单扔给我说今天点好的、随便点。后来,我点了几个菜,是郑先生结的账。”

孟宪武最后一次见到郑振香是在七八年前,他去郑振香家里拜访,郑先生送了他一本书说“小孟,这书我也用不到了,送给你吧,你还写了几篇好文章”,孟宪武则回道“我没白混吧”。

此后,直至郑先生辞世,两人一直未能再次会面。

突发讣告!巨星陨落 - 陆剧吧

郑振香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图源央视)

“我喜欢商文化”

事实上,郑振香的学术成果远不止一个妇好墓。在1989年临近退休之际,郑振香带领的团队,还在安阳小屯村东发现了商王武丁为其父小乙所建的宗庙基址,后来被评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59年,郑振香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当年便去了洛阳考古队任队长,并于1962年到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任副队长。从此,她历经退休、返聘,直到2002年丈夫生病、行动不便,这位倔强的女考古学家才离开了考古一线。

算下来,她在安阳整整待了40年。

讣告中,郑振香的成就被简短地记录下来:曾先后参加洛阳烧沟、郑州二里岗、汉河南县城等遗址的发掘,晋南垣曲、平陆地区的田野调查,还曾参加了云南省滇东地区的民族学调查。任洛阳工作队队长期间,参加了洛阳王湾等遗址发掘,并组织编写了《洛阳发掘报告》。

任安阳工作队队长后,曾主持和参加发掘了大司空村、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妇好墓、宫殿宗庙区建筑等遗存的发掘工作。在1962年主持安阳大司空村遗址发掘后,郑振香先生首次利用殷商时期居住和墓葬遗存之间的地层关系,结合出土器物差异,奠定了殷墟文化分期框架。郑振香先生主持发掘的妇好墓是殷墟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宫殿宗庙区丁组建筑基址的发掘,是对小屯宫殿区建筑布局的重要补充。郑振香先生对殷墟考古和殷墟遗址的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主持或参与编写了《殷墟妇好墓》《殷墟玉器》《殷墟青铜器》《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安阳殷墟小屯建筑遗存》《安阳小屯》等重要著作。

2022年1月,在央视播出的一期栏目上,92岁的郑振香,在那处住了近30年,从未更换过家具的住所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这是老人最后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

镜头里,郑振香依然口齿清晰,她向记者介绍着订阅的报纸,谈起最近在读的书籍,“现在我主要就是看书,没怎么写文章了。主要看王国维的书,他的书内容很多都是有关于商代的、有关于夏代的、有关于周代的。”

记者问为什么选王国维的书看,老人回答:“我喜欢看商代的,喜欢商文化。”(据大河报)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