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 | “几分钟看电影”短视频为何备受追捧?

娱乐头条 3910℃

万象


很多人习惯了观赏“咀嚼加工”过的碎片化片段,一旦离开“几分钟看电影”,就沦为残缺的电影观众。


万象 | “几分钟看电影”短视频为何备受追捧? - 陆剧吧


原文 :《“几分钟看电影”造就“残缺”》

作者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周粟

图片 | 网络



近年来,伴随内容创作观念的迭代升级,更多形态新颖的网络短视频应运而生。其中,“几分钟看电影”类自媒体作品不断涌现,产量与日俱增,网友持续“追更”。“压缩饼干”式的“讲电影”短视频为何备受追捧?如何引导这类涉嫌版权擦边球的“文化快餐”,转型为真正意义上合规且优质的“影像正餐”?


“几分钟看电影”何以成瘾

加拿大学者安德烈·戈德罗在《从文学到影片:叙事体系》中指出,叙事是故事和故事的讲述,而电影往往体现出绝佳的叙事艺术。“几分钟看电影”的二创者们通过大量影像文本的反复“训练”,早已练就对“叙事节奏”的极度敏感性。他们深知受众极度渴望尽快看到故事结局的“心理七寸”,遂选择以“无尿点”的高燃情节,配合直达结局的极限跃进,直击网友不餍于“延迟满足”的人性弱点,即“几分钟看电影”深度满足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被迫压缩时间成本、期盼高效娱乐的内在需求,助推人们以速度换时间,“加速”获得观影过程中情感刺激的“高峰体验”。


另外,“几分钟看电影”通过“语言+影像”的“说电影”手法,增强了自媒体主播作为“叙事代理者”的故事引导力,即以语言串联影像的双重叙事效果,实现了故事对观者的双倍“催眠”效应。由此,“几分钟看电影”虽牺牲了长片由“动心忍性”引发的心灵触动、观影意趣及蕴蓄的审美回味,却使他们在“叙事代理者”营造的智商提升的观影假象中获得“即时满足”带来的超常规愉悦感。


四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其中规定短视频节目不得未经授权就“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这使得“几分钟看电影”的版权硬伤问题愈发突出。除此以外,“几分钟看电影”自身仍存在以下四点值得关注的问题。


“灵韵”消失殆尽。本雅明在关于“灵韵”(aura)消散的思辨中指出,伴随机械复制时代而来的,是艺术作品中“灵韵”的枯竭,这是因为摄影和电影技术的出现,引发了对传统艺术中原真性、膜拜价值和距离感的“祛魅”。“几分钟看电影”是对原版电影机械性的二次解构,因此会使电影艺术的自身“灵韵”被二度剥落。将原片庖丁解牛般“阉割”后留存核心要点的“几分钟看电影”,实质上沦为了“ppt电影”。仅依靠技术剪辑技巧实现的“即时满足”情绪共振,并不能真正激发“延迟满足”延宕的心灵审美共鸣,即如电影学者周安华所说:“注重叙事艺术的精心设计、谋划和把握,影像才有可能获得真内涵,其对受众情感和心理的触碰才会焕然生成。”“几分钟看电影”如同入口即化的美食,尽管入口留香,却缺少了品尝本身的回味悠长。


万象 | “几分钟看电影”短视频为何备受追捧? - 陆剧吧


“戒断”反应强烈。略带“魔性”的快节奏内容剪辑、充满“速食”感的流媒体观看方式、“病毒”式的大数据算法推送,这三点合力提升了“几分钟看电影”的成瘾性。对这种“快节奏”一旦上瘾“中毒”,就难以避免“戒断”反应,这主要体现在接收者和创作者两方面。于接收端,长期刷“几分钟看电影”的网友会逐渐形成“电影就是加强版故事会”的片面认知,进而在观看现实题材、纪录片等慢节奏电影时,产生极度不过瘾的急功近利心态,乃至进入唯“强叙事”影片马首是瞻的恶性循环;于创作端,自媒体为赢得更高流量,会专门挑选悬疑、惊悚、恐怖类“烧脑”电影作为二创对象,刻意放大电影中“高燃情节”的刺激性功能,导致浮躁心绪下的观众会忽视电影本身在画面质感、声音传达、造型设计诸方面的美学深蕴,进而丧失面对电影艺术作品的审美敬畏感与鉴赏辨识力,甚至于再也无法静下心来看完一部完整电影长片。这种“戒断”引发的强烈“后遗症”是对电影这种高级艺术形态的降智打击。


反向“透析”严重。医学上“透析”的主要功能是将有害物质析出体外,以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反向透析”在此则是一个比喻,可以理解为有害物质又回流到体内,后果是有发生感染的危险。“几分钟看电影”影响下网友产生“巨婴心态”的过程,恰可以类比为这一“反向透析”的过程。相较于传授知识经验、升级认知思维为主的“听书”类节目,“几分钟看电影”夺人眼球的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本身,而这类提取自电影的故事桥段,又都是经过自媒体反复“咀嚼”后的碎片化情节,其内容不仅已没有了“营养”,还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有毒”的。正如《一味“爽”与“甜”   别让微短剧离生活越来越远》中提到的,“电子咸菜”般的微短剧的流行正是现代社会加速的缩影,这种加速“是时间焦虑的结果,也是其缘起”。为了缓解现代人的时间焦虑,这类短视频的创作者必然投其所好,长期向网友投喂“电子咸菜”“压缩饼干”,这一过程就极易引发“反向透析”导致的“慢性中毒”。例如,“几分钟看电影”因二创者本身的理解和偏差,往往会出现作品的“合成谬误”现象——核心情节点都源自原片创意,压缩剪辑合成后立意却彻底“跑偏”。“浓缩的不一定是精华”,这种浓缩电影引发的反向透析“感染”,对于我国电影艺术本体的发展以及电影观众的培养,都将是极端致命的。


造就“残缺”观众。50多年前麦克卢汉的敏锐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至今仍显示出超前的洞见性。由此反推:当下那些失去了媒介的人,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残缺的人”(例如一个没有手机的人,在如今社会中几乎寸步难行)。正如文艺评论学者夏烈所述,“来自媒介、技术更新迭代的‘加速’问题,如何发展新兴艺术美的部分,使之诞生‘作者’和‘文本’,全面建设出新‘型’艺术,需要更多的稳定性,而数据可见的事实是一切的更新迭代太快,往往不足以使人‘悠游’。”“几分钟看电影”在倍增媒介对人的“溺爱”的同时,反过来也使得网友被媒介“宠坏了”——很多人习惯了观赏“咀嚼加工”过的碎片化片段,一旦离开“几分钟看电影”,就沦为残缺的电影观众。这种残缺不仅聚焦电影观念本身,还会渗透到现代人尤其是青年的思维观念之中。


具体来看,“几分钟看电影”借助手机屏幕迅捷滑动的便利感,流媒体传输自来水般顺畅的流式体验,以及网络平台精准算法源源不断的同类推送技术,令网友在大数据精心构建起的信息茧房中欲罢不能,这种短时间内“停不下来”的持续观看机制,潜移默化塑造了网友习惯“听电影”“说电影”而非真正“看电影”的思维模式,造成一大批在“影像叙事”方面素养不足、能力低下的“残缺观众”。泛化而言,正因“压缩饼干”都是由自媒体加工好的、一口就能被轻松吃光的,这种过于轻易获得文化快餐的“进食”体验,会让人产生无需付出就能“赚到了”的心理错觉,促发热衷追求“高杠杆”的短视行为,尤其不利的是会极大助长青少年不劳而获的畸形价值观,进而导致其在学习生活中也形成爱走捷径的偏狭心态,最终日渐退行为“饭来张口”的文化巨婴。


万象 | “几分钟看电影”短视频为何备受追捧? - 陆剧吧


“几分钟看电影”走向何处

如果说“几分钟看电影”短视频有利于助力缓解人们的焦虑、压力,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开阔视野、接触到大量没机会看到的有趣电影及其创意构思,那么,优缺点皆较为突出的“几分钟看电影”,到底该走向何处?


其一,“二创者”工作性质转型。基于难解的版权痛点,自媒体人利用自身丰富的观影经验、娴熟的剪辑技术和成熟的创意思维,转换工作性质,踏入新的领域。例如,当下影视作品的短视频宣传需求极端旺盛。影视公司自身拥有影视作品的内容版权,其自主营销或外包给第三方宣传公司时,需要制作大量极具创意且剪辑精巧的主渠道预告片、宣传片以及“二渠道”宣传短视频,这些工作对于“几分钟看电影”的二创者来说具有较强能力适配度——对于“几分钟看电影”自媒体来说,他们“肝”(网络用语,形容自媒体熬夜剪辑作品的状态)了很多天才能完成一部二创作品,而这一过程中饱含剪辑精髓拿捏、叙事节奏把握、隐含彩蛋挖掘、观众心理驾驭等综合能力;尤其是对“二创者”这一工作性质的转化,将解决影视版权归属的现实难题,使这部分从业者彻底摆脱“悬崖上走钢丝”的焦虑工作常态。

  

其二,“二创类”节目形态转型。能够在“几分钟看电影”短视频领域有所建树的自媒体人,往往都具有对于人情时事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深度,他们既具备“一帧一帧”拉片的耐劳心态与对电影艺术的投入热情,也显示出在跨领域文化创意与文艺评论层面的敏锐素质。因此,自媒体中较为优秀的头部主播,往往可以将这“一身本领”迁移到宽泛而具有话题性的社会现象与文艺评论领域,借助当前“米姆式”传播等新颖的前沿传播手段,成为回避版权问题桎梏的新型话题互动类“up主”“博主”等。实际上,当前众多“几分钟看电影”知名主播早就看到了这一趋势,已“出圈”探路。


其三,“二创人才”创作业态转型。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合力构建短视频人才储备蓄水池,通过牵头汇集国产影视作品的版权资源,并在国家影视研究机构或研究型综合高校设立扶持基金等形式,召集优秀的短视频创意剪辑、网络文艺评论人才,让其中经验能力兼备者有进入“国家队”的递补可能,进而构建起服务于文化强国战略的短视频专家智库梯队。当前我国网络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不仅需要培养“学院派”理论专家,也需要充分调动长期于网络一线摸爬滚打的“实践派”职业人才,他们将助力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文艺评论事业收获一大批形态更新、质量更高的文艺硕果。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87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