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顾晓刚: 从家乡IP吸取灵感, 想拍一部献给父辈的家庭史诗电影

电影快讯 1353℃

电影《春江水暖》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获得了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和最佳音乐两项提名。导演顾晓刚上台领取奖杯并替本片的音乐总监窦唯向组委会和剧组表达了谢意。虽然最终本片遗憾并未斩获任何奖项,但它仍是今年华语电影里最为独特的作者电影之一。

专访顾晓刚: 从家乡IP吸取灵感, 想拍一部献给父辈的家庭史诗电影 - 陆剧吧

《春江水暖》以杭州富春江畔为背景,讲述一个普通三代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人情冷暖。片中,古稀之年的家母在寿宴上意外中风后失智,四个儿子轮流照顾她, 而他们各自的家庭也面临现实考验。在四季的更迭中,当代中国的人文景观与市井风貌随着故事的展开得以显现。

专访顾晓刚: 从家乡IP吸取灵感, 想拍一部献给父辈的家庭史诗电影 - 陆剧吧

导演本人更愿意将本片称为关乎家乡的风物志。而之所以想要拍摄这样一个故事,是源于近几年家乡的种种变化。继G20峰会的举办、2020年亚运会落地,整个杭州市区迅速进行有机更新,顾晓刚的家乡富阳县也变成杭州下辖的一个区。基于此,他便着手构建了一个当下生活在富春江畔的家族故事,希望能将他所感知的社会图景变幻展示给观众。而这部《春江水暖》还只是三部曲的卷一。

专访顾晓刚: 从家乡IP吸取灵感, 想拍一部献给父辈的家庭史诗电影 - 陆剧吧

在视觉呈现方式上,《春江水暖》则从600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中汲取灵感,按导演自己的话说:“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真的是潜入春江,黄金万两,我们看到中国文化能够反哺到我自己的电影创作中,所以就希望借由三部电影能够让我和我的团队专注到这个系统中去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管是对美学还是对电影本体来说。”

顾晓刚导演在厦门金鸡奖出席导演论坛时,主持人跟顾晓刚分享身边四位朋友看过《春江水暖》的感受,称这是一部特别值得看的电影,大家都看哭了。导演在表达谢意的同时,强调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悲情的文艺片,而是一部家庭题材的类型片。言下之意,他希望更多的普通观众能走进影院感受这部影片所蕴含的感动与爱。

该片从今年5月戛纳首映以来,接着在FIRST青年电影展、浙江青年影像展、香港亚洲电影节、第32届金鸡奖、海上影展等地放映,一路收获肯定与好评,期待定档那天跟更多的观众见面。

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子久

以小见大,顾家折射当下社会图景

票神:最初是怎么想到要和《富春山居图》结合呢?

顾晓刚:最早还是我自己,本身在北京拍一个跟传统文化有关的纪录片,于是自己也对传统文化开始有一些了解了,然后回家开始创作。最主要的还是基于家乡有一幅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那我们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场景也是在富春江边,那自然而然就会去想,如何用一个语言去讲述,如何把中国传统绘画和电影结合的可能性。

票神:那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动笔开始写剧本?

顾晓刚:最早是16年,然后是16到17年一年的剧本,然后17的夏天开始拍摄。一直到2019年的春天完成。

票神:因为片中是跨越了四个季度,从夏天拍到了第二年春天,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可能只是一年完成的,结果看到片尾走字幕最后是19年的春天还在拍摄。

顾晓刚:是拍了两年。

票神:所以当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顾晓刚:拍两年的原因,坦白说也是因为,我们这个电影在初期没有找到投资。因为这个电影它有很多所谓的探索性,一方面要拍一年四季的非常具像的四季的变化,也启用了大量非职业演员,然后还有探索中国,传统美学和绘画这一方面。其实,我们在创投也拿了很多的奖。但是真正大家要来投资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都有各自的一些想法,他们会担心这个演员这方面,可能需要职业的,然后又是那么长的时间,所以就造就了这样一个两年的拍摄。

因为这部电影,它比较特殊的是,它是一幅时代市井画卷。就是它的时代是在发生着变化,当时我想,在还没有找到投资的情况下,就开始拍这部电影,也是基于杭州这几年的变化。就是说从G20到2022年因为要承接亚运会,我的家乡也要造三个亚运会的场馆,整个城市在发生着非常大的有机更新。其实我是想把城市的变化,能通过一个故事呈现出来。就是这个城市是在变化的。我觉得不能等待。所以我非常需要去先启动这个拍摄。那还有就是演员,他们是电影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这个市井的质感,还有关于这个画卷师对美学上的探索。所以当时,最重要的还是基于这个现实的城市的变化的原因,先开始了拍摄。所以第一年也最重要的先拍了和城市相关的这些剧情。然后到了第二年,我们找到了现在的出品方,就是工厂大门影业之后,包括后来加入的爱奇艺和大地,就一起合力把影片后续的拍摄完成了。

票神:你刚才谈到了杭州这几年的发生变化,那你是如何理解人和空间的关系的?

顾晓刚:就像刚刚聊到就是拍这个故事,最大的起源就是想,把杭州这几年的变化,就是当下在发生这种剧烈变化想通过故事呈现进去,所以当时想了四个职业,比如说老大他是经营饭店的,那他是对照的是一个人间烟火的感觉。然后老二是一个渔民,那他是偏向适合远方的空间。然后老三是一个赌徒,他可能就偏向一些更社会边缘一点,看不到的一些纬度的,然后老四是一个建筑工人,他是一个时代的参与者。其实是想了通过四个职业,然后构建成一个家族,通过一个家族的当下非常切实的故事,能把一个社会的图景能展示出来。

票神:片中的摄影机运动特别有风格,您是怎么思考的?

顾晓刚:对,在《春江水暖》这部电影里面,最除了制片上的一些困难,其实最困难的也是在这个美学上的探索,就是我们也是一边在拍,一边在完善这个探索体系,就是如何呈现这种绘画感和古意感。不是一个形式上的复古,不是说为了形式而形式,它是如何满足叙事和故事的。

那在影片中,最直观能看到的,就是大家常说的几个长卷镜头,就是长镜头,这几个镜头在写剧本的时候,其实已经比较清晰了,我们希望电影能给观众非常直观地看到一种中国长卷绘画的这种阅读感,它是徐徐展开的。但是如何在整部电影中去呈现这种绘画的感受,我们的确做了很多探索。

主要还是从中国绘画的诸多原理中去转化,就比如说像你刚才聊的很多人物的这种调度和转换,其实就来自于我们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观念和原理——人物共享空间,我们称之为“人物共享叙事空间”。因为就像山水画,它的前景中景远景,可能在同时进行着不同的故事和叙事,比如说前景,我们看到一个草堂,然后主人和宾客聊天。然后门口又有童子在那等待,可能在远处又有一个商队在行走。再远处可能又有一个人烟的感觉。所以我们把这个观念和原理用到了电影中,也就是电影里经常提到的“平行蒙太奇”,通过简洁的方式来完成多组人物关系,和多个故事的组接衔接的这种传统方式。它的好处就是既完成了美学这部分的表达,但又能去完成叙事。

《春江水暖》是卷一,整幅画卷营造无限时空

票神:听说您本身就是学习与艺术相关的专业,那您最早接触到《富春山居图》是什么时候?

顾晓刚:坦白说,因为它就是家乡的一个IP,其实可能什么公交车站或者是哪,但是你不会特别有印象去记这个了,包括对《富春山居图》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是一种好像比较木讷的感觉,比较老人家玩的游戏活动,可能项目之类,没有太多去关心过。其实也是基于拍这部电影,对《富春山居图》也好,或是以《富春山居图》为入口的一个整个中国传统绘画,进行了一个新的了解。发现原来其实正是因为不了解,产生了误区,包括观看的误区,所以才不知道如何去欣赏这些绘画。

票神:您对影片的开头和结尾的一开始是怎么设想的?

顾晓刚:因为《春江水暖》是在文本上做了一个挺中国传统文学的审美设计。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正好代表了四个兄弟,我们也是以这样的章回体来进行叙事的。包括到最后,其实片尾你看到有一个彩蛋。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说,《春江水暖》其实是在呈现中国绘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美学观念——“无限时空”。就是它是在那进行循环的,以及本身我们在这部电影中设置的,它就是一个所谓的三部曲的概念。其实在片中也能看到,我们整个叫《千里江东图》,我们是希望观众看完这个电影,他有一种无限延续下去的感受。其实告诉你后面还有,在那一个流动衔接的新的故事。

票神:那下面的第二部的创作进行到哪个阶段了呢?

顾晓刚:我们下一部也在写大纲,就是它是一个新的故事,钱塘就是在杭州。

票神:我们聊聊音乐吧,刚刚也得了奖,就是您最初是怎么想到找窦唯老师的呢?

顾晓刚:首先这部影片我们在做所谓的美学风格的时候,其实还是会找一些基点,比如说电影方面有台湾新浪潮,这种偏文人式的风格等等,然后当然也有《小城之春》。但在音乐上,我当时听到窦老师音乐的时候,就觉得是最接近的。它虽然不是电影,但是我们觉得就是它至少在音乐领域完成了一个古为今用的艺术生长。就是它来自于中国古典,但是它又是完全当下的。其实《春江水暖》这部电影,也就是花了150分钟讲了一个当代家族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故事。如何把传统安放在当下,就是适合当下其实你发现是有连接的,而不是刚才提到的说,一想到传统和中国画和我们没什么太大关系。好像就是一个供在那的一个状态。其实《富春山居图》就是给了大家这方面的启示,如何和古人的这种连接,对当下真的是有意义。

然后具体的实施,的确就是靠我们整个制片团队的努力,因为开始也给他写了邮件,其实也等了很久,也没有消息,然后又发动制片团队的力量,就是让他能不能看一下邮件这样。然后后来终于看到了,因为他看到邮件的时候,我们片子已经都拍完大半了,就只剩下春天那部分的结尾。然后音乐也都加上了,因为开始就照着他以往的音乐风格去拍摄。所以当时,我自己也比较有信心的是,就觉得如果只要窦老师他愿意看一下我们的片子,我们觉得应该能打动他和契合的。

票神:您如何看待当下的富阳与600多年前黄公望笔下的富阳人们的生活状态呢?

顾晓刚:我的家乡稍微特别一点,它现在叫杭州富阳区。它在G20之前的时候还属于一个县级市,就是经过G20之后变成一个区,所以才导致这几年巨大的一个变化。如果仅从杭州的话,我觉得也还是有挺大的变化,它这个城市的活力以及外国人的数量,使它变得更开放和国际化,处于跟世界同步的一个状态。但在我的家乡富阳还好一些,因为它还没和杭州地铁通上,所以其实它相对保留了比较好这种市井气息,或者说一些古朴的质感。虽然它城市建设是有变化的,但是基于这个城市中的人,就是大部分人还是维持着这种已有的人情世故,或者是他们的这种做派方式和生活观念,其实这个就决定了这座城市的质感吧。

没有为形式而形式,希望普通观众也能看得懂

票神:您希望观众看完电影能感受到什么东西?

顾晓刚:其实我们反而就是最期待的就是普通观众。因为我们这部影片从5月份戛纳一直到现在,跑了很多电影节。其中有一场是最特别的是在秦皇岛的阿那亚,单向空间在那边做了一个文学节,做了一场放映。因为大多数电影节的放映都是影迷,或者同仁前来观影。但在那场文学节,大部分其实都是本地居民,或者有一些慕名而去的朋友。那场放映完之后的讨论,其实没有一个人聊电影美学或者所谓的观念,大家聊的全是电影的故事,就是和他们很类似的情感。特别是一个大爷就是,大概60多岁,他一直问我年纪多大了等等。他说你这个电影真的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实就是一下子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因为本身拍《春江水暖》这部电影的初衷,我就想拍给我们甚至父母这一代,他们都能看得懂的一个故事。至于其中的文艺和我们所说的文艺,然后才希望他们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几千年的审美美学,给他们看完之后至少有一些审美上的启发和舒服的感觉。

票神:您如何看待台湾新浪潮和日本是枝裕和他们的一些家庭题材创作?

顾晓刚:因为任何一门艺术都不会是无本之源,我们在做这部片子之前,也会站在前人前辈们的肩膀上进行探索。我们希望能借着他们的力量或成果,去看看还能不能再去发展。所以,完全是去会去吸收秉承所有的养分。就比如说像侯孝贤导演,影响了无数的创作者,比如有日本的是枝裕和和贾樟柯导演等等。但大家都会从他的影响上承接发展自己的风格和系统,但是侯孝贤就像一个文脉一样,每一个作者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在那发展生长。这就是一个自然规律。

票神:这两年有好几部以浙江为背景创作的电影像《漫游》《郊区的鸟》等等,您有跟家乡创作者交流吗?以及怎么看待所谓的“浙江新浪潮”?

顾晓刚:我们肯定有交流,他们都看过我的片子,但是我因为各种原因,都还没看他们两个的片子。

其实主要是机缘比较难得,正好大家年纪都差不,又都同时间拍完长片处女作,还都没有上映,所以是处于这么一个状态,就是非常难得。它的确一下子就会形成好像一个话题,包括我们自己也会觉得,就是你会发现,其实不孤单嘛。大家都在北京,其实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都在拍摄,据我自己所知,其实不仅我们三个,身边还有很多刚刚拍完,都还没有放映的,就是这种状态。可能这几年对青年作者们来说是一个好的创作时代吧,挺好的。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