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年“偶像”的变迁之路

电影快讯 1703℃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偶像是时代的产物,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不同的时代,对偶像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回顾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偶像变迁,我们能看到其中所折射出时代与文化的变迁,人们对偶像的审美也随着时代的迁移在悄然改变。

说到早期的偶像,那不得不从八一制片厂说起。195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正式建厂,195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据资料显示,八一厂一共拍摄了战争、历史、爱情等各类题材电影作品2400余部。

建国70年“偶像”的变迁之路 - 陆剧吧

有电影的地方就会有偶像,而那些年大家心中的偶像自然是电影中的英雄战士,最具代表性的“偶像”非王心刚与王晓棠两位莫属。

在八一厂拍摄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王心刚、王晓棠这对红色情侣,不仅让人们看到伟大英雄战士的样子,同时也点燃了年轻人们爱的意识与火焰。在那个文化消费匮乏的特殊年代,大众对偶像明星的定义还停留在革命英雄上。

七十年代:偶像开始真正形成

偶像文化真正兴起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这时的中国正从政治斗争转为经济建设,生活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大众娱乐意识开始加强,当时大家最盼望的就是电影公社队的人来放电影,在那个影视匮乏的年代,每一部电影都是经典《上甘岭》《英雄儿女》《红日》《刘三姐》《五朵金花》《特急警报333》,看着革命烈士们为国挥洒献血,无一不感叹如今生活的美好。

虽然当时国内经济大致已经恢复,人民生活从温饱开始步入富足,但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依旧是个落后的国家,早年的东亚病夫称号也并未在西方人眼中消失,直到李小龙的出现情况发生了转变。在《死亡的游戏》《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影片中,李小龙脚踢“东洋鬼子”、拳打“西洋黄毛”,看得观众非常解气,随着影片在全球发行,传说中的中国功夫随之被更多西方人认识。特别是1973年《龙争虎斗》在美国放映,票房上击败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级好莱坞大片。自此李小龙的名字不仅在华人圈引起了轰动,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华人,这样的成就至今任何一个中国明星都无法超越。可以说,李小龙的出现让影视明星真正开始被标签化。

而与李小龙气势昂扬宣传民族激情不同,来自宝岛台湾的邓丽君则通过歌声让人们更专注当下生活中的美好,由她演唱的《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等歌曲唱出了许多人向往的生活,而邓丽君也因此成为那个年代的最佳代言人,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凡有华人处,便有人能吟唱邓丽君的歌”。她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爱情与生活格调的追求与向往。

随着70年代后期电视机的普及,《庭院深深》《女朋友》《我是一片云》等一批“琼瑶剧”开始热播,林青霞、秦汉等一批男神、女神也因此脱颖而出。琼瑶剧对内地观众的影响深远,许多80后,90后的回忆里都有《还珠格格》等热播剧的身影,现在不少一线大腕都是因为出演琼瑶剧而走红大江南北。

八十年代:走向多元化

到了八十年代,年轻人开始注重自我塑造,追求与众不同,试图想要活出与老一辈不一样人生。随着大量影视与音乐作品的涌入,娱乐市场逐渐活跃起来,这时港台明星开始大量涌入内地市场,全民簇拥偶像的时代结束,偶像开始走向多元化,爱慕型偶像也逐渐取代英雄型偶像,人们开始讨论什么样的女性百变精彩招人喜欢,什么样的男性个性洒脱,魅力无限。

1983年,《射雕英雄传》火遍两岸三地,那个古怪精灵、敢爱敢恨的黄蓉受到了很多人喜欢,翁美玲成为男性理想中的另一半,女性心中羡慕的对象。而梅艳芳所代表的叛逆型女性也成为当时特别的存在,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当然,传统的古典美女,一直以来也都有市场,陈晓旭演活了《红楼梦》里的林妹妹,那种楚楚可怜的样子,谁不怜爱呢。如果说周润发是霸道总裁的鼻祖,应该没有人会反驳,上海滩赌神,监狱风云人物小马哥,上能玩牌致富,下能拔枪护妹,为人行侠仗义还黑白两道通吃,试问哪个女人会不爱这种男人。

音乐上,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唱遍中国的大街小巷,也唱遍了所有华人的角落。同样表达对祖国热爱的还有费翔,张明敏代表的是港台同胞,而费翔代表的则是海外侨胞,一曲《故乡的云》唱出了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帅气的外表,动人的歌声,《冬天里的一把火》让少女们彻底爱上这个混血侨胞。

有爱偏偏君子的,就有喜欢桀骜不逊的,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上的《一无所有》宣告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而香港的Beyond也凭借《喜欢你》《真的爱你》让无数少男少女们爱上摇滚,80年代后期摇滚的火爆,可以说也是年轻人内心奔放一面的表现与宣泄,这些都是其它音乐所无法给予的。1989年当张雨生呼应年轻人《我的未来不是梦》时,小虎队也凭借一首《青苹果乐园》红遍两岸三地,成为中国第一个走红的少年偶像组合。

九十年代: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

九十年代,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这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思想浪潮解放以及全球消费主义文化的入侵下,文化消费正向世俗化、平常化靠拢,而敢于向正统文化挑战的叛逆者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王朔一声“我是流氓我怕谁”直接撕下文化人崇高的面纱,《渴望》通过揭露文革的动荡不安与颠倒黑白,讲述了几个年轻人的爱情经历,揭示了人们对于爱情、友情、美好生活的渴望。播出之后,制造了万人空巷的盛况,同时也将第一代中国电视明星推向前台。

而香港也开启了它称霸亚洲影视的十年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年轻人大部分偶像也都出自于香港。

其中,最经典、影响最大的还属张国荣,他是为数不多在音乐与影视都很有影响力的人,他的人气席卷整个东南亚, 由他主演的《阿飞正传》《纵横四海》《霸王别姬》《英雄本色》《胭脂扣》《倩女幽魂》等等,至今仍然是经典之作。《霸王别姬》成就了中国影坛上的一个神话,让无数外国人见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令中国影坛在那一年风生水起。《春光乍泄》在法国戛纳电影节,托起了华人声誉。他的人气有多高,很多当时日韩明星的偶像都是张国荣。

除了张国荣,九十年代值得一提的还有以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为首的“四大天王”,据说“偶像”一词就是从他们身上先出现,90年代流传着一句话,“别总以为自己做事努力又帅,就对自己没要求,你再努力,能努力过刘天王,再帅,能帅过黎天王?”四大天王成为当时激励少男少女们的榜样人物。

9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文化进入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的时代。以周星弛为代表的“无厘头”,以诙谐幽默的手法嘲弄正统,将一些庄严严肃、难以启齿的事情用轻松搞笑的方式表现出来,宣泄着年轻人的逆反激情,成为当时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二十一世纪:百花齐放

进入两千年后,文艺界百花齐放。2000年,咬字不清的周杰伦唱着《双截棍》收获了一批粉丝,这一年,宝岛台湾给华语乐坛输送了很多唱作型人才,王力宏、陶喆等歌手都在这一年开始初露头角,但蓄势待发的他们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星雨”盖过势头。F4当年究竟有多火,《流星花园》还没播完,第一场演唱会提前两周就有歌迷跑到门口开始搭帐篷排队,男生们争相模仿他们的造型,女生们为了争执言承旭和周渝民谁最帅而唇枪舌战,海报、衣服甚至圆珠笔都能看到他们四人的图案,在亚洲,只要他们出现的地方都会被围得水泄不通。

两千年初期,一部又一部台湾偶像剧不仅席卷着整个亚洲电视剧市场,也造就了一波又一波台湾偶像明星,台湾娱乐产业在影视与音乐两边都旗开得胜,当时,只要在台湾火了,就意味着你在整个亚洲都将拥有知名度。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内地影视产业悄然崛起,但即便如此,内地的造星能力也依旧没有台湾强,直到2004年《超级女声》的问世,打破了这个壁垒。当张含韵拿着蒙牛酸酸乳说着“酸酸甜甜就是我”的海报贴满大街小巷,甜美的笑容被大众所熟知,可爱的打扮成为万千少女模仿的对象时,内地偶像市场正式开启,张含韵成为内地第一个真正的偶像明星。

第二年,《超级女声》的成功让国内选秀节目开始络绎不绝,《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快乐男声》等等,全民开始参与这一场场造星盛宴中,因为人们发现只要发短信选择心仪的选手就有机会让她获得冠军。选秀节目火热诞生出一批批年轻的草根偶像,港台明星与韩流文化的市场渐渐被削弱,国内年轻偶像逐渐开始走进追星族视线。

2014年出道多年的李易峰因《古剑奇谭》突然爆红,同年鹿晗和吴亦凡宣布与韩国SM公司解约,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些自产自足的偶像弥补了国内“小鲜肉”市场的空白,也让内地偶像市场彻底崛起。三年的时间,影视、音乐、杂志、时尚活动等娱乐版面几乎都被这些小鲜肉们承包,这些被统称为“流量”的明星让偶像彻底回归国内市场。而TFBOY的高人气也象征着偶像朝着更鲜肉更年轻化的趋势发展。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偶像明星的变迁,每个时代所追崇的偶像风格各有不同,而他们之所以会被年轻人追捧,是因为其作品以及个人风格打破了当下传统思维,创造出新的审美风向标。偶像文化从无到有,从港台、日韩回归到国产,偶像之变亦是中国发展路径之变。

如今,随着细分市场和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偶像市场再难诞生一个“全民偶像”,每个人心中一定会有最独一无二的明日之星,他们会和观众一起,温柔地推翻这个世界。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