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西方古典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 而有别于通俗音乐 和民间音乐 。狭义指古典主义音乐 ,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 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 、莫扎特 和贝多芬 。
海顿、、贝多芬、莫扎特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
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广义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广义的西洋古典音乐
是指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并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或者指植根于西方传统礼拜式音乐和世俗音乐,其范围涵盖了约公元9世纪至今的全部时期。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在地理上,这些音乐主要创作于欧洲和美洲,这是相对于非西方音乐而言的。另外,西洋古典音乐主要以乐谱记录和传播,和大多数民间音乐口传心授的模式不同。
亦有人认为“古典”是对应于“流行”而言的,因为这些音乐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够引起不同时代听众的共鸣。
但如果细究古典一词,本意可以理解为古代留传下来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古代+经典),但是一般来说,古典音乐是具有规则性本质的音乐,具有平衡、明晰的特点,注重形式的美感,被认为具有持久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特定的时代流行。这也体现于“古典”(classical)与“经典”(classic)的不同。
狭义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本来是专指德奥在1750—1830年间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音乐,即所谓“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翻译为“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这就是狭义的古典音乐。
欧洲艺术音乐
从这个狭义的古典音乐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向前追溯到巴赫、亨德尔,乃至更早的宗教音乐(含天主教即罗马公教,东正教,基督新教),向后延伸到浪漫主义、民族乐派,以及20世纪西方的现代音乐。这些都是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就是基于这个传统的,无论是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还是试图以创新来突破这个传统的音乐创作尝试,都可以归入古典音乐之内。而在这个传统外独立发展的音乐,虽然有借鉴和影响古典音乐创作的,但是一般也不归入古典音乐之内,比如爵士乐、摇滚乐,以及东方一些民族的音乐。
因此对于广义的“古典音乐”这个词来说,欧洲艺术音乐的定义更加准确。
欧洲艺术音乐与其他的非欧洲音乐和流行音乐体系的主要区别是记谱法有所不同,其规则大约源自于16世纪便开始使用的记谱法。在西方记谱法中,作曲者给演奏者规定了音调、格律、速度,独特的节奏和对于同一段音乐准确的演奏方式。这种即兴演奏发挥空间很小的记谱法模式,极大的不同于非欧洲艺术音乐(相对于传统的日本音乐和印度音乐)和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作为音乐中类别的称呼,是相对于轻音乐、通俗音乐等类别而存在,它本身并没有严格明确的解释或者定义。在轻音乐范围里,有时也采用“古典”的概念来指某些经过时间检验,被人们奉为楷模的轻音乐作品,如古典轻歌剧、古典爵士乐等,这里的classical理解为“古代+经典”,似乎更为合适一些。
当人们听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古典音乐家的音乐作品时,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
历史沿革
1、格里高利
说到欧洲古典音乐,不能不提到中世纪伊丽莎白时期,格里高利时期的音乐,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宗教音乐。当时的人们对基督的信仰与崇拜,直接影响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与音乐,当时的音乐,只是纯粹的宗教用途,只限于在教堂中演唱,没有乐器,但是,却对今后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文艺复兴
到了1450年,欧洲音乐开始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当时的欧洲政治的不稳定,教廷的威信与势力开始衰弱,资产阶级萌芽,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新思想,音乐开始宣扬以人为本的思想,所以在各个领域里都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也就是在那时,欧洲传统的大小调式逐渐形成。
3、巴洛克时期
欧洲到了1600年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巴洛克时期,那时候不仅产生了像大家所熟知的巴赫,亨德尔等伟大的作曲家,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题材相继被创造发展出来。
4、古典主义时期
当欧洲音乐进入古典时期后,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后,欧洲复调后继无人,乐风转向简洁实用的主调,那时候,出现了三位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父”海顿,“神童”莫扎特,以及“乐圣”贝多芬。音乐的主题也从延续几个世纪的宗教音乐,逐渐变成富有丰富哲理内涵的古典音乐。
5、浪漫主义时期与民族乐派
在1827年贝多芬逝世后,结束了严谨的古典主义时期。当时的欧洲正在接受浪漫主义的洗礼,当时的作曲家把作曲当作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段,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炫技等音乐表现手法。如当时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时红极一时的演奏家。音乐表现,风格也日趋丰富,出现了一些以民族音乐语言进行创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等,都是民族乐派的伟大作曲家。
6、浪漫主义后期
在浪漫主义后期,也就是欧洲调性体系发展到了最辉煌也是最后的时期,我不得不提到拉赫马尼诺夫,马勒等作曲家,他们把欧洲传统作曲法发展到了极致,当然也包括新的尝试,出现了像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合唱》这样的宏大的作品。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义崇尚复调和对位法,采用多调性,为以后的传统作曲法到先锋音乐的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7、印象派音乐
时间进入19世纪,出现了以德彪西为首的印象派音乐。音乐表现极具色彩化,和当时的绘画风格有相同之处。
8、十二音序列与无调性音乐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音乐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以韦伯恩为开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抛弃了近400年的欧洲调性体系,发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后无调性等音乐形式出现,如当时的勋伯格就是代表。
9、电子音乐与先锋音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技更加发达,人们的思想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电子音乐,以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音乐形式,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后的音乐被称为先锋音乐,这时候的音乐已经动摇了人们对音乐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论化,产生了象无声音乐,噪音,微分音等人们无法理解的音乐形式!
注:按广义的古典音乐定义: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专业音乐创作来看,印象派音乐和现代音乐皆属古典音乐之类;若按严格的古典音乐定义,则古典是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音乐作品。
主要乐器
1、木管乐器
短笛piccolo、长笛 flute、双簧管 oboe、英国管 english horn、黑管 clarinet、低音黑管bass clarinet、大管 bassoon、低音大管 contrabassoon、高音萨克斯 soprano saxophone、中音萨克斯 alto saxophone、次中音萨克斯 tenor saxophone、上低音萨克斯 baritone saxophone;
2、铜管乐器
圆号french horn、小号trumpet、短号cornet、柔音号flugelhorn、长号trombone、低音长号bass trombone、次中音号baritone horn、上低音号euphonium、大号tuba;
3、打击乐器
定音鼓timpani、小军鼓snare drum、大军鼓bass d
rum、小镲small cymbals、大镲big cymbals、吊镲splash cymbal、铃鼓tambourine、三角铁triangle、响板castnet、锣gong(tam-tam)(grongkas)、音棒claves、雪橇铃sleighbell、木琴xylophone、马林巴琴marimba、管钟tubular bell、钟琴glockenspiel、铁琴vibraphone、钢片琴celesta;
4、键盘乐器
钢琴piano、管风琴organ,大键琴harpsichord;
5、弦乐器
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cello、低音提琴double bass,竖琴harp。
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时期是古典音乐早期的一个重要形式,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复调音乐为主,华丽且复杂。
虽然巴洛克音乐已经突破了宗教音乐完全的秩序和纯真的表现,变得更加丰富了,但是在整个古典音乐的发展中,这个时期的音乐仍然受着很多宗教音乐的影响,透露出一种严谨的气息。不过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相对于之前的音乐形式更加自由化了,各种音乐类型的出现以及乐器的成熟,使这个时期的音乐充满着一种特殊的气息,为后人所追捧。
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们是比较多的,并且相对现代的音乐家来说也要多产得多。在巴洛克时代最重要的人物应该是亨德尔、维瓦尔第、巴赫三位音乐家。亨德尔和巴赫都是以那个时代的键盘乐器管风琴和羽管键琴见长,但作曲形式稍有不同。亨德尔在歌剧方面的成就较多,而巴赫则一直专注于各种器乐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经典的器乐作品。这一时期的小提琴音乐已经接近成熟,维瓦尔第的贡献不可忽视。
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演奏会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华丽、复杂、藻饰、扭曲,着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以及后来的古典时代)代表着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现,那么巴洛克时代(及后来的浪漫时代)就是代表着骚动、不安和疑虑。
四声部的和声,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 (figured bass) 都产生于巴洛克时代;旧有的教会调式消逝,大小调音阶系统和沿用至今的相关调性之崛起,是巴洛克时代大事。另外,节奏思想也在这个时代萌芽,也就是在音乐曲谱中加入小节线。这些形式日后直接衍生为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前奏曲与变奏曲。不过巴洛克时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式——如触技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题模仿(古幻想曲) 。
巴赫
(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
- 《赋格的艺术》
- 《勃兰登堡协奏曲》
蒙特威尔第
(1567~1643)由文艺复兴时期跨越到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作曲家。)
1.牧歌选辑
2.晚祷(1610年)
3.歌剧《奥菲欧》
柯瑞里
(1653~1713)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1.十二首大协调曲OP.6。
2.小提琴奏鸣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亚》)。
浦赛尔
(1659~1695)英国作曲家。
1.歌剧《狄多与阿尼亚斯》。
2.歌剧《仙后》。
3.歌曲选辑。
4.颂歌选辑。
斯卡拉蒂
(1685~1757)意大利作曲家。
推荐曲目:奏鸣曲集(钢琴、大键琴、风琴均有选)。
塔替尼
(1692~177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
1.《魔鬼的颤音》小提琴奏鸣曲。
2.柯瑞主题变奏曲。
裴高赖西
(1710~1736)意大利作曲家。
曲目:圣母悼歌。
维也纳古典乐
巴洛克时代的结束是以巴赫的逝世为界限的,随后而来的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继承了欧洲传统的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成就,确立了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重要的音乐形式,并且室内乐也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对之后音乐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谨的,继承了巴洛克时代的理性,但是却更多的融入了人们的情感,在两者之中达到了统一。所以古典时期的音乐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同音乐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在古典音乐时期,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莫扎特的音乐充满着华丽感,总是带给人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来自于莫扎特为了创作音乐的纯真心态。而贝多芬相对于莫扎特来说,则经历了更多的生活困苦,以及长年病痛的缠绕。他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写入音乐中去,所以贝多芬的音乐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愤怒、一种激情、一种与生活抗争的态度。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首可得,有代表性的包括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葛路克
(1714~1787)由巴洛克后期跨越到古典时期的德国歌剧作曲家。
海顿
(1732~1809)奥国作曲家,有“交响曲之父”的美誉。
曲目:
1. 交响曲第四十五号《告别》。
2. 第八十三号《母鸡》。
3. 第八十八号、第九十二号《牛津》。
4. 第九十四号《惊愕 》。
5. 第九十六号《奇迹》。
6. 第九十九号、第一〇〇号《军队》。
7. 第一〇一号《时钟》。
8. 第一〇三号《鼓声》。
9.第一〇四号《伦号 》。
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1756~1791)。
曲目:
1.第三五~四一号交响曲。
2.钢琴协奏曲第一九~二七号。
3.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五号。
4.长笛协奏曲(二首)。
5.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29。
6.竖笛协奏曲K.622 。
7.低音管奏曲K.191。
8.法国号协奏曲(四首)。
9.交响协奏曲(K.364和K.297b)。
10.钢琴奏鸣曲K.310、K.330~333(331 )、K.457、K.545 。
11.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任选)。
12.弦乐四重奏第一四~二三号。
13.竖笛五重奏K.581。
14.法国号五重奏K.407。
15.小夜曲K.239、K.320、K.525 、K.361。
16.歌剧《女人皆如是》、《费加洛婚礼 》、《魔笛》。
17.C大调弥撒曲《加冕》。
18.安魂曲K.626。
19.长笛四重奏(共四首)。
20.钢琴三重奏(共八首)。
21.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
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有“乐圣”的美誉。
曲目:
1.交响曲第一~九号(第三号英雄)(第五号命运 )(第六号田园)(第九号合唱)。
2.钢琴协奏曲第一~五号。
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4.钢琴奏鸣曲第八号《悲怆》、第十四号《月光 》、第二一号《华德斯坦》、第二三号《热情》、第二六号《告别》、第二九号《汉马克拉维亚》、第三十~三二号。
5.小提琴奏鸣曲第五号《春》、第九号《克罗采》。
6.大提琴奏鸣曲第三号、第五号。
7.弦乐四重奏第七~十号、第十三、十四号。
8.钢琴三重奏学五号《幽灵》、第七号《大公》。
9.序曲选辑。
10.浪漫曲 (G大调与F大调)。
11.三重协奏曲OP.56。
12.歌剧《费黛里奥》。
13.庄严弥撒曲OP.123。
14.给爱丽丝 。
15.绮想轮旋曲。
浪漫主义
(约为公元1820—1900)
在1820年后随着古典音乐时期的结束,浪漫主义音乐开始萌芽。这一时期的音乐形式更为丰富,是古典艺术巅峰时期中离现代最近的,现在最能够被接受的古典音乐大多出自于这个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已经更加注重人的精神境界和主观的情感表达,对于自然景物的表现更加突出了,对于民族和民间的音乐利用也更加频繁,可以说是真正趋向大众化。其实在古典音乐学派贝多芬、罗西尼等作曲家的晚期作品中,就已经透露出浪漫主义音乐的色彩,1800年前后出生的音乐家们则形成了初期浪漫主义的中心。随后浪漫主义音乐经过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和威尔第等为世人所熟知的音乐家完善,在柴可夫斯基、李斯特和瓦格纳时代达到了巅峰,他们构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核心。当然晚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人马勒、拉赫玛尼诺夫的贡献亦不容小觑。
在过渡到现在音乐之前的音乐时期里,即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也不过百年时间,但是这也是古典音乐向现代音乐逐渐进化的时期,在这个短暂的时期中曾出现过多种音乐形式,还能称之为古典音乐形式的有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一般被称为新音乐,泛指印象派音乐之后发现起来的新型音乐形式。这些音乐同浪漫时期以及之前的古典音乐相比,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古典音乐过渡到现代音乐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
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振兴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民族乐派。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与无词歌等。此时期作品风情万种,各自独具特色,入门曲目有舒伯特艺术歌曲精选《美丽的磨坊少女》;肖邦夜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号;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号;华格纳歌剧序曲集;布拉姆斯交响曲第一、三号;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号、《帕格尼尼主题与变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G大调。
20世纪的作品有布列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引》、《小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保钦奈拉》、《彼得洛希卡》,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第七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在此推荐德国作曲家亨德密特的《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画家马席斯交响曲》,以及美国作曲家科普兰的《马术竞技会》、《一个平凡人的号角》。
帕格尼尼
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782~1840)
曲目:
1.二十四首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
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
3.摩西幻想曲。
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罗西尼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1792~1868)
曲目:
1.歌剧序曲选辑。
2.歌剧《塞维亚的理发师》。
3.歌剧《赛米拉密德》。
4.歌剧《灰姑娘》。
5.弦乐奏鸣曲(共六首)。
多尼采蒂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1797~1848)
推荐曲目:
1.歌剧《拉默摩的露西亚》。
2.歌剧《唐·巴斯瓜雷》。
3.歌剧《爱情灵药》。
4.歌剧《联队之花》。
5.歌剧《宠姬》。
威尔第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1813~1901)
曲目:
1.歌剧《茶花女》。
2.歌剧《阿伊达 》。
3.歌剧《奥泰罗》。
4.歌剧《麦克白》。
5.歌剧《游唱诗人》。
6.歌剧《命运之力》。
7.歌剧《纳布果》。
8.歌剧《假面舞会》。
9.歌剧《唐卡罗》。
10.歌剧《法斯塔夫》。
11.序曲与前奏曲集(任选)。
12.安魂曲126 。
韦伯
韦伯
德国作曲家。(1786~1826)
曲目:
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
2.钢琴曲《邀舞》。
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
4.《磨弹射手》序曲、《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序曲。
5.歌剧《魔弹射手》。
麦亚白尔
(1791~?)德国歌剧作曲家。
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言家》)。
舒曼
德国作曲家。(1810~1856)
曲目:
1.交响曲第一~四号(No.3莱茵交响曲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
2.儿时情景OP.15(之第七首梦幻曲)。
3.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
4.狂欢节OP.9。
5.克莱斯勒利纳OP.16。
6.交响练习曲OP.13。
7.幻想小品OP.12。
8.森林景色OP.82。
9.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22。
10.A小调钢琴协曲OP.54(第一乐章 、第二三乐章 )。
11.钢琴五重奏OP.44。
12.竖笛与钢琴幻想小品OP.73。
13.三首双簧管浪漫曲OP.94。
14.《童话画册》(中提琴与钢琴)。
15.五首民谣式作品(大提琴兴钢琴)。
16.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7.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18.联篇歌曲集《诗人之恋》、《女人的爱与生涯》。
1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
20.钢琴与法国号的慢板与快板OP.70。
勃拉姆斯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1833~1897)
勃拉姆斯(1833~1897)
曲目:
1.交响曲第一~四号。
2.第一、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4.小提琴与大提琴复协奏曲。
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
6.《大学庆典》序曲、《悲剧》序曲。
7.竖笛五重奏OP.115。
8.竖笛奏鸣曲(二首)。
9.小提琴奏鸣曲(三首)。
10.大提琴奏鸣曲(二首)。
11.第三号钢琴奏鸣曲。
12.韩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OP.24。
13.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OP.35。
14.OP.76、OP.79、OP.116~119的钢琴小曲集(喜欢布拉姆斯的人这些曲子一定要听,它包括了间奏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等)。
15.钢琴五重奏OP.34。
16.弦乐四重奏(三首)。
17.弦乐六重奏(二首)。
18.钢琴三重奏(三首)。
19.钢琴四重奏(三首)。
20.法国号三重奏OP.40。
21.竖笛三重奏OP.114。
22.海顿主题变奏曲OP.96a。
23.小夜曲(二首)。
24.德意志安魂曲。
25.歌曲集(任选)。
舒伯特
舒伯特
奥国作曲家,人称“歌曲之王”。(1797~1828)
曲目:
1.第五、第八、第九号交响曲。
2.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曲《鳟鱼》。
3.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
4.即兴曲D.899、D.935、D.946。
5.乐兴之时D.780。
6.钢琴奏鸣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
7.《阿贝鸠尼》奏鸣曲D.821。
8.第一号、第二号钢琴三重奏。
9.流浪者幻想曲D.760。
10.联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鹅之歌》。
11.歌曲集(任选)。
12.八重奏D.803。
13.弦乐五重奏D.956。
14.小提琴奏鸣曲(四首)。
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施特劳斯
德国作曲家。(1825~1899)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父亲是"圆舞曲之父“。)
曲目:
1.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南国玫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与歌》、《艺术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
2.波卡舞曲:《拨奏》、《雷鸣与闪电》、《闲聊》、《狩猎》、《爆炸》。
3.《蝙蝠》序曲、《喜普赛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
4.轻歌剧《蝙蝠》。
柏辽兹
法国作曲家。(1803~1869)
曲目:
1.幻想交响曲 。
2.序曲集(包括《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
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题交响曲)
4.歌曲集《夏夜》。
5.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剧交响曲)。
肖邦
波兰钢琴家、作曲家。(1810~1849)
曲目:
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
2.练习曲(二七首)。
3.前奏曲(二六首)。
4.圆舞曲(十四首)。
5.夜曲(二一首)。
6.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号。
7.《军队》波兰舞曲OP.40NO.1、《英雄》波兰舞曲OP.53 、《幻想》波兰舞曲OP.61、沉着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OP.22。
8.马厝卡舞曲(任选)。
9.即兴曲(四首)。
10.叙事曲(四首)1 2 3 4 。
11.诙谐曲(四首) 。
12.幻想曲OP.49 。
13.摇篮曲OP.57 。
14.船歌。
李斯特
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1811~1886)
曲目:
1.第一 、二号钢琴协奏曲。
2.交响诗第二号《塔索》、第三号《前奏曲》 、第四号《奥菲欧》、第六号《马捷帕》。
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
4.匈牙利民谣幻想曲。
5.B小调钢琴奏鸣曲OP.45。
6.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曲。
7.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
8.超技练习曲(十二首,任选) 。
9.巡礼之年。
10.第三号《爱之梦》。
11.死之舞(钢琴与管弦乐)。
12.《浮士德》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
俄国作曲家。(1840~1893)
曲目:
1.交响曲第四号、第五号、第六号《悲怆》。
2.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OP.23。
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OP.35。
4.芭蕾音乐《天鹅湖 》、《睡美人》、《胡桃夹子 》。
5.《罗密欧与茱丽叶》幻想序曲。
6.意大利随想曲op.45。
7.交响幻想曲《暴风雨》op.18。
8.《一八一二年 》序曲。
9.斯拉夫进行曲OP.31。
10.交响幻想曲《黎米尼的富兰契斯卡》OP.32。
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
12.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大提琴与管弦乐)。
13.A小调钢琴三重奏。
14.弦乐四重奏(三首)。
15.管弦乐组曲第一~四号。
16.歌剧《尤金?奥涅金》。
17.弦乐小夜曲OP.48。
18.交响曲第一~三号(第三号 )。
19.《曼弗列德》交响曲。
20.钢琴曲集《四季》。
21.忧郁小夜曲(小提琴曲)。
杜卡
法国作曲家。(1865~1935)
曲目:交响诗《魔法师的徒弟》。
西贝柳斯
芬兰作曲家。(1865~1957)
推荐曲目:
1.交响曲第一~七号(二、五两首尤其著名)。
2.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47。
3.交响诗《芬兰颂》OP.26、《传奇》OP.9、《黄泉的天鹅》OP.22NO.3、《海洋女神》OP.73、《塔比奥拉》OP.112。
4.《卡列里亚》组曲。
5.悲伤圆舞OP.44。
6.夜骑与日出(管弦乐曲)。
拉威尔
法国作曲家。(1875~1937)
曲目:
1.钢琴曲:《水之嬉戏》、《镜》(五曲) 、《夜之加斯巴》(三曲)、《库普兰之莫》(六曲)、《死公主的巴望舞曲》。
2.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钢琴协奏曲《左手》。
3.管弦乐曲:《波烈露》舞曲、《西班狂想曲》、《鹅妈妈》组曲、《圆舞曲》、《达芙尼与克罗伊》芭蕾组曲、《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库普兰之墓》组曲。
4.小提琴曲:《哈巴奈拉》、《吉卜赛》。
5.F大调弦乐四重奏。
6.小提琴奏鸣曲。
7.序奏与快板。
8.钢琴三重奏。
布劳克
瑞士作曲家。(1880~1959)
曲目:
1.希伯莱狂想曲《所罗门》(大提琴与管弦乐)。
2.小提琴协奏曲。
巴托克
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1881~1945)
曲目:
1.钢琴协奏曲第一~三号。
2.管弦乐协奏曲。
3.弦乐、打击乐与钢墙琴的音乐。
4.芭蕾音乐《奇怪的满州官吏》。
5.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
6.舞蹈组曲。
7.罗马尼民俗舞曲。
8.弦乐四重奏(六首)。
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
10.双小提琴二重奏(共四十四首)。
11.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12.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
13.嬉游曲。
14.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15.两首狂想曲。
柯达伊
匈牙利作曲家。(1882~1967)
曲目:
1.《哈利雅诺斯》组曲。
2.孔雀变奏曲。
3.格兰达舞曲集。
4.马罗许塞克舞曲集。
5.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
斯特拉文斯基
俄国作曲家。(1882~1971)
曲目:
1.芭蕾音乐《火鸟》、《彼得洛希卡》、《春之祭 》。
2.《诗篇交响曲 》和《三乐音交响曲》。
3.《敦巴顿橡园》协奏曲。
4.士兵的故事。
5.《普钦涅拉》组曲。
6.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7.管乐交响曲。
8.舞蹈协奏曲。
9.单簧管协奏曲《黑檀》。
肖斯塔科维奇
俄国作曲家。(1906~1975)
曲目:
1.交响曲第一、五、七、十号 。
2.芭蕾组曲《黄金时代》。
3.小号与钢琴协奏曲。
4.G小调钢琴协奏曲OP.57。
5.降E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6.A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
7.大提琴奏鸣曲OP.40。
8.中提琴奏鸣曲OP.147。
9.第二号钢琴三重奏。
10.第十五号弦乐四重奏。
11.钢琴五重奏OP.57。
布里顿
英国作曲家。(1913~1976)
曲目:
《法兰克·布瑞基主题》变奏曲。
战争安魂曲。
如何赏析
所谓古典,其实就是指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至我们所在年代前五十年作品的总和。古典音乐里的这个古典和“古典时期”的古典二字完全不一样。古典音乐,已经是一个文化范畴的概念。是西方并逐步意味着全球的主流音乐的一部分。确实如此,时至今日,西方古典音乐如同摩天大厦,而它周边的是大片没有影响力的小房子。前后的差距使西方古典音乐已经可以用全球主流音乐,乃至为主流文化的代名词了。古典两字已经不代表时间或者历史性,而是一个文化概念。
但无论它如何强大,作为并非古典音乐原发地文化的我们,对古典音乐也不能盲目接纳。称之为音乐的东西,应该有这些特征:
具有优美或者奇特的旋律,具有崇高的情感力量或者神秘情感的隐藏能力,带来愉悦或者引发思考。
古典音乐,就是因为那些旋律和情感,流传至今。古典音乐是需要一定“训练”才能欣赏的音乐。这种训练包括对音乐原理,乐器,音乐发展的历史,对作家本人,甚至对演绎的艺术家指挥家都要了解一些。
古典音乐来源于早期宗教的需要,文艺复兴之前,音乐主要是教堂祢撒,比如圣格列高利咏叹。换言之,音乐最早的形式是“声乐”,为何是声乐?因为来自人的声音,才是这世界上最原始,也最能打动人的声音,所以也是最好的“音乐”。当然,那年代器乐确实还没有发展起来。
了解古典音乐的源头,就等于明白音乐最基本的特征(或者基本“硬件”)就是要有优美旋律和崇高情感。没有这些要素,再伟大的作品,也是空洞的,当然没有一部伟大作品里没有旋律和情感。
1、古典音乐可以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博爱的情怀
古典音乐是美的艺术,是对自然、宇宙、生命美的赞叹,是人类心灵深处智慧和人格的流露,它蕴含着人性的柔美和天地的壮阔,喜欢古典音乐就是崇尚智慧的卓越和人格的高尚。
2、古典音乐可以促进心灵的健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古典音乐中所具有的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缓急有序的节奏,能与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并随着音乐的节奏舞之、蹈之,因此而身心愉悦、舒展、健康。
3、古典音乐可以开启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典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而且也是灵性的艺术,丰富的音乐语言是人类理性和情感的最抽象表达。可以弥补语言文字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不足,启迪和拓展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从而培养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古典音乐可以培养的直觉能力
音乐是直觉的艺术。音乐之所以是直觉的艺术是因为音乐直接理解和抽象表达自然、宇宙、生命内在和谐的规律,科学所要求的素质正是表现在对这种和谐规律的敏感和把握,这就是科学的直觉,它与音乐是相通的。古典音乐是开启直觉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
5、古典音乐是生命的艺术,让生命丰富多彩
音乐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美化和净化。生活中有音乐就如同夏日的清风,宜人清爽,像冬日的阳光,温暖明亮。一旦养成听古典音乐的习惯就如同生活中多了多了一个知己和玩伴,生活中的一切情趣皆能融入其中,又能从中得到无限的灵感和快乐。
6、古典音乐是完美的听觉艺术
儿童需要古典音乐,尤其是婴幼儿。人生之初,听觉神经的发育和成长,决定了儿童智力的高低。这时候尤其需要大量音声的刺激,风声、雨声等大自然之声以及人的声音,再辅之以音量适中音乐之声,就是最自然、有效的教育方式。婴幼儿时期又是人类习惯、性情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启蒙教育将成为其一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终生受益。
7、古典音乐是理性的艺术,可以培养缜密的思维能力
表面看来,音乐是跳动的灵感,但乐章和乐章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声部与声部之间,乐器的搭配无不体现了缜密的逻辑。在完整的交响乐中,不同乐章的发展、递进、互动,乐器之间的相互辉映都表现出了音乐的理性。因此听完整的交响乐无形之中就能把这种理性传导给我们,有助于我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8、古典音乐是中庸的艺术,易于养成中庸、谦雅的性情
古典音乐脱胎于宗教,虽然它柔和了人类的情感元素,但他仍然饱含着宗教的情感。如果抛开宗教神秘的一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包含了人类对自然、宇宙的崇尚,表现在音乐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无怪乎早期的古典音乐(巴赫、莫扎特、海顿等)的音乐中流淌着这这种迷人的优美,虽然其间不乏世俗的情感,但都符合“中庸”之道——所谓“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这些音乐如同中国的古琴音乐,都合适用来培养淳朴儒雅的性情。(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后期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柴科夫斯基等大师的音乐逐渐脱离宗教元素,而更多的是原始的情感,他们的作品虽然也属古典音乐,但其作品中充满了情绪起伏和强烈的宣泄个性的过分张扬,偏离了中庸之道,不合适作为音乐教材。)
建议多听完整的古典音乐——交响乐
为什么要强调听完整的交响乐呢?因为时下乐教育所选的音乐大多偏重成人化的情感,即所谓的温情浪漫,以这样的标准选择,很多的交响乐便不再其中,即便入选,也只是掐头去尾的节选,大多只能接触到古典音乐大师们所作的小品。这对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是不够的,因为,温情浪漫只是音乐的特质之一,表达的只是人的一种性情而已,无法完全代表音乐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而且,如果期只听一种情感的音乐,将固化我们的心胸,不利于建立完整、开放的心灵。
其二,古典音乐大师之所以被称为大师,就在于他们的作品题材众多,情感丰富、内容深刻、音乐构思完整,如果只听片断或小品,就无法完整地认识大师,领略音乐的神韵,当然更谈不上音乐的教育了。
人生之初,听觉神经的发育和成长,决定了儿童智力的高低。这时候尤其需要大量音声的刺激。风声、雨声等大自然之声以及人的声音,再辅之以音量适中音乐之声,就是最自然、有效的教育方式。
最后,希望在现有音乐的基础上,能让广听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