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召開期間,主題創作劇《我們這十年》播出正酣。
《一日三餐》以腸粉為切入點,講述了八項規定改變黨風、政風、民風的故事。腸粉熱氣騰騰上桌,宛如《舌尖上的中國》里的一章。小吃到鮑翅再回歸家常菜的變遷,生動反映了治國理政觀念的進化。
這一單元甫一播出,即引發了山呼海嘯的觀眾反應。他們為劇中濃郁的煙火氣折服,也為公款吃喝風的遏制而拍手稱快。《一日三餐》盡顯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凸顯了「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這樣樸素而深刻的道理。
《一日三餐》之前是《前海》,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主題;之後是《心之所向》,以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為主題。這兩個單元同樣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三個單元分別從市井生活、科技創業、年輕人返鄉創業的角度,講述了時代變化下,不同人群對優良價值觀念的堅守,和眼光長遠的選擇。劇作受到歡迎,是因為故事與人物接地氣,使各個觀眾群都可以從劇中看到自身的影子,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共鳴。
《一日三餐》:煙火氣的故事,見證黨風廉政建設的成績
《一日三餐》的故事發生在廣東一座小城的老街上,「一日三餐」是一家腸粉店的名字,它的老闆是做了一輩子腸粉的蔡五味(侯勇 飾)。後來,他在五星級酒店做總監的女兒蔡雲(焦俊艷 飾)與開發商方總(朱剛日堯 飾)合作,把腸粉店改造成了高檔酒樓「皇家鮑翅」。
兩個店名形成鮮明對比,招牌和裝修的變化,讓一家店面的意義全部扭轉,這樣的衝突,暗藏著發展方向的不可調和。
《一日三餐》播出後受到網友廣泛好評,這是因為主創將一些帶有鋒芒的問題,放在了煙火氣的背後,它首先講的是「舌尖上的鄉愁」、「市井中的人情」,其次敘說的才是遭受到時代潮流衝擊的樸素價值觀。
劇作花費了許多的筆墨,來刻畫蔡五味製作腸粉的過程,簡單的一磨、一攤、一蒸、一切之後,被承裝到盤子中的腸粉,成為食客每天惦記的「那一口」。只有忠實的食客,才能品嘗出這道簡單的腸粉,用的是陳米,浸泡了兩個小時,花費了製作者大量的時間精力。
閆大哥、老白、老醋、丁娘娘,幾位老主顧圍坐石桌前吃腸粉、喝茶,這一愜意場景,成為蔡五味開店的一大動力。
這樣一個瀰漫著煙火氣息的故事,內里有著很強的戲劇張力。劇作採取塑造對立的方式,綳起了故事的弦:
老蔡與女兒蔡雲是對立的,這在劇情開頭就有交代,當女兒對開腸粉店的收入表達出不滿的時候,老蔡很生氣地說,撫養女兒長大、上大學的錢,都是開腸粉店掙來的,做人不能忘本;
幾塊錢一份的腸粉與幾千塊一桌的奢華酒局是對立的,這不是消費觀念的衝突,而是勤儉節約與鋪張浪費的一次價值觀對決;
在一起合作的蔡雲同方總也貌合神離,蔡云為了生存而選擇與方總合作,但對方總的那套商場兼官場的各種把戲一直心懷警惕;
父輩與子輩也不在一個頻道,當子輩紛紛成為官員或有錢人的時候,父輩開始不停地敲打孩子,提醒他們本份為官、老實經商,注意涇渭分明。
《一日三餐》所敘說的這些矛盾與衝突,把這些年來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歸攏總結成了一點:在快速發展、觀念龐雜、理念動搖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守住底線?
劇作把老蔡當成了穿針引線的人物,使得這位老街上做了一輩子小吃的手藝人,穩住了整個故事的底盤,也給予了觀眾一個清晰的答案。
老蔡做生意講良心,堅持不給腸粉漲價,因為過了上午十點口感會變酸,堅持十點之後不再售賣。老蔡不聽從女兒的安排,貌似執拗的背後,藏著一顆本份厚道的心,同時他也隱約感覺到了危險。老蔡偶爾的性格火爆,其實是對自己的手藝與生存尊嚴的捍衛,也是對蔓延到自己身邊的不良風氣的反擊……
觀眾喜歡《一日三餐》,何嘗不是喜歡老蔡,而喜歡老蔡,何嘗不是因為他作為代言人,說出了人們內心的話語。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這簡單的五個字,包含了對食物的珍惜與敬重,對生活秩序與禮儀的守護,可以好好地、心安理得地吃頓飯,可以通過吃飯的形式來享受人際、體會生活,這是微小但卻不可忽視的幸福。與之相比,把天價酒裝進礦泉水瓶子偷偷地喝,境界高下立判。
《一日三餐》在觀感上,自帶一種溫和性,這種溫和,不僅來自於市井生活的天然氣質,也來自於它在解決問題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建設性。劇作最後,「皇家鮑翅」的招牌重新被「一日三餐」替換,蔡家父女實現了和解,專心經營這家「家常菜」,老街修復也找到了妥當的解決方案,一道玻璃罩子,使得地下、地上兩條老街,都有了被看到、被欣賞的價值。
這樣的劇作氛圍,以及一個美好的結局,說明充分地去發現人心所向,情感所向,並為之提供製度性的保護,以及肯定監督的價值,那麼一些跑偏的事物與觀念,都有可能重新找到正道。
《前海》:情大於利,兩代人攜手跨過山與大海
《前海》開頭勾勒出1997年香港回歸時普通人家的市井生活,幼年葉舟(林一 飾)與父母和姐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過著窘迫但卻不失溫情的生活,鄰居長輩佩姐從罐子里拿出一顆巧克力,讓葉舟去猜左右手,葉舟總是神奇地能猜中,這一幕貫穿《前海》單元的每一集中,佩姐借這個遊戲告訴葉舟一個道理,「不要總想著贏,也要能夠接受輸。」
這樣一個帶有生存哲學意味的句子,為《前海》這個創業故事融入了勵志元素的同時,也讓人生百味瀰漫於其中。
自幼喜歡科技發明的葉舟,正是憑藉一股總想贏的精神,才為自己一次次爭取到了站在台前的機會,但在他準備接受輸的時候,前海夢工場的負責人項海(黃志忠 飾)托舉了他,這是葉舟與項海兩人惺惺相惜的故事,更是一個追求個人價值與理想的故事。
在劇情方面,《前海》使用了諸多的商戰元素,葉舟創辦的芯星科技,前有老謀深算的朱文傑打算「大魚吃小魚」,將其低價吞併,後有吳總、陳總兩位不想承擔風險的「風險投資人」虎視眈眈,在這樣的商業漩渦里,如果沒有項海的保駕護航,以及葉舟身邊其他年輕人的機智反應,葉舟贏的幾率是很低的。
此外,藉助項海、朱文傑等五人創業的艱辛過程,《前海》也客觀陳述了第一代科技創業者所品嘗過的艱難與苦澀。項海與朱文傑之間,有強烈的價值觀衝突,但項海仍然把朱文傑的照片擺放在桌面上,這是對過往的一種懷念,更是「情大於利」的象徵。
劇中有一幕戲令人印象深刻:項海希望朱文傑放棄使用手段低價收購芯星科技,但朱文傑「做生意什麼都不能犧牲,唯獨能犧牲的就是感情」的一番話,徹底激怒項海,兩人劍拔弩張……即便如此,兩人還是沒有真正反目。這樣摻雜了情感與利益的衝突,對於葉舟來說,是一堂難得的教育課。
《前海》的大部分故事發生於2018年後的深圳,小部分故事發生於同一時間的香港。在講述兩個城市故事的時候,劇作都調用了一些記憶場景,作為情節轉場的鋪墊。正是這些記憶場景的存在,使得觀眾在觀看時,會產生一些比對心理,對兩個城市不同的文化、兩代人不同的觀念、過去與現在不同的時代氛圍,產生諸多的感慨。
這種感慨,主要是集中在人的身上,一名香港青年與一名深圳創業平台項目投資人的故事,兩人身後,分別對應不同的人群、經歷與歲月,但有一種共同的夢想,使得他們可以攜手一起跨過山與大海。理想主義不滅,這令人感到振奮。
《心之所向》:更新觀念,回鄉也是創業的開始
在杭城,創業女青年李心遙(譚松韻 飾)和城市精英方新桅(聶遠 飾),都是從農村走出來並且在城市站穩腳跟的人,因為父輩對土地與種田的熱愛與執念,他們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從堅決不回農村、到嘗試回到父母身邊、再到回鄉從事創新農業,他們經歷了複雜的心理變化。
現實里處在城市與鄉村中間的人們,可能當下對於留守城市還是返回鄉村,所擁有的複雜心理,比電視劇還要繁多。從一線城市回到二三線城市的人越來越多,同樣,徹底回歸田園的年輕人也有不少,電商為年輕人返鄉施展才華提供了渠道,但相對於數量龐大的流動人口來說,在城市VS鄉村的「二選一」當中,還有絕大多數人抱有猶豫心態。
《心之所向》單元把這種普遍心理呈現了出來。劇中的杭城繁榮、時尚,為鄉村青年提供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當他們還沒來得及完全享受到這種生活方式時,出於某種呼喚而回到曾給自己留下匱乏記憶的農村,對誰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在一二十年前,這樣的考驗是不存在的,甚至是很小的,因為年輕人無可選擇,離開土地向城市出發,是唯一改變命運的途徑。
但劇中所塑造的鄉村,已經與一二十年前有很大不同,荷塘月色,青瓦白牆,稻花香里……相對於城市生活的快速與重複,鄉村生活的魅力,在沉寂過一段時間之後,又重新煥發出來。如果鄉村與城市的硬體和軟體差距進一步縮小,想必會有更多人回農村工作、生活。
《心之所向》提出了一個命題:返回鄉村,究竟是實現財富自由的中老年人的落葉歸根?還是年輕人另換戰場體現價值的全新陣地?從鄉村的需求看,這兩方面都不可少,前者返鄉,會帶來消費增長與文化回報,後者返鄉,則會注入活力、提升潛能。但讓故鄉可以回得去,是需要一定前提條件的,一些阻礙必須被拆除。
李心遙的父親盼望女兒回來,但當女兒幾經折返終於立志把創業基地設置在農村時,最大的妨礙也是他,這種兩代人的觀念衝撞,恰是「有家難回」的阻力之一。對於父輩來說,「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再也不願意讓孩子來過,哪怕忍受分離之苦,也不想孩子重複自己的命運,但是當孩子真的帶著新觀念、新技能、新格局回來時,他們出於對失敗的擔憂,也會時不時地擋在孩子的面前……
好在,劇中的鎮幹部、村幹部是開明的,他們知道年輕人是寶貴的資源,願意給他們提供服務,這樣的「裡應外合」一旦成為常態,鄉村生存與發展的觀念水位就會得到真正提升。集約化農業其實是標準的城市思維與科學思維,發達國家依靠很少一部分人就能完成土地耕種與糧食保障,這應當是中國農業的下一步方向,《心之所向》講述了向這一方向前進時的陣痛與希望。
一個現實情況是:相比於從鄉村進入城市,從城市返回鄉村的路,反而更加不容易。這種不容易,多來自於返鄉者的高期望值以及萬全心理。唯有看清並承認鄉村的優點和不足,並盡量不帶過多的情緒,才能把這條回家之路,走得更穩更堅定。
《心之所向》在創作方面,凸顯了現實主義關懷,一方面它沒有迴避憂慮,另一方面它也表達出樂觀,最重要的,它給無數嚮往回家或者打算回家的人,提供了一個參考樣本與執行文本。這需要有此意識的觀眾,藉助這一文本完成內心的一次判斷與選擇,用理性來為未來的時間與生活作出規劃。
這三個單元播出完畢,《我們這十年》以小見大的藝術風格更加顯露無疑。4集一單元來反映時代主題,這是匹配度極高的文藝實踐。中國古典故事的講述講究「起承轉合」,而4集的篇幅剛好對應了這種敘事節奏,能實現完整而跌宕、集中而爽利的效果。
從文化建設到民族團結,從黨風建設到鄉村振興,《我們這十年》與觀眾的默契已然建立。讓我們期待後面的篇章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