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综艺 1251℃

全网首发:北京西山846位无名英雄谱——谱外英雄之一


谨以此文敬献

70年多前为了解放台湾而失踪至今的宋斐如和他的革命伴侣区严华夫妇!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宋斐如和他的革命伴侣区严华

他们是我党在台牺牲的第一对革命夫妇!

宋斐如,他和区严华,是我继沈安娜华明之,汪声和裴俊,李朋廖凤娥,薛介民姚明珠,李友邦严秀峰夫妇之后,撰写的第6对中共隐蔽战线伉俪!

1947 年 3 月 11 日,下午 2 时左右,台湾《人民导报》社长宋斐如,在台北市新生南路 5 号私宅,被一辆贴着 73 号特别通行证,车牌号码 02039 的黑色轿车上的 6 个便衣特务秘密绑架,从此消失在了历史迷雾中。

今年是宋斐如诞辰120周年,也是他失踪第75周年。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追寻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人生之路。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从台湾到北大——北平十年


宋斐如,原名宋文瑞1902年8月11日出生于今台南县仁德乡(今台南市仁德区)农家,排行第六,父亲宋源。1915 年 8 月,在宋斐如家乡附近的噍吧哖(后改名玉井)爆发了台湾汉族人民最后一波武装抗日起义,日本殖民者残酷的镇压与屠杀,给宋斐如的青少年时期带来无比深刻的时代烙印。

1919 年,宋斐如报考私立台湾商工学校,并被录取而成为该校第二届学生。1921 年 3 月毕业后,民族意识强烈,不愿在台湾继续接受日本殖民教育的宋斐如,奔向祖国大陆,来到刚刚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北平。

1923 年 7 月,宋斐如与洪炎秋等 4 名台湾学生正式投考北大,他们一起来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北京大学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27年春,宋斐如(立左二)与台湾在北京留学之同乡张我军(坐中),洪炎秋(坐右),吴敦礼(立左)苏乡雨

在北大法学院经济系学习宋斐如在北大预科期间,因病休学一年。

1926 年,宋斐如进入了设在北河沿的北大本科法学院经济系就读。在此期间,他得遇了一位著名的进步教授陈豹隐。(陈豹隐(1886-1960),原名陈启修,留学日本东京帝大法律系政治科,1917 年被聘为北大教授,支持学生五四爱国运动,1922 年担任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资本论》研究组导师,1925 年 8 月从莫斯科回到北京续任北大教授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陈启修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分册

于是,宋斐如也像许多同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一般,跟随导师陈豹隐学习了日本进步教授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此他一生都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与影响,为他的革命信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宋斐如北京大学毕业同学录

在北京大学本科经济系一年级就读期间,沐浴着新文化运动的宋斐如,组织了教育系二年级洪炎秋、哲学系三年级苏芗雨与政治系一年级吴敦礼等北大台湾学生,以及北京私立中国大学国学系一年级学生张我军,发起创办了月刊《少年台湾》,由他主编,洪炎秋和张我军为“基本执笔人”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27 年 3 月《少年台湾》创刊号

3 月 15 日,酝酿两三个月后,这本 32 开本的《少年台湾》正式创刊号。作为该刊主编的宋斐如,他在《发刊词》强调该刊的两个目的 :“第一是要为台湾人添一个思想知识的交换机关;第二是要为台湾与祖国间添一个交涉的桥梁。

除了负责《少年台湾》的编务,在创刊号上,宋斐如以笔名《奔流》发表了一篇题为《敬神吗?民族自杀!》的文章,指出日本殖民统治者历经惨杀、恫吓、高压的手段之后,改而利用台湾人民迷信的弱点,采取“拜神政策”的殖民统治手段。

可惜的是,《少年台湾》前后才发行了约一年之久。还是因为宋斐如在《发刊词》中所言为印刷费的担忧一样,虽然得到了一位名叫施至善先生(宋斐如的同乡,台湾彰化人,台湾早期共产党党员,当年居住在漳州振成巷,又称枕头巷。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6月,施至善夫妇带领其1子4女一家7人全部参加了中央红军,堪称革命奇闻)大洋百元的捐赠,最后还是停刊了。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30 年 1 月创刊的《新东方》月刊

在北大就学期间,宋斐如还与时任中共北平市委领导下的"自由职业者大同盟"书记吕振羽、组织部长谭丕模、夏次权等人创立新东方学社、创办会刊 《新东方》月刊。

1930 年元旦《新东方》创刊的当时,“东方问题研究会”还在筹组阶段。同年 10 月 2 日发行的《新东方》第 1 卷第 10 期刊载了该研究会的成立宣言。宣言说 :东方问题研究会认为“东方民族的解放应为全人类解放的前提”,而该会的目的是“为了达成东方民族之解放,研究东方社会之种种问题,提供实际行动之指针”,“联合东方被压迫民族,如印度、安南、缅甸、马来亚,以及朝鲜、台湾等地人民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

3月1日,《新东方》第1卷第3号,刊载了宋斐如以“蕉农”的笔名译成中文的山川均《殖民政策下之台湾》,题为《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台湾》一文。

有意思的是,同年10月,宋斐如等同仁组织成立的东方问题研究会的会员里,还有后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刘思慕(后文详述)、以及尹奉吉( 韩国志士尹奉吉,1932 年在上海刺杀了日本司令官白川大将和日本公使重光癸等日寇)。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白鹏飞(1870-1948)

1930年6 月,宋斐如在北大毕业,然后由北大预科时的老师白鹏飞(广西桂林人,从1911年起, 赴日留学11年,拿下了兽医、统计、政治、经济、法律等5个硕士学位。1924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任北大法律系教授,著名的爱国人士、法学大家)介绍,他任教北大。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宋斐如毕业证书

在军阀横行的日子里,《新东方》的言论自然常常会触犯到统治者与外国帝国主义者的利益而被查禁。宋斐如为了躲避当局的追捕,必须常常搬家。可每到一地,他总是伏案疾书,继续为《京报》《成报》写稿。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一夜之间,河山变色,国难当头。面对日寇的狼子野心,步步进逼,宋斐如再也坐不住了,他毅然辞去了优渥待遇的北大教职,离开北平投奔了主张抗日救国的冯玉祥将军。


上山教书,下山参加抗日同盟军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面对全国学生民众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积极要求抗日却屡屡报国无门的冯玉祥将军,于1932年3月24日,不得已隐居到了山东泰安普照寺。

这是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将军第一次“隐居”泰山时期。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冯玉祥将军

辞去北大教职的宋斐如,于1932 年 7 月4日,在北大老师陈豹隐的引荐下,化名宋瑞华,登上泰山,来到了冯玉祥的身边,他当时给将军和随从们讲授经济学、日文、资本论以及世界经济情势等内容。

从事后来看,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大事件都始于这一次相见之后。因为史料阙如,今天,我们只能从冯玉祥将军在当天(1932年7月4日)的日记中略窥一二:“见宋先生等,谈政治经济报告的事,定为每星期一、三、五日来谈,下次将谈研究的纲领及其办法。”

此后,冯玉祥将军多次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了宋斐如为他讲授知识后的切身体会。例如7月11日的日记中记载,“宋斐如说经济学的动静两点,颇有意思。”7月27日的日记中又载,“宋先生报告国际政治、经济情形甚详,又谈及南美洲等地革命浪潮之高涨,有一日千里之势,堪为注意。我以为这是好现象,不革命没有出路。”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34年泰山读书研究室部分教员合影前排:宋斐如(右一)苏秉琦(右二)赵澄之(右三)后排:陈定民(右一)

1932年7月至9月的泰山上,在宋斐如字字珠玑的讲课声中,在冯玉祥将军如饥似渴的读书声中,一场震惊中外的大事件也在秘密筹划当中……

当年的10月7日(一说是9日),在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支持下,应其旧部吉鸿昌等将领之请,冯玉祥将军悄然离开了泰山,突然现身一座塞外古城。在张家口,冯玉祥将军与各路抗日志士讨论抗日形势,商谈抗日大计,亲自组织了一支“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其时,躬逢其会的,还有一位来自台湾的书生——宋斐如,他也随同冯玉祥将军来到了张家口出征抗日。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33年5月26日,“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一次代表大会合影

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将军正式就任“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总司令,他通电全国,决心率部抗日。当时,参加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宋斐如,负责主编宣传刊物《抗日救国》,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以期唤醒更多的民众,汇成革命的洪流,奋起抗日。

就目前资料所言,宋斐如是国内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台湾进步人士。

…………。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彪炳史册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虽然最后在蒋日勾结下遭到了失败,但是在这支最早独树一帜浴血奋战收复了察东四县而威震敌胆,并且轰轰烈烈战斗了143天的抗日同盟军中,一个是台湾抗日爱国志士、经济学和日本问题专家,与一位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领袖,在民族危亡、中国抗日的最前线和衷共济,一起同仇敌忾、共侮外敌。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转自作者张垣方志《抗日同盟军成立初期面临多重压力》一文

在武装抗日革命的同时,紧随冯玉祥将军宋斐如,与将军一道,他们以笔墨为武器,面对侵华日军和国际强权开始了又一场特殊形式的抗日战争——发表《反调查团报告书》。

原来,在日本侵华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政府,把收复东三省的希望,寄托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当时的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简称"国联",1920年1月10日-1946年4月18日)身上 。1932年1月24日,在国联完成“国联远东调查团”分别来自英美法意德5个国家团员委任的28日,日军即发动了“上海事变”,也就是中国人刻骨铭心、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的"淞沪抗战"。2月5日,东北全境沦入日军之手,3月1日发布“满洲国”建国宣言。

对这样的国际形势,冯玉祥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有强权无公理之世界”,因而对国联调查团的“调查”不抱任何幻想。3月15日,冯玉祥也在日记中激愤地写道:“国联如此混账,诚是一个强盗组织。中日的问题绝不是强盗组织的国联所能解决的。

宋斐如也通过同年7、8月发刊的《新东方》发表了《东方民族运动与中国西北开发——帝国主义侵略的新转变与东方民族运动的新阶段》一文,他说:“资本主义最后阶段的帝国主义,专靠本国无产阶级的极度榨取及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剥削之两管‘补血针’来延长他们的残喘。”

1932年9月4日,李顿调查团完成报告书,10月2日在东京、南京和日内瓦同时发表。长达20余万字的《李顿报告书》,宣称九一八事变并非日本以武力侵犯中国边界,而是为了对付“赤色危险”,同时主张东北脱离中国管辖,设立所谓“满洲自治政府”,并提议在中国东北组织特别宪兵,不准中国军队驻扎,规定“自治政府”聘请外籍顾问,把一切政治、财政、警察等权力都交由外国人组成的顾问会议控制。

这个调查报告一经发表,立即激起全国人民无比的愤慨。

1932年10月5日6日7日,连续三天,中共中央发布《告全国民众书——以民族的革命战争回答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反对国联调查团报告书通电》,以及中共中央再次发布了《关于李顿调查团的报告及加强反帝群众斗争的决议》,公开强力反驳。

10月10日、18日、19日,针对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冯玉祥将军连续召开了3次讨论会。宋斐如也参与了讨论。26日,国民政府不惜出卖民族利益,对报告书表示原则接受。同一天,将军又与宋斐如、北大经济系毕业的张勃川等人一起讨论反调查团报告书的写法。从11月19日起,他又同宋斐如等人一起反复阅读已经写好的《反调查团报告书》。

1933年1月8日,冯玉祥将军主持起草的“《反调查团报告书》业已完成。其中,宋斐如负责撰写了该报告书主要章节的第5章至第10章。对于其中所起的作用,冯玉祥在日记中记录当月所做的重要工作时特别指出:“作《反调查团报告书》,宋、张两先生颇努力。”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冯玉祥将军泰山读书研究室陈列的部分教师成员照片。(摘自蓝博洲图书)

1933年的8月17日,冯玉祥将军含恨重上泰山,开始了他一生的第二次隐居泰山生活。

在前后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作为冯玉祥将军在泰山读书研究室主任的宋斐如,他组织了一些进步学者,如赖亚力、李紫翔、张百川、邹静陶、吴组湘和王倬如等人,一起为这位热心抗日的冯玉祥将军及其部属讲授世界经济、资本论、介绍世界法西斯形势及日本国情

不仅如此,宋斐如的原配夫人傅琳彬(宋斐如的第一位夫人傅琳彬,1931 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39 年病逝。两人育有一子)也被冯玉祥聘为家庭教师,专门教导将军的子女冯弗矜、冯理达的功课。

在追随冯玉祥的那段时间里,一个日本问题研究学者、一位国民党最早的抗日领袖,在山东泰山相识相交。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宋斐如与傅琳彬

也就在第二次在泰山为讲学期间,宋斐如还通过冯玉祥将军,同国民党特务展开了一次不见硝烟的秘密斗争。

也许有人知道1935年上海发生的一桩轰动中外的红色国际间谍案——“神秘西人案”。(案件的主角是约瑟夫·华尔顿,时任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负责人。此人被捕之后软硬不吃,就像个哑巴。特务们称为“神秘西人”。此人真名叫罗伦斯,出生在苏联立陶宛,曾担任红军上校,时为克格勃在远东地区重要负责人

其实该案中最初的暴露是因交通员被捕叛变,致使隐蔽在上海的上线——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负责人被捕,而另一要犯刘燧元(后改用笔名为名——刘思慕),也就是这条国际秘密情报线的情报员,于1934年底打入南京政府内务部,以及1935年初又打入蒋介石“武昌行营”,多次把国民党对江西中央苏区的军事计划及军事地图交给共产国际而遭到特务追捕。

于是他在前面跑,特务们就在后面追。刘燧元辗转上海、苏州、西安、太原逃亡,特务们紧追不舍追捕。刘燧元到了太原找留德同学杜任之,让他帮助找中共党组织,但没联系上杜任之。于是,刘思慕又由太原乘车到北平,由北平折转南下济南。

逃到济南后,刘燧元带着一家五口人找到了在齐鲁大学医学院任职的江涛声,然而不久特务们就跟踪而至。

万不得已的江涛声悄悄到泰安找到了他在北平的故交宋斐如。

宋斐如毅然把自己故友刘燧元(1930年刘燧元是他与众人成立“东方问题研究会”的成员之一)的情况告诉了冯将军,请他相助,冯将军欣然应允。后来,风声越来越紧,宋斐如、刘思慕考虑再三,认为在泰山已不能久留。冯将军派他的内弟李连海(此人为冯将军当时与北平中共地下党单线联络抗日事宜的秘密交通员,因为事属绝密,我估计宋斐如、刘燧元并不知情)护送刘燧元安全下山,最后刘燧元逃出国民党特务的魔爪东渡去了日本。

此事过后,1935 年 6 月,宋斐如也离开了泰山。他在冯玉祥将军的鼎力资助下,踏上了继续为抗战而奉献一己之力的新征程。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宋斐如发表在《时事类编》上的部分抗战檄文


留学日本,获取敌情,创办《战时日本》


为了抗日,为了解放家乡台湾,宋斐如一生不遗余力!

当时,宋斐如敏锐认识到,“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少不了日本敌情的研究,而日本研究又离不开日文资料和正确的研究功底。”

为此,他想去日本留学。

1935 年 6 月,宋斐如自费去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留学,专攻政治经济学。在日本留学的一年七个月里,他如饥似渴地对日本国情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期间,他有意识地挖掘了大量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档案和资讯,进一步掌握了其中许多真实的内部资料。

1937年2月28日,满载而归的宋斐如从东京归国。在南京,他再次见到了阔别快2年、已经就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将军。自此,宋斐如在冯玉祥将军的领导下,策划、起草抗日宣传材料,组织时事座谈会,竭力服务为抗日队伍服务。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37 年冬,冯玉祥去武昌途中在河南遭日军轰炸后所摄。左三冯玉祥,右一宋斐如

“七七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8月1日,宋斐如在武汉创办了《战时日本》期刊。其创刊的目的,正如发刊词”中所言(1)深刻而真确地刻画日本帝国主义的真相;(2)从日本本身有系统地研究日本各方面的问题;(3)从中日战争去真切把握泥足日本的危机;(4)从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去观察孤立的日本;(5)拟议各方对敌工作的方案及实施办法。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宋斐如主编《战时日本》创刊号

对于《战时日本》,学界评价它是当时中国各抗日机关团体参考的最重要敌情刊物,通过舆论宣传积极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政策,鼓舞中华民族的抗战士气。甚至当代还有评论说:这些真知灼见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之后,武汉沦陷,而《战时日本》却没有随之“沦陷”。当时《战时日本》就像是自己参加抗战的一支武器,宋斐如把它从兵荒马乱的武汉一路南下“抗”到了暂时安全的香港。

刚到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宋斐如居无定所,多亏区季谋先生应允,借住他在九龙顿道242号家中。区季谋,原名权,号季子。1896年在广东南海县大富村出生。他的家族是对海南岛开发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实业家,也是我国引种巴西橡胶、开创橡胶种植业的奠基人之一。抗日战争时,他不当亡国奴,不为日寇谋事,舍弃家资和产业,毅然率全家蜗居尚未沦陷的香港,并把住地提供给台胞抗日志士出版抗日刊物《战时日本》,支持民族抗战。

在区季谋先生的私宅安顿下来的宋斐如,把寝室当作了《战时日本》的编辑部,废寝忘食,一心想着尽快把刊物筹办起来。

彼时的宋斐如,如此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日宣传事业的行为,没想到竟然着实感动了一个刚从法学院毕业的热血青年,她及时伸出援手,竭尽全力帮助他,这个人就是区季谋的大女儿区严华。

在香港进步人士庄希泉、邓初民、区季谋先生的鼎力资助,以及区严华的协助下,宋斐如主编的《战时日本》(香港版)杂由半月刊改为月刊,终于得以恢复出版,为增强全民族坚持抗日的信心贡献了一己之力。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宋斐如在香港主编的《战时日本》,从1938年起一直坚持出版,直至香港1941年12月沦陷前才撤回内地。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41年2月10日,台湾革命同盟会成立。图为台湾革命同盟会在重庆成立大会情形。

1941年2月10日,台湾革命团体联合会、台湾革命党、台湾青年革命党、台湾国民革命党等4个抗日团体在重庆召开大会,决定成立台湾革命同盟会。选举李友邦(李友邦将军、还有他的爱人都是共和国的隐蔽战线无名英雄,他们夫妇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参见本人前发《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抗战期间创办宣传抗日的杂志《战时日本》的宋斐如

1942年,宋斐如代表“台湾革命同盟会”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台湾光复运动宣传大会”并发表《台湾的惨状与祖国的责任》演说,他说“六百万台胞只要求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来”,再次表达了台湾同胞渴望回到祖国和光复台湾的决心。

抗战期间,宋斐如已然成为一位国内知名的日本帝国主义研究专家,他曾经出版过《战时日本工业的危机》、《战时日本外交内幕》等16本专著,同时还发表过大量有关日本帝国主义研究、宣传抗战的论文多达两百多篇,为他赢得了不少的赞誉。

在撰写此文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蒋介石曾在1942年6月赠送给宋斐如的一张自己的照片,上面盖上蒋介石的私章,和他的签上的名字。据说这也是蒋介石当年笼络人心,不遗余力的一份“雅好”。由此也可见当时的宋斐如在国内的地位和价值,声望卓著,诚非虚言。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有资料说,宋斐如还曾转战广西从事抗日宣传。1943年8月,宋斐如担任了广西日报主笔,他先后在《广西日报》《大公报》《西南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毋忘台湾》《论台湾的革命战略》《如何收复失地台湾—血浓于水台湾必须收复》等30多篇有关抗战及收复台湾的文章。在台湾的领土归属问题上,宋斐如以地理、历史、人口三方面进行论证,证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认为台湾始终是抵抗异族统治的坚强根据地。

在紧张而又充满无限期望的抗日战争,宋斐如也收获了一份理想中的爱情。1944年12月12日,宋斐如在陪都重庆成婚,妻子就是在香港不期而遇,志同道合的区严华女士。

今天,保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的一件珍贵的藏品中,有一条台湾抗日志士宋斐如夫妇结婚纪念丝帕。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这是收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宋斐如夫妇结婚纪念丝帕

这块丝帕正面画着一枝梅花,旁书“勿忘台湾台南开元寺的古梅”,左边写有“宋斐如先生、区严华女士联婚典礼签名纪念 中华民国33年(1944)12月12日”,丝巾中间还写有宋斐如夫妇、同事和台湾朋友们的签名,丝巾上方有日语,为“祝贺”之意,这是宋斐如夫妇结婚时他们赠送的。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当年那一场抗日革命志士与进步女青年简朴而又高尚的新婚之喜。

不得不说,就是这条纪念馆定名为“勿忘台南开元寺的古梅”丝巾,也寄托了当年一群青春报国、矢志抗日的朋友和同事对他们夫妇的鼓励与嘱托,希望新婚的宋斐如与区严华,不要忘记被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的家乡,在祖国大陆积极进行抗日斗争,争取早日把侵略者赶出中国,光复台湾!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43年12月3日,台湾革命同盟会获悉开罗会议决定后,倍受鼓舞,发电致敬。

在战时的陪都重庆,毕生致力于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宋斐如,连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进入新的一年里,他的人生会双喜临门。

1945年,宋斐如与区严华的孩子出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根据波茨坦宣言,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同一天,重庆举行盛大的“台湾光复宣传大会”,在抗战烽火中创办的中共机关报之一《新华日报》的第2版,全文刊发了被誉为“台湾抗日志士”(1945年我党对宋斐如的评价)宋斐如的演说。这篇题为《台湾的惨状与祖国的责任》的演讲,讲述了台湾人民抗击外敌的战斗经过。宋斐如说,无论从历史上、地理上、人口上“都可以证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此外,台湾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始终是抵抗异族统治的坚强根据地”。他沉痛回顾了台湾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热情赞扬从1895年以后十余年间以五六十万的牺牲“使敌人不安寝馈”的斗争,以及此后“必定继续到日本统治瓦解为止”的反抗。

8月27日,蒋介石正式任命陈仪台湾省行政长官。因盟军不登陆台湾,改由中国军队接收台湾日军投降,为统一接收起见,几日后,蒋介石任命陈仪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

鉴于他多年来致力于抗日的革命精神,以及在国内的影响力,宋斐如如愿进入了国民党政府宣布的赴台接收人员名单之中。

从重庆到接收台湾


10 月 5 日,宋斐如随国民党政府赴台接收的 “前进指挥所”的人员,从重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台湾。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在当时,还是当下,乃至未来的任何时候,那都是一次对中国来说必须载入史册、并且意义非凡的国家行动!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台湾行政长官——陈仪

世事难料,当年国民党当局组织的精兵强将去接收台湾的一架专机上,就目前所知,除了宋斐如之外,同机抵达的人员中,还有后来出任台湾电力公司(台电公司)首任总经理一职的刘晋钰、以及担任台湾糖业公司(台糖公司)首任总经理的沈镇南,他们两人后来也都惨遭不测。(如有兴趣了解接收人员详情、可参阅前发《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45年10月25日上午,中国战区台湾省对日受降典礼召开

近乡情更怯,问讯苦难真。

当飞机下午5时抵达台北松山机场后,踏上离别 24 年的台湾土地,心潮澎湃的宋斐如激动万分说了一句话: “我是回来为家乡服务的,不是来做官的”。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宋斐如作为国民政府代表之一,全过程参加了日本在台人员向台湾受降主官陈仪递呈投降书等仪式。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45年10月25日,依照盟军太平洋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布的规定,国民党台湾政府在台北公会堂举行受降典礼

回到台湾的宋斐如,被时任台湾行政长官的陈仪任命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的副处长,成为了光复初期台湾行政长官公署高层官员中惟一的台湾籍人士。

自此开始,宋斐如全身心投入到了建设台湾、致力于台湾文化、教育的重建工作中。

台湾光复后,宋斐如是跟随“前进指挥所”的人员匆忙赶赴台湾,准备台湾的接收工作。不久,他的妻子区严华和刚好出生的儿子也赴台,两人虽然离开大陆走得非常匆忙,但是宋斐如仍然不忘嘱咐妻子带上那件结婚纪念丝帕,可见它在宋斐如心中的重要地位。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区严华和刚好出生的儿宋亮(网络照片)

多年之后,宋斐如的儿子宋亮在《宋斐如文集》中写道:“父亲没有忘记朋友、同事的嘱托,无论是在抗击日军的征途中,还是在回台从事恢复国民教育的工作中,他已向台湾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1946 年 6 月,宋斐如又受聘为台湾省立法商学院专修科兼任教授。他一面在政府当职,一面也兼课。

创办 《人民导报》,为民众发声


为了协助政府传达民情,倡导 “台湾新文化运动”。1945 年 12 月,宋斐如与苏新等人筹办了 《人民导报》。他自任社长,社址在今天台北市的延平南路,总主笔是曾当过台北市建国中学校长的陈文彬。

非常凑巧的是,在《人民导报》担任记者的,还有集小说家、歌唱家、革命家多重身份于一身,与苏新、陈文彬交往密切,被称为“台湾第一才子”的吕赫若吕赫若也是一位极具传奇经历的革命烈士,他是最早引起我关注的台籍人士。有关他的事迹,请参看我前发的《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图为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八日民众聚集于台北专卖局前

事变发生后,数日之内,抗争与冲突蔓延全台湾。

3 月 2 日,“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在台北成立,但组成人员中并无宋斐如的名字

3 月 8 日,蒋介石下令从大陆调集21军的2个师和1个宪兵团的国民党军队来台,当日从基隆、高雄开始登陆。

同日,在 “国民党军队登陆” 的传言声中,宋斐如耗尽大量心血、为此还辞去政府高官职位亲手创办的《人民导报》也被查封闭了。宋斐如的友人们鉴于当时变幻莫测的险恶局势,一再劝他到香港躲一躲,但他却坚持留下来,说:“现在还有事情要做,怎么能离去?

3 月 9 日,国民党军队开进了台北市。

一场不可告人的阴谋也在紧锣密鼓的策划当中

3月11日,就在那一天下午,宋斐如被 6 名身着便服人员的军警到家中强行架走,一去不回。宋斐如从此失踪,成为台湾二二八事件期间中首批被捕人士之一 。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如此横行霸道、胆大妄为,骇人听闻!

当时,情急之下,宋斐如的妻子区严华顺手抄下不法人员的汽车车牌(号码 02039),以及特别通行证编号(号码 73)。随后,区严华以此作证,四处奔走、到处寻找丈夫宋斐如的下落。没有想到的是,当局声称区严华记下出的车牌号,是某商人个人所有, 特别通行证号也是某银行的车专用,他们拒不承认,百口抵赖。就连当时国民党台湾省最高长官陈仪的答复也是,“该等牌照所属不明,而且宋斐如也不在二二八事件通缉名单之列”。

黑暗的当局竟然把宋斐如这位前政府高官、国内著名学者离奇 “失踪”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孤掌难鸣的一次次不懈探寻,众口一词的一回回矢口否认。在无耻的绑架之后,留给妻子区严华的,不仅仅是无限悲伤,还有着无比巨大地愤慨激荡在心中。

在寻找丈夫宋斐如的过程当中,区严华才知道,就在特务绑架丈夫的那一天,接替宋斐如就任《人民导报》的省议员王添灯等十多位他们夫妇熟悉的社会精英人士也是不知所终,还有好多人和她一样,也在到处寻找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亲人。

一次蓄意的谋杀,一个罪恶的屠戮!

今天来看,宋斐如等人的离奇失踪,当时台湾正处于“二二八事件”后期的“白色恐怖”当中,也是国民党当局自接收台湾省后,第一次暴露出罪恶面目的血腥屠杀行动。

一天天的期盼,一天天地无望!

没有告别的离去,只留下孤儿寡母,在接连而至的困境和厄运轮番打击之下,区严华把泪水和彻夜难眠决绝地留给孤独的自我。面对他们夫妇的信仰,以及未竟的事业,她选择了坚毅和无畏,继续生活,独自直面无情的风风雨雨。

此后,悲伤孤独的区严华除了精心抚育幼子,她还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寻找丈夫的踪影。不久,上海、香港等地的报纸都刊登了宋斐如失踪的不幸消息,香港《大公报》还发表了悼念宋斐如的文章,并对他的一生作了高度评价。

谁也无法预料到,没有来得及说一声再见,就已天人永隔!

3月11日宋斐如的被迫离开,好似门外即是天涯。

在丈夫失踪两年多之后,又一场罪恶阴谋落在了这家孤儿寡母的头上。

1949 年 9 月的一天,区严华被捕。她的罪名竟然是“煽动台大学潮”和“帮助前 《人民导报》总主笔、“建国中学”校长陈文彬举家逃往香港两个。

当时宋斐如与区严华所生的儿子宋洪亮年仅 5 岁,一下子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而其与原配所生的长子宋洪涛也不过是14、5岁的孩子,从此无家可归,辍学去当了学徒,后来流落街头。

可恨的是,国民党对宋斐如全家白色恐怖的迫害并未到此为止。1950 年 1 月 11 日,区严华英勇就义于台北市马场町刑场。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重比翼,和云翥!

宋斐如与区严华夫妇回到台湾不满5年之内,夫妻二人双双为敌所害,如此优秀的英才过早的离开,让所有人痛心不已!

宋斐如,他留给故乡台湾的是一个不屈的背影和不灭的灵魂!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事实上,随着宋斐如妻子区严华的被害,以及台湾持续38年白色恐怖的阴影笼罩下,宋斐如的失踪之谜就此沉入岁月的长河里。

多年来,宋斐如被绑架之后,一直生死不明。在宋斐如 “失踪”之后的头两三年内,有人传说他被活埋在圆山,也有人传说他被沉尸在海底,但都无法找他的遗体,至今75年,依然杳无踪影。

行文至此,我将收集的相关信息叙述如下:

1、谁绑架了宋斐如?根据事变当时担任台湾长官公署民政处长的的回忆,宋斐如、林XX被杀后,陈仪告诉他: “他们事先未请示,事后还要求补办手续,真是无法无天”。人们猜测陈仪所指的 “他们”,应该是军统、中统。依照陈仪的说法,宋斐如突然被绑架与遇害,就是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统、中统的人干的。

另据吴克泰(1946年在台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台北市工委委员、台北学委会书记,1947年参加了二·二八起义。1983年后,他长期担任中国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重要领导职务撰文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他说:

在3月8日大屠杀之后,台北以及台湾各地都有一批社会名流被暗杀,连尸首都找不到。据陈仪的侍从XX说:“黑名单由各单位提到陈仪那里汇总,统一确定后交参谋长柯XX。柯再分派给几个单位去执行。”当然也有不少是“先斩后奏”的。

2、宋斐如为何被捕?这个谜底一直到 1993 年,经过学界的研究,才得以知道原因。档案中发现一些端倪,原来在 1947 年 3 月 13 日陈仪呈给蒋介石的 “办理人犯姓名调查表”中,陈仪罗列了 20 名主犯名单,内即有宋斐如,罪名总共有两条:一是阴谋XX首要,组织XXXXXX。二是利用报纸抨击政府施政,竭力暴露政令弱点”。

3、宋斐如是怎么离世的?华姐志贞成白骨, 斐兄英烈竟沉尸”。 这是“ 二· 二八” 事件前担任台北建国中学校长、也是宋斐如《人民导报》同事的陈文彬所作的、悼念宋斐如、 区严华夫妇的诗句。1949年,区严华冒着巨大的风险,帮助他家逃出了国民党特务的层层搜捕,辗转回到大陆。陈文彬认为:对于宋先生遭特务绑架失踪,据传被装入麻袋沉入大海。

对于父母双亲在台的不幸遭遇,去年,宋斐如与区严华儿子宋亮是这样认为的,他说:1947年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中,父亲因“利用报纸抨击政府施政,极力暴露政令弱点”,被当局冠以“阴谋XX首要”惨遭杀害,1950年母亲又因“煽动台大学潮”被枪杀于台北马场町刑场。

75年前的台湾二.二八”血案,使宋斐如、王添灯无数台湾爱国志士和抗日英雄沉冤九泉,历史的伤痕至今依旧难以抚平。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文中主要人物后期经历


宋斐如:1947年3月11日失踪至今,音讯皆无。不知何故,2013年,他的英名没有镌刻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的英烈墙上烈士。

不过,在撰写本文之时,我有了意外发现。

我在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的烈士名单中,发现了该局发布时间为2019年4月26日 复核时间是2022年11月15日的重要信息:

台湾地区台北人宋裴如作为解放战争期间深圳籍的革命烈士登记在册。他的牺牲原因是:台北《人民导报》社长,1947年3月12日因坚持出版《人民导报》于台湾基隆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让我震惊的是,宋裴如是中共地下党员!

区严华:1950年1月11日为国捐躯。中国国家民政部1989年为区严华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同样不知何故,2013年,他的英名没有镌刻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的英烈墙上烈士。

我在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的英烈名录中,发现了该局发布时间为2019年4月4日 复核时间是2022年11月21日的重要信息:

广东省佛山南海人区严华,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栏的革命烈士登记在册。她的牺牲原因是:台北市地下工作者1950年1月11日于台北马场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区严华生前政治身份是台北市地下工作者。

宋斐如与区严华儿子宋亮:5岁失去了双亲,之后便跟随外祖父漂泊于香港、澳门。1957年夏天,作为烈士遗孤,在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的秘密帮助下,12岁时终于回到了祖国大陆。组织上对他关怀备至,安排他在广州广雅中学就读。高中毕业后,考上了武汉邮电学院,供职于深圳市电信局,任副总工程师

1981年,加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参与深圳台盟的建设。1992年至2008年,先后担任台盟深圳市支部主委、台盟深圳市委筹委会主委,台盟广东省委会常委,先后被推选为广东省第八届、九届人大代表,广东省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深圳市第一至第四届政协常委。

宋亮夫妇编著的《宋斐如文集》(五卷)中文简体版、繁体版先后由台海出版社、海峡学术于2005年、2006年出版发行。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1961年区严华弟弟区旦结婚成家时区季谋先生的全家福,其中独缺他的大女儿区严华和女婿宋斐如

王添灯:1946年6月,王添灯接替宋斐如任《人民导报》社长。在二二八事件爆发后,担任“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宣传组长、负责草拟“三十二条处理大纲”的王添灯,于3月11日凌晨,在家中遭逮捕,一去不回。按照苏新的说法,王添灯捕后大骂张XX,而被淋上汽油活活烧死。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没有告别,你们就没有离开——结语


我每天等你归来,

从日落的傍晚一直到朝霞满天的清晨。

我想你,

你离开,我一刻也没有忘记你。

为何这么匆忙,连一声说再见的机会也没有。

我不会忘记你,在不见的日子里,

我用不尽的泪水,

我用痛彻的忧伤,

我用我的所有,去想你。

这些天,

你从视线跋涉到了我的心里。

你不辞而别,

在我破碎的心里,

在我无眠的梦里

又见到了你。

我记得你转身离去的背影。

以后,

如果你不会来,你在哪里?

你告诉我,怎么才能忘记你?

你在哪里?

我不相信,出门之后就是天涯海角。

我想,没有告别就不会永远,

我不想用泪水浸泡潮湿的心,

我不想在梦境里再重逢。

你回来吧,至少一次,

无论是永远的别离,还是永不分离!

回来吧,

我想你!

想你身不由己,想你情不自禁!

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半生研究日本,一生不弃抗日。

宋斐如学识渊博,抗战时期已是国内享有盛誉专事日本研究的学者,他生在日寇统治下的台湾,饱受了作为亡国奴的辛酸苦辣,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始终没有忘记赶走侵略家乡台湾和祖国大陆的日寇。

光复后,回到台湾的面对国民党的腐败与独裁,宋斐如不畏强暴,他又冒天下之大不韪,揭露黑暗统治, 报道内战真相, 替台胞百姓说话,而深遭当局之忌恨。

在宋斐如失踪的第三年,他的爱人、战友区严华也遭遇不测,1950年,国民党当局再次对这个已经残破的家庭下了黑手,将她杀害在了台北马场町刑场。

遗憾的是,宋斐如为国捐躯的经过至今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谜底揭开之日,正如在上一篇文章《在水何方?从台湾到北大,为抗日而留日,一位失踪75载的无名英雄 - 陆剧吧

(全文完)

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和采用了台湾著名学者蓝博洲先生的《宋斐如的北京岁月》一文,特此感谢!


谢谢阅读!

本人原创,欢迎关注,交流和转发!让我们一起传唱一生无名的共和国英雄们!

标签: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