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看到了不少《隐入尘烟》电影的宣传,也看到了下边这样的海报:
有种反胃的感觉,心里满满的不适,那感觉是什么呢?你去看看"毒教材"就知道了,感觉是一模一样的,如出一辙。我知道,又一出丑化国人的大作,新鲜出炉了。
不出所料,这部片子迅速在全世界送审评奖,连续入围了第14届意大利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第47届多伦多电影节、第7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据传还是排名前三作品中最有竞争力的一部。相信这部电影将会给全世界范围的华裔华侨带来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将会极端丑化中国的形象。
全片采用灰暗风格,死气沉沉的氛围,生无可恋的人物刻画,让人怀疑这还是不是在人间。制作人编造虚假的故事,用伪纪录片的手法,刻意的包装渲染,企图误导观众,让人以为一切都在真实发生。
我国乡村有落后有贫穷,有争斗和不平,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我国的农村有城市远远比不上的人间烟火气,有最勤劳勇敢且聪明的农民,有最渴望进步、改变落后的冲动和努力,这些年,全国各地的农村大量小别墅拨地而起就是最好的写照。
《隐入尘烟》用高高在上的偏见,为了达到见不得光的目的,用放大镜和偏光镜放大农村苦难,忽略阳光,使用种族丑化和意识形态控制层面的电影技术,杜撰情节和刻画人物细节,小心谨慎地把握着大众的心理承受底线,使得不至于被掀桌子又达到价值观输出的目的,迷惑了一大批不知真相的观众,不知不觉地掉入他们精心构筑的陷阱中。
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何还有大量这样丑化中国,丑化中国人群体,丑化中国人的事情,而且还产生了舆论追捧效应?没有看到大V出来发声,没有看到官媒提出批评,相反,他们在给这部丑陋电影称好捧场,人民网的热评说:“致敬“隐入尘烟”的朴素乡村生活。”我吐!
我忘了,资本的力量是无所不在的,才刚下映不久的毒电影《雄狮少年》,不是全国上下包括央视都齐齐为它发声吗?连硬汉吴京都不得不屈服。把雄壮威武的中国醒狮画成虫,把热血青年画成病夫,给起女性化的名字,更少不了他们一直常用常爽的眯眯眼。英文名是《I Am What I Am》,几乎等同于对外国人说“你认为我是什么就是什么”的意思!
我注意到,马斯克今年在祝中国新年快乐的时候,手中拿的正是这样一个像虫子般的舞狮道具,连对我国颇有好感的美国顶层人物也被丑化中国的电影所影响,更不用说普通的外国民众了。
一直以来,勤劳肯干、成绩突出的华人华侨在国外职场总是难以向上爬升,头上似乎有一个看不到的天花板,大多只能做些工具人一样的岗位,连黑人都在歧视黄种人,这和到处充斥着丑化国人的影视制品有莫大的关系。
对于这些,有大量朴实的平民百姓、热血青年、普通网民在网上纷纷表达不满。但在资本和有组织的作恶面前,单个我们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只能做到不去捧场,不让他们多赚一分钱,只能用言语去批评。可是现在的有毒电影越来越多,而中国这么多真正的艺术家和电影人、电影投资人,他们的作品哪里去了?我真的想好好问一声:国家电影局,这些年你都做了什么?
而渲染美国的电影英雄、国家意志、勇敢大兵、平民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刺激人们的眼球,我们能学上一学吗?以前难得出一部提振全中国人士气的电影《战狼2》,都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强烈建议我们的几大评奖平台也对等评选丑化西方尤其美国的电影,来而不往非礼,尤其这还是他们喜欢的模式,冠以艺术之名,还他们以颜色。
曾经在某杂志看到对某“艺术家”的访谈,这名“艺术家”回忆,他受到资助在美国巡回开展的时候,一位在美留学的天津女留学生看到他的展品后对他纠缠不停,说这些展品都是丑化国人的,为什么要到处展览,为什么不多推出一些正面的展品?这个艺术家谈起这位女留学生还嗤之以鼻,说她上纲上线,小题大作。
首先,我要向这位天津女留学生致敬,你是我们中国新一代青年人的典范,但如果我们以为这些“艺术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既奸还坏,他们就是靠出卖灵魂丑化国人来生活的。
面对地球有限的资源,人类世界有协作也难免有竞争,在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总有些人怀着偏见和恶意,把美好愿景和善良撇到一边,为了阻止对手变得强大,于是采用各种手段去抹黑、丑化、去精神控制对方,他们的策划既深且远,连少年也不放过,想要在他们心中刻下自卑的种子,他们这是在摧毁青少年的未来。
最为恶心的是,一旦发生严重冲突,针对被丑化一方的任何邪恶行为,他们都会自然而然地给自己赋予道义上的高度,心安理得地作恶而毫无愧疚感。
这不只是国与国的斗争,更是种族与种族的对决,中华民族面对挑衅和对手伸出的毒爪,尤其是青少年要奋起还击,用斗争去挣得自己未来的一片朗朗天空。对待那些代言人,我们不需要原谅,更不要说服,直接用行动把他们踢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