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俊是一名即将高考的学生,妈妈为了照顾他,辞掉了酒店客房经理的工作,对他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吴家俊学过8年画画,有一定的创作基础,所以他的目标是考一所动画学院,长大后成为一名原画师。
而妈妈跟大多数家长一样,都认为学艺术的没前途,毕业就等于失业,完全是浪费时间。
因此,吴家俊和妈妈之间产生了非常大的矛盾。
一天,吴家俊趁妈妈打瞌睡的时候,偷偷画画,结果被妈妈发现了,并毁掉了他辛苦画了几个月的参赛作品。
吴家俊满腔怒火,对着妈妈发了出来,他说:“你真是有病,你真是太恶毒了,连后妈都不如,我以后考大学,一定要考得远远的,再也不要见到你!”
妈妈听到这番话,觉得自己付出了一切,却不被孩子理解,就伸手打了吴家俊一巴掌,把他打得离家出走了。
妈妈着急万分,又召集同学和老师找吴家俊。
女同学田雯雯在堤坝上找到他后,对他说:“你知道为什么被骂挑食的从来只有小孩吗?因为父母做的一定都是自己爱吃的菜,不爱吃的他们不会做,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局限性的,我的经验就是,不要指望父母能够理解你,因为不被理解,才是做子女的宿命。”
父母总是喜欢用过来人的身份,来劝告孩子,总是喜欢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用来表达自己的见多识广,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规划成长。
可是,孩子他只有18岁的心智和眼界,是无法看到大人的世界。就像你带着孩子去逛街,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孩子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腿在走路。
你用大人对事物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就好比是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循循善诱,才能帮助孩子成才。
田雯雯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一直在外地工作,奶奶陪着她长大。后来奶奶去世后,她就一个人生活,父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
就算家里进了小偷和发了高烧,她都直接找居委会阿姨和班主任帮忙,没有告诉父母,因为她知道,说了也没用,只会让父母担心。
田雯雯努力不给父母添麻烦,懂事得让人心疼,可是却不被父母理解,认为她冷血无情,跟家人过于疏远。
在临近过年的时候,父母带着妹妹回家,半路上车子出了故障,爸爸留下来修车子,妈妈带着妹妹回了家。
后来爸爸突然身患传染病,就通知田雯雯,让她不要告诉妈妈,妈妈会承受不住。没有人想过,田雯雯只是一个孩子,她是否能承受会随时失去爸爸的心情?
然而,有一天妈妈在偷看她手机的时候,刚好爸爸发来消息,告诉她自己痊愈出院的消息,就知道她一直隐瞒的事情。
在那一刻,妈妈没有关心女儿独自承担这么大的事情,累不累,辛不辛苦,而是一味指责她太独立了,跟自己不亲近,这么大的事情都瞒着不说。
田雯雯看着妈妈不停地指责自己,也生气了,说道:“你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能力把我带在身边,留下我和奶奶相依为命,一年施舍似的就回来看我那么两三次,现在奶奶也走了,我能不独吗?我这个独是独立的独,孤独的独。”
妈妈听到女儿说的话,反驳道:“以前我和你爸经济条件不好,我们没有能力把你带在身边,我们有别的办法吗?”
田雯雯接过话说:“所以我抱怨过吗?我之前说过这样的话吗?你们知道我最难受的是什么时候吗?是你们告诉我有了妹妹,现在你们条件好了,可以把她带在身边,我已经很努力的说服自己不要嫉妒她,因为她是我妹妹,可是我真的做不到!
我总是再问自己,为什么你们当初没有能力养我,还要把我生下来?凭什么我过得这么苦,她过得那么甜?投石问路,我是探路石,抛砖引玉,我是那块砖,我现在这么懂事,都是你们逼出来的!”
田雯雯的父母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生下了田雯雯,在经济条件好了以后,没有想过补偿她,反而又生了一个孩子,来瓜分她本就稀薄的父爱母爱。
她过于独立,父母认为她没有感情,她嫉妒妹妹,父母又说她不懂事。仿佛孩子就是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应该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随时表现出他们喜欢的样子。
田雯雯的父母和吴家俊的妈妈,他们都是同一类父母,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就应该听从自己的安排,不能反抗。
可是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孩子的眼界和思想,早已不是大人可以掌控的。他们的认知水平,可能远远超过父母的眼界。
为人父母,不要总是用“身份压制”来控制孩子,而是学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也多学习新事物,跟上时代发展。有的放矢、换位思考的的教育方式,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