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系列“村晚”第15场走进樟洞坑村。
派潭镇系列“村晚”第15场走进樟洞坑村的开场貔貅舞。
龙年到来之前的腊八节,1月18日夜幕降临之际,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系列“村晚”第15场走进樟洞坑村,红色革命老区上演红色文旅“大戏”。貔貅舞动,樟洞坑村貔貅队及乡贤们热闹开场,貔貅队打锣鼓的师傅中还有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的老战士、增城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邱秋。随后,硬气功、客家山歌、创意舞蹈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而在樟洞坑村“村晚”现场还启动了“一粥一乐”公益活动,以粥为媒,搭建起一架沟通乡村老人孩子的心灵之桥,小项目汇聚大民心。
派潭镇广泛推广“一粥一乐”公益活动。
樟洞坑村“村晚”上,富有当地特色的舞鱼灯。
早在2013年,广东十大好人肖钢便在旧高埔村孝心堂发起每周日为老人煮孝心粥的活动并持续至今。樟洞坑村的几名年轻志愿者在2022年6月办起了第一场“一粥一乐”活动,并形成制度。为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派潭镇广泛推广“一粥一乐”公益活动,全镇38个村居均已设立爱心捐赠通道。
当天派潭“村晚”的节目,包括村幼儿园师生们带来的舞蹈《一粥一乐》。客家山歌《喜看今日樟洞坑》,以通俗活泼的客家话七言词,让人们感受到樟洞坑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洞坑村是荔枝专业村,这里的桂味荔枝是广东省级“一村一品”,广受追捧。樟洞坑村还在“艺术+乡村”上率先“试水”,2023年6月成功举办首届荔枝文化节暨国际艺术村项目签约仪式,打造集艺术创作、交流展览、写作采风、自然教育、康养休闲、户外徒步等于一体的国际艺术村。
村晚上,村姑跳起了健身广场舞。
村民投入地欣赏自己的“村晚”。
樟洞坑村七境小学的孩子们用区级非遗舞鱼灯改编的舞蹈《嬉鱼灯》;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学子们带来应景歌舞《相亲相爱》;本土乐队——荔之核带来红色摇滚,晚会最后的高潮是由荔之核乐队现场演唱的《吾乡派潭》,在歌声和灿烂烟花中,观众意犹未尽。当晚,观看晚会的除了樟洞村村民,还有来自市、区的各界代表人士。来自广东散文诗学会和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的作家学者代表也观摩调研了樟洞村“村晚”。
客家山歌《喜看今日樟洞坑》。
观看村晚的人潮。
据悉,增城区派潭镇为推动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于2023年8月中旬启动“村晚”系列文化活动并火速“出圈”,活动举办以来线上线下浏览量超1.5亿人次,带来游客量200万人次,同比增长80%。派潭镇被评为2023年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派潭镇上九陂村被评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派潭“村晚”将“送文化下乡”变为“育文化在乡”,以文化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杠杆”,以“小活动”激活乡村“大价值”,成为基层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派潭镇为了办好“村晚”,制定了《派潭镇“我要上村晚”文艺活动总体方案》,并组织镇干部等代表分别到贵州、浙江等地学习“村超”“村ba”“文旅+”的经验做法。38个村(社区)紧紧围绕“村晚”活动总体方案,因地制宜制定了专场工作方案,力创村村有村晚,各有各精彩。
派潭村晚现场的互动环节。
樟洞坑村的著名网红“小余哥”也亮相村晚并进行慈善捐款。
为了办好春晚,派潭镇不断强化志愿服务力量,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共发动2400名志愿者,包括村民、返乡人员、学校师生甚至游客等,参与到“村晚”的方方面面。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派潭“村晚”坚持把村民作为活动的主角,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以农民作为表达主体。“村晚”大舞台已公开接受社会各种演艺人才报名参与。
派潭“村晚”的许多节目是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将村规民约、良好民风等内容编排成歌曲、小品,富有地方特色好生活气息,受到广泛欢迎。比如派潭二中老师组织乐队弹唱《我是客家人》、密石村村民广场舞表演《在希望的田野上》、客家话小品《打理其》、樟洞坑村专场的客家山歌《喜看今日樟洞村》等。而舞貔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表演绝活,镇村干部创作“村晚”主题曲《吾乡派潭》、禁毒主题歌曲《生命之光》、背阴村《醉美背阴》、高滩村《欢迎您到高滩来》,客家山歌舞台剧《佳松岭村好地方》等,承载了村民对家乡的美好愿景,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记忆,实现了“村晚”的教化功能与文化价值。
如今,派潭“村晚”系列文化活动已成为当地农文旅融合的“流量入口”。“村晚”活动深入挖掘各村文化资源、特色农产品、亮点产业,每到一处都促进了当地产业尤其是文旅事业的发展。“村晚”不仅成为派潭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也已成为派潭打造岭南特色生态旅游小镇的重要标签。(文/伟棠 图/派潭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