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电影银幕宽高比发展史

电影快讯 1846℃

屏幕宽高比作为基础的简单概念,有着深厚而重要的历史。

简而言之,屏幕宽高比是画面的宽度与高度的比例,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比如4×3,16×9;或是以小数表示,如1.85或2.35——尽管这样可以写成2.35:1的比例。

但是屏幕宽高比开始是怎样的?我们不妨回望一下,在那些首批电影中的最早的屏幕宽高比。

首批电影

深度解读电影银幕宽高比发展史 - 陆剧吧

上图中的这位男子是WilliamKennedy Dickson,在马斯·爱迪生的实验室做专职摄影师,首批荧幕宽高比应该归功于他。

深度解读电影银幕宽高比发展史 - 陆剧吧

柯达公司在19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大量生产柔性胶片,托马斯·爱迪生想要将这种新胶片用于一种叫做Kinetescope的装置中——该装置就是有规划的电影的前身。在开开停停的几年实验之后,他们最终有了作品原型。

深度解读电影银幕宽高比发展史 - 陆剧吧

Dickson使用35mm的胶片,选定了一个四孔的高度影像。最后那张图像成了0.95英寸乘0.735英寸,4:3的画面宽高比,即1.33比例。我们压根不知道为什么William Dickson选定了4:3,但这个比例确实奏效。

在1909年,电影专利信托公司(是主要的美国电影公司的信托所在,那些公司实际都在托马斯·爱迪生自己的掌控之下)宣传有爱迪生式打孔的35mm胶片、以及带有四孔高度的4×3的画面宽高比作为标准,在国内通行和展示。这一设定使得在电影制作和放映上这种屏幕宽高比通行全美。

对于整整这一代人,每件事都有惊人的一致。当1929年银幕上音轨同步出现并在视觉上像一条带子一样被印在胶片上、沿着画面变化的时候,在画面宽高比方面也有些许转变。

1932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投票决议,声明为了给音轨留下空间,影像应该在胶片上下两端屏蔽而呼应1.37画面宽高比例(这样接近1.33以至于有时候这两个比例可以互换)。这个银幕尺寸就叫做学院画面比,也成为了下一代好莱坞电影人的标准。

宽荧幕之战

20世纪50年代是电影发展的骚乱期,电影业被迫重构。时代见证了电影的小兄弟——电视的崛起。既然现在的人那时都习惯去影院看4:3画面比例的电影,那么电视自然而然也要沿用相同的屏幕比例。作为娱乐家族里面的新成员,电视吸引了相当的注意力,这反映在更小的电影更吸引观众。

那电影是怎样坐稳第一把交椅的呢?答案是:通过提供观众在家里面得不到的东西。

1952年9月30日,初出的一部电影引起宽银幕电影形式之战,战争持续十年,这场战争产生了新的电影审美。

Fred Waller,曾开发了多视图/大屏幕投影系统为反对二次世界大战轰炸机的训练模仿者,他的智慧结晶——全景电影使用三个35mm摄像机拍摄27mm镜头并在六尺孔高度曝光35mm胶片,这种方法捕捉了147程度的视域而得到2.59的屏幕宽高比例。

设置于弯度大的银幕用三架投影仪、7声道的环绕立体声系统之上——这就是全景电影,是一个重磅出现,在纽约市华纳剧院运行了两年。

你可以想象:在三台投影仪同时为了全景电影摄影和放映时有许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你有一个且只有一个焦距,这个焦距很广,广到你不得不差别定位人们以保证他们视平线正确。

尽管这种电影程式广受欢迎,但他们还是砸大把的钱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拍路演,拍观光片。花了十年时间,到了1962年,全景电影的方法可以在剧情片中使用,只有两部很明确的:《格林兄弟的奇妙世界》和史诗电影《西部开拓史》。

全景电影的问题就在于拍摄贵、剧院放映贵,但宽荧幕的存在太过流行而无法忽视。在过了全景电影席卷银幕8个月之后的1953年4月,派拉蒙发行了首个“扁平”宽银幕电影。

上图是电影《原野奇侠》——最初用学院画面宽高比摄影,但派拉蒙剪掉图像的上下部分,成了1.66屏幕宽高比。这个结果并没有太多不一样,也许更开创性的是,是在一个更大的屏幕上放映的,是在无线电城音乐厅设了一个全新的50英尺屏幕代替了原来的30英尺的屏幕。这部电影也以三声道的立体音轨为特色。

屏蔽部分画面来创造更宽的影像并非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派拉蒙也知道这一点。有了更大的屏幕,这项技术扩大了胶片的纹理——减低了影像的质量。新的办法必须出现。

在看到全景电影的影响力之后,20世纪福克斯的经理们都冲到法国去找Henri Chrétien教授,即20世纪20年代“变形宽银幕镜头”的发明人。“变形宽银幕镜头”应用于在一个方向扭曲影像的特殊镜头,换句话说就是压扁影像。

用2:1的变形宽银幕镜头,这一举动被福克斯称为宽银幕电影镜头,用传统的四孔35mm的胶片做成了2.35屏幕宽高比,这镜头还是曾经许多音轨的分配。宽银幕电影镜头首次展示运用是在1953年的电影《圣袍千秋》中,这次运用是相当大的一次冲击。

宽银幕电影镜头是赢家。变形宽银幕镜头,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与全景电影相比更容易拍摄,在影院建设方面几乎不需要资金投入。所有的主流的电影制片厂都转向了宽荧幕电影,所有公司,除了一个,开始这场宽荧幕长跑的制片厂——派拉蒙。

虽然比屏蔽部分要强一点,但宽荧幕电影并没有解决胶片噪点的问题——至少派拉蒙不满意。因此派拉蒙发展了他们自己的系统-VistaVision。

VistaVision用传统的35mm胶片并把胶片自由的翻转过来,记录的是8尺孔宽、1.85屏幕宽高比的影像。这一发行印制会以传统方向重印——用更小的可视胶片纹理重印。

VistaVision的首部电影是1954年的《白色圣诞》,后来它应用于许多电影包括史诗之作《十诫》。

但是,可能最意外的是和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合作。希区柯克用VistaVision摄制了许多片子,包括《捉贼记》、《迷魂记》、《西北偏北》。

变强之路

其他的宽银幕形式在50年代突然出现:超宽银幕、Technirama、Cinemiracle、Vistarama等几个命名……但是你还是可以在35mm胶片上做点什么,电影技术者不得不走的更远。

Todd AO –由一位之前全景电影制作人和Broadway制片人Mike Todd同American Optical公司一起研发出的70mm胶片形式,它试图达到全景电影的效果,但只用一个摄影机和一个投影仪。

用2.20的屏幕宽高比,ToddAO开始被用于Roger and Hammerstein的1955年的 Oklahoma(用宽银幕电影银幕同时摄制)80天后被Around the World所效仿,这两张专辑都是一记重拳。

Todd AO退回到Roger and Hammerstein的保留曲目:《南太平洋》和《音乐之声》。并且在1970年增加了D-150镜头,塑形巴顿的形象。

1954年,这次宽银幕冲击大潮的中段,一个叫做Panavision的小公司开始大量制作变形宽银幕镜头,填补缺乏镜头和放映员的空白。最初只给宽银幕立体电影制作,不久后他们就扩展成了一项龙头产业,以解决困扰着早期宽银幕电影镜头许多技术问题。到了50年代末期,Panavision开始自己取代宽银幕电影镜头。基于他们的成就,他们开始研发了新的摄影系统和形式。

这其中包括MGM 65,以2.76的超宽屏幕宽高比、用了70mm胶片来捕捉Ben Hur chariot赛跑的场景。

MGM 65变成了Panavision的Super Panavision 70。Super Panavision 70和MGM65相似,但它用的是常规的球形镜头来制造画面宽高比2.20的影像,而非变形镜头。该系统被应用于《阿拉伯的劳伦斯》,摄影师弗雷迪·扬获得1962年奥斯卡最佳摄影。

但70mm胶片太贵了,传统35mm胶片的化学改进提上了日程,减少70mm胶片和其近亲IMAX的纹理条目。IMAX在70年代出现,用于特殊目的。

16x9在哪儿?

因此,我们已经知道最开始的静止宽高比1.33或者叫4×3,学院宽高比1.37,全景电影宽高比2.59,变形宽银幕镜头宽高比2.35,VistaVision宽高比1.85,Todd AO宽高比2.20还有Ben Hur和MGM宽高比2.76。

那16×9或者叫1.77比例从哪儿来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回到电影的小兄弟电视那里去。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在起草高清电视标准计划,一位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的工程师,KernsH. Powers,建议这个新的屏幕宽高比作为折中。16×9是几何学上的意思,在4×3和2.35这两个最普遍的画面宽高比之间。这意味着无论这两种哪个屏幕宽高比都在16×9的格式连接点中有相近的屏幕区域。

并且,不算折中,16×9的屏幕宽高比诞生了并成为了从DVD到“4K”超高画质的所有影音产品的宽屏默认屏幕宽高比。

从William Dickson最开始在爱迪生实验室构思出的4×3图像比,到20世纪50年代以全景电影为开始发展到折中比例16×9的宽屏爆发,屏幕宽高比如何演变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定义了我们关于电影的记忆都是很有吸引力的过程。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