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發錢,是多此一舉還是久旱甘露?

綜藝 1968℃

年初時,寫過一篇關於發放全民消費券的文章。當時的情況還只是股市疲軟,消費不振,但是別的經濟指標還都正常,所以很多網友都覺得,全民發消費券是痴人說夢。

全民發錢,是多此一舉還是久旱甘露? - 陸劇吧

但是這次3月份開始的疫情,尤其是上海2個月的全面封控,加上目前北京等地區也在經歷著局部封控的困擾。要說經濟沒有大的影響,那是睜眼說瞎話,客觀講這波疫情對經濟的傷害很大。第二季度整個GDP增速可能會跌落到3%以下,甚至更低。更可怕的是,經濟一旦失速後的慣性巨大,可能需要2-4個季度的恢復後,才會被拉回原來的軌道。

2022年的全年GDP增速目標是5.5%,已經公布的第一季度增速是4.8%。假設第二季度是3%。 那麼第三,第四季度都要達到7.1%以上的衝刺增速,才能把全年水平拉回到5.5% 一線。增速7%以上,那還要追溯到2015年。但2015年的全年GDP總量是68.89萬億人民幣,而2021年的全年GDP總量是114.367萬億元,增加了66%。在110多萬億這個巨大的基礎上干出7%以上的增速,難度可想而知!沒有點出人意料的經濟手段的話,全年經濟目標實現不了就是大概率的事件了。

全民發錢,是多此一舉還是久旱甘露? - 陸劇吧

在如此背景下,再來談全民發消費券,就不那麼無的放矢了。而且不少經濟學家也已經多次提到發放消費券,甚至直接發放現金的可能性。

只要發的消費券是真消費券,可以等同於現金使用,沒有各種套路,沒有各種限制的前提下,這是一個極其有效的經濟刺激手段!

至於全民發錢等於沒發的謬論,不用去理會,那是沒有經濟常識的胡說。如果成立,那是不是全民欠錢,等於沒錢?全民買車,等於沒買車?全民挨餓,等於沒挨餓?

回到話題本身,當時得出的結論以及最大的擔心是:大規模發放消費券(或者直接發現金),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引起巨大通貨膨脹

因此還分析了當時美國大規模發放消費券後產生的通脹問題,當時的數據,現在看來還是太樂觀了。當時說美國的通脹在7-8%之間,但是事實是,如今的美國通脹率已經直接干到8.5%以上了,之後幾個月甚至破9%也不是沒有可能。因為,美國幹了一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大家被俄的外匯被凍結這種大殺器,嚇壞了,導致美元的全球蓄水池容量變小了,大家都在去美元化。釋放出來的美元流動更加減弱了美元的購買力,使得美國的國內通脹進一步惡化。自作自受!

全民發錢,是多此一舉還是久旱甘露? - 陸劇吧

摘自筆者以前的文章

回到我們自己這裡,當時做了一個假設。我們給全國每人(無論男女老幼)每月發1000元消費券,連續發一年。這就意味著每人每年多出1.2萬元的收入,可用於消費。這批消費券的總額是16.8萬億人民幣,對應2021年我國的GDP約110萬億人民幣那麼這個比例就是:15%。

結合推導的結論:超發貨幣跟國家年GDP的比值差不多就是CPI通脹的百分比上限。如果一個國家對外輸出通脹的能力越強,那麼CPI和超發百分比之間的差距就越大。跟美國比,像中國這樣對外輸出通脹能力相對較弱的情況下,超發15%的基礎貨幣可能會帶來10-12%的通脹。

全民發錢,是多此一舉還是久旱甘露? - 陸劇吧

所以當時認為上層不會用這種激進的方式來刺激經濟的,因為出現大通脹,會衍生出一系列新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但此一時彼一時,從今天的現實情況看,當一些常規刺激手段失去應有的提振作用後,不排除會用特殊手段-那就是直接發券(或發錢)。簡單粗暴,見效快

那如果真的發消費券或發錢,如何能把通脹控制到可承受範圍呢?

筆者認為關鍵是2點:

  1. 發放的總金額不能過大,最好控制在年GDP的5-8%範圍。
  2. 最好是在控制M2年增幅不變的前提下,用直接發放消費券(或錢)來取代部分政府直接投資,那麼通貨膨脹就會更有效地被控制住。

以往當經濟需要提振時,我們往往採取加大基礎建設投資的方式來「放水」,簡單地說,創造出工程,生意,工作崗位給大夥,從而大家在這些憑空增加出來的新工程里,賺自己那份收入,以刺激經濟向好。當初的4萬億計劃就是政府投資基礎建設的典型例子。結合上面我說的意思就是,這次不要把大規模的錢全部給那些基礎建設工程了,而是分一部分錢出來,直接發到14億老百姓手裡,做「沒中間商賺差價」模式,降低投資效益邊際遞減問題。還要遵循一條紅線,就是保持M2(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速不大幅提高,依然控制在9%-10%區間,儘可能不突破10%這個上限。這樣發錢就不會引起巨大的通貨膨脹!

全民發錢,是多此一舉還是久旱甘露? - 陸劇吧

具體怎麼發呢?

激進點的方案(出效果快,但是初期的商品供應端可能有巨大產能壓力):拿出8.4萬億,分12個月發放。每人每月發500元。每個三口之家每個月可以得到1500元用來買買買!

緩和一點的方案(相對柔和,拉長產業鏈的收益周期):拿出8.4萬億,分18或24個月發。1年半或2年里,每人一共能拿到6000元補貼。

有些的專家說,不能發,或者不要全民發,要甄別貧富差距來區別化發放。其實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製造新麻煩!

如何去公平地鑒別每家的真實收入情況?

如何去科學界定貧和富的標準?

如何去杜絕可能的違規操作?疫情里發現的各種騷操作難道還少嗎?

100個人里,排名前50的窮人發,後50個不發,那麼第50和第51名之前微弱的差距導致第51名就拿不到一分錢,你覺得公平嗎?是不是在製造新的內部矛盾?

要發,就無差別地發!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地區省份,大陸的14億人,人人有份。一張身份證對應一個銀行賬戶,統一由機器人每月自動發,不需要任何個人去參與,去遴選資格,去幫忙代領。至於有錢人需不需要這點錢?不用瞎操心,大家都是公民,繳稅是義務,那麼領錢就是權利,至於人家稀不稀罕這點錢,那是別人的事!

標籤: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