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八爷党伙同一个名叫张德明的道士上演了一出“八王大”的闹剧后,八阿哥马上将这个“妖道”抓到皇宫,听候康熙的发落。
只见康熙诡秘一笑,马上看透了老八的那点小伎俩,并顺水推舟,表示这些民间术士的话,不足为奇,因为它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代表了一种民意。
康熙的这番“云里雾里”的表态,顿时令八阿哥兴奋不已,自以为上位有望。
而作为八阿哥的有力支持者,佟国维更是连忙召开动员大会,号召自己的所有门生故吏一起联名支持八阿哥当太子。
在这里,可能不少读者会产生疑问,佟国维能够担任上书房首辅大臣,必然是饱读诗书、见过大世面的人,难道他也相信张德明道士所杜撰的那个漏洞百出的“八王大”说法站得住脚?还是说他认为康熙当真认可了张德明的这个荒唐观点?
我觉得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了解此时佟国维的心态。
佟国维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说实话,和抱着一大堆筹码等着下注的狂热赌徒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佟国维所持有的筹码,不光有他自己的,还有他名下很多门生故吏的。这些人都对他马首是瞻,完全把选择权交给了佟国维。
也就是说,如果佟国维下注出错,不单他本人会“踩虚了脚”,连带一众官员也会跟着翻车。
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时,佟国维已然被大形势以及周围的拥趸裹挟着,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赌徒”,佟国维并没有急于表态下注,而是静静地收集信息,通过汇总这些信息,再做进一步的分析,选择站队,宛若一台高速运转的“大数据”处理系统。
佟国维将搜集信息的重点,放在康熙和八阿哥两个人身上。
观察康熙,固然是为了揣摩圣意。
观察八阿哥,是因为佟国维和八阿哥的交往由来已久。
此前,佟国维曾经积极举荐八阿哥去承接查办“刑部冤案”的差事,后来八阿哥因办案有功,获封郡王爵位。热河围猎期间,八阿哥被进一步册封为亲王。
在佟国维看来,八阿哥这关键的进步和他当初的指点迷津分不开。
现在,又逢“举荐新太子”的关键时机,如果自己再次举荐得当,那么新账旧账加一起,佟国维无疑可以从八阿哥那边获得更多变现收益。
所以,佟国维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八阿哥,希望八阿哥成为新太子。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佟国维虽然看明白了“八王大”事件,纯粹是八爷党一伙折腾出来的闹剧,也晓得这些小把戏瞒不过见多识广的康熙。
不过,康熙既然没有处置张德明,并且“默认”了张德明的观点,这让佟国维更加肯定,康熙心底里默认的太子人选极有可能就是八阿哥。
当一个人急于实现某个目标并且已经为之做了充足的准备、付出了足够多的代价之时,那么在他的心中也会不断暗示自己,他所追求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哪怕有反对声音也会予以屏蔽。哪怕有再荒谬的因素,他也会予以合理化的解释。
这正是人趋势逐利的本性使然。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张德明的那套荒唐说法固然瞒不过佟国维,更瞒不过康熙,对于这些佟国维是心知肚明。然而当这一切的一切,和自己的利益目标相一致时,就连佟国维自身也会“自欺欺人”地相信这是真的。
这种感觉有点像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前,曾经语重心长地和胤禛说了这样一番话:
这个位置能把好人给逼疯了!
同样道理,当一个人处心积虑地沉迷于某个目标的时候,会丧失最基本的判断能力,智商直线下降。
有个现成的例子,佟国维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