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 后现代森林中的孤独者

电影快讯 1294℃

无论是何志武、女毒贩,抑或是阿菲、633,他们都漂泊在后现代的快餐化世界中,始终被情感禁锢着,束缚着,存活在世界的边缘,与快节奏格格不入。电影中的这些主角与王家卫何其相似,王家卫是后现代香港中无处扎根的孤独者,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童话的创造者。在《重庆森林》中无数个被符号化的人物和精心选择的都市环境淋漓尽致地展现王家卫眼中支离破碎,混乱嘈杂的香港,以及格格不入的无力感,极具后现代意味。

《重庆森林》: 后现代森林中的孤独者 - 陆剧吧

在《重庆森林》中,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奠定了影片后现代主义的风格基调以及展现了导演王家卫的内心活动。影片开篇中大量的手持拍摄,晃动不安的画面增强观众对当时混乱不堪的环境的代入感,真实再现边缘人物在香港社会的生存现状。主观镜头下的边缘人物,客观镜头下的狭小环境,二者交织,再与冷暖撞色融合下,深刻地描绘了物质高度发达,人心空虚冷漠的两元分化的现象。至于减帧造成的拖影效果,不仅形成了一种撕裂般的孤独感,更展现了王家卫内心破碎模糊的香港。这种极具后现代意味的视听语言运用在影片开篇就奠定了影片整体的风格基调;与此同时,王家卫内心中无处扎根、缺失归属感的无力也透过视听语言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唤起同样生存在后现代森林中的孤独者的共鸣。

与其说王家卫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不如说后现代主义是王家卫寄托情感的载体。王家卫所有的电影都在表达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这个主题,而后现代主义是指物质高度发达,人心开始空虚冷漠的现象。对于王家卫而言,他之所以会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因为他本身对香港的归属感缺失。他在探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探讨他自己与香港这个后现代意味极浓的城市沟通的方法。一个在后现代大森林中生存的孤独者,将一切情感寄托于电影中,附着于视听语言上,予以表达。

量化是理性的标志。后现代是香港的形容词,而孤独者是王家卫的意化,生存在后现代香港中的王家卫用电影探索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或许也在救赎如同孤岛的自己。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