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又一段投产

明星新闻 1298℃

秋风送爽传捷报,中俄东线结硕果。近日,在北京调度指挥中心总控室内,随着一声“点火”指令,进气阀门手柄缓缓转动,放空“火炬”上空跃腾起一条数米高的红色火龙,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安平至泰安段正式投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又一段投产 - 陆剧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泰安联络压气站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作为全国在建首条第三代天然气管道重大工程,是构建国家四大能源运输通道的重大项目。”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负责人介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白鹤,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个省区市,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分北、中、南三段核准建设,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和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均已投产运行。安平至泰安段,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河北永清—上海)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10月开工建设,历时一年零八个月建成投产,线路全长320公里,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年输气量189亿立方米,穿越大中型河流23处,等级以上公路和铁路41处,设置接收站场4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属于世界首例同时采用超大口径、大壁厚、高钢级、高压力、单管输量最大的跨境长输天然气管道工程。管道全线贯通,年最大输气能力达380亿立方米,可惠及沿线4亿人口,成为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国外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互联互通东北管网、陕京管网、山东管网、西气东输等,初步形成“全国一张网”格局。

“作为我国首条自主建设管理的智慧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智能化元素无处不在。从制管到敷设再到运行,从选材到焊接再到投产,每一道工序背后都有多重智能技术支撑。建成投产管道不再是冷冰冰的钢管,而是拥有最强智慧化‘大脑’。”国家管网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锚定“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标,融合“移动端+云计算+大数据”及“互联网+机组”等技术手段,全力打造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平台,推动管道数据由零散分布向统一共享转变、由被动风险管控向主动监管转变、由孤立分散向融合互联转变,全面实现管道本质安全。在项目建设推进中,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技术,现场部署无线局域网络,结合二维码、电子标签、摄像头、智能闸机及手机等终端设备,实时全程监控、智能感知和数据采集,实现工程建设智能化管控。

据介绍,安平至泰安段建设期间,相继克服山地施工复杂、洪涝灾害多发等难题,针对地势坡度高低与石方等级不同特点,创新采用“两段法”设计施工,取得山区石方段沟上焊接技术突破;应用DR数字无损检测、站场自动焊、装配式建筑等技术,大幅节省施工工期,工程质效显著提升。下一步,国家管网将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安平至泰安段建成投产为契机,加速东部能源通道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泰安至泰兴段、泰兴甪直段投产目标任务。

大众日报

标签: 明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