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之鄉」:一座民間博物館裡的四世同堂

影視原著 1386℃
「文博之鄉」:一座民間博物館裡的四世同堂 - 陸劇吧

江蘇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工作人員展示藍印花布生肖羊吉祥物。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南京5月19日電(記者楊丁淼)「啪嗒、啪嗒……」伴隨著傳統織機的機杼聲,一隻木梭在一位耄耋老人的手中來回穿梭,千百條紡線在織布機上交匯,一旁駐足的三五遊客看得津津有味。

這是位於江蘇南通濠河畔的藍印花布博物館,老人正是館長吳元新的母親,儘管已經90歲高齡,她仍時常為遊客展示傳統織布技藝。這家民間博物館自1996年建館以來,已三易其址,在一路摸索與成長中,博物館成為了四代人共同守護的「藍白世界」。

南通是遠近聞名的「文博之鄉」,不僅有「中國第一座現代博物館」之稱的南通博物苑,還形成了20餘座博物館的群落。

「文博之鄉」:一座民間博物館裡的四世同堂 - 陸劇吧

藍印花布製作工藝傳承人倪沈健、吳靈姝、吳元新(從左至右)商討新產品的設計。受訪者供圖

藍印花布博物館就是其中之一。藍印花布是中國傳統的刮漿防染印花布,源於唐宋,盛於明清,從江南起源後流傳全國「衣被天下」。

吳元新的童年幾乎在染坊中度過,母親紡紗織布,父親漿紗染線,耳濡目染中他便與藍印花布一生結緣。他長大後進入當地印染廠拜師,又考入宜興陶瓷工業學校學習,技藝日臻成熟後,毅然從待遇優厚的單位辭職,傾其所有建立起一家藍印花布博物館。

「藍印花布的獨特魅力就在於圖案形式多樣,文化內涵豐富。」吳元新介紹,藍印花布的圖樣將點線面有機結合,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表達了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拉開展館中的布簾,一排排兩人高的木架上堆滿了布料,都是從民間收集來的老舊藍印花布。「一次發現一種罕見的紋樣,趕到現場時,卻發現已隨去世的老人下葬了。」吳元新告訴記者,這次經歷讓他意識到「搶救性發掘」的意義,最後一批生活中使用藍印花布的老人基本出生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如果不收回來,大部分藍印花布將最終消失。

多年來,吳元新走遍長三角、湖南等藍印花布主要產區,整理收藏了明清以來的藍印花布、民間彩印等實物遺存和圖片資料3萬餘件,紋樣10萬多個。

如今,這些圖樣不僅為收藏所用,還為研究提供了便利。近年來,吳元新承擔多個國家級重點課題,先後出版《中國藍印花布紋樣大全》《中國傳統民間印染技藝》等10多部專著。

一直以來,困擾中國民間博物館的往往是生存:儘管普遍有政府支持,但如何守得住、傳得好是大多數民間博物館始終待解的難題。吳元新認為,博物館除了保證趣味性的科普功能外,自我造血的能力尤為重要。

「以文創產品的生產、銷售來保障收藏、研究的『生產性保護』實踐證明是可行的。」吳元新開發了藍印花布服裝、玩偶、手機殼等一系列「元新藍」文創產品,深受市民喜愛,利潤也足以維持博物館經營。

「文博之鄉」:一座民間博物館裡的四世同堂 - 陸劇吧

吳元新展示藍印花布的刮漿技藝。新華社記者楊丁淼攝

吳元新的女兒吳靈姝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在北京發展的機會,回到家鄉濠河邊,成為吳家第六代傳人;女婿倪沈鍵離開金融行業,從學徒開始學習染布技藝,已被授予「江蘇省技能大師」。

年輕人的加盟,讓傳統藍印花布技藝注入了更多創新的時尚元素。在藍白世界裡出生長大的吳靈姝,早早熟練掌握了刻、印、染等傳統技法。在她看來,目前研修追求的並不僅是學習技藝,還有觀念、思維和知識結構提升。

吳元新的小孫女吳抒染在博物館裡長大,6歲開始學習刻版和扎染的她,現在常常為參觀的小朋友介紹藍印花布紋樣的吉祥含義。

在這家四世同堂的民間博物館,藍印花布早已成了他們家庭的一部分。後輩傳承的,正是長輩追求的——讓民族記憶與文化遺產代代相傳。

標籤: 影視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