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吳承恩還慘的作家,恐怕也就是金庸了。
我不信鬼神之說,所以吳承恩多半不知道死後自己的《西遊記》被拿來圈了無數次錢,但査先生可是在世期間知道自己的小說爆紅。
看著自己的作品被拍了一遍又一遍,還越拍越爛,不知道他心裡作何感想。
說這些是因為《笑傲江湖》又出了新版。
比於正版過分得多。
於正再亂改劇情,起碼霍建華演令狐沖不會惹太多非議。
但這2018新版的令狐沖,實在是毀童年。
「令狐沖」三個字,他也就佔了個「狐」。
不是我非議別人長相,只是「令狐沖」這三個字在我心中太神聖,不忍心被這麼糟蹋。
這位演員老師其實顏值並不差,演個華山弟子梁發、陸大有我絕沒有半點異議,但演令狐沖不說得多帥,起碼原著里描寫的「長方臉蛋、劍眉薄唇」得達到吧?
我就不提氣質了,欺負人。
至於這個2018版《笑傲江湖》的其他角色,也只能用《天龍八部》原著第四十二回的回目的三分之二來描述:
老魔小丑,豈堪一擊。
所以對新《笑傲江湖》這種乍一看就生理不適的電視劇,我就不多聊了。
此類劇唯一的好處,就是讓人「觸景生情」。
看到新版令狐沖的那一刻,驀地我就想起了張紀中。
想到了2001版《笑傲江湖》。
距離上一次張紀中拍金庸劇,已經過去了快十年。
當年罵張紀中的人數不勝數,如今看到《笑傲江湖》被拍成了這個樣子,再回想起他的版本,倒是讓我心生唏噓。
是時候給張紀中說兩句公道話了。
2008年的時候,張紀中01版《笑傲江湖》的豆瓣評分只有5.5分。
十幾年過去,已經升到了7.8分。
時間是最好的劇評人。
真是如楊紫瓊那首《愛似流星》里唱的一樣:
「好多事情都是後來才看清楚。」
01版《笑傲江湖》剛剛播出的時候,罵聲如潮。
最出名的一篇吐槽文題目叫做「向黃健中開炮——一個巨失望的觀眾評央視版《笑傲江湖》」,洋洋洒洒三千字,將這部電視劇說的一無是處。
這篇文章的作者叫和菜頭,是我欽佩的自媒體老前輩。
但他開的這一炮,《笑傲江湖》挨得有些冤。
文中指出的很多槽點,放到今天看其實是蠻有新意的改編。
比如青城派門人配搭川劇變臉,其實是將地域文化很好地融進了江湖之中,也將角色性格體現得頗為恰切。
再比如和菜頭老師重點不滿的儀琳一角,我倒覺得張版中的演員對原著還原得相當傳神。
張紀中的金庸劇,拍得多,槽點也多,尤其是後期的《鹿鼎記》、《倚天屠龍記》,確實沒眼看。
但至少有三部,是拿得出手的:
01版《笑傲江湖》、03版《射鵰英雄傳》、03版《天龍八部》。
《笑傲江湖》居首。
這版拍出了「江湖氣」。
「江湖氣」是個玄之又玄的東西,無色無味,不是小液滴,也不是小顆粒。
但武俠劇離不了它。
可能我們無法對「江湖氣」做出精確的定義,但的確能清晰地在某一刻感受到它的存在。
我還記得當年看到程小東導演《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里林青霞飲酒那一瞬的激動。
只一個鏡頭,就讓我有置身江湖之感,彷彿給我一柄長劍,我也能笑傲群雄。
那種感覺過去常有。
01版《笑傲江湖》里有這樣一場戲:
魔教長老曲洋與衡山派劉正風因音律結為莫逆之交,卻在嵩山左冷禪的逼迫下雙雙殞命,臨終之際,兩人留下絕響。
一個撫琴,一個吹簫,笑傲江湖曲悠然響徹山野溪流之間,雲霧裊裊,不見日月,卻可感星辰。
這場戲把「笑傲江湖」這四個字的神韻,詮釋出來了。
風雅、大氣、真切。
這三點,我鍾愛的TVB金庸劇都很少能拍的出來。
TVB版的《笑傲江湖》我也非常喜歡,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但私以為TVB強在演員選角和對劇情節奏的掌控,但在製作上,確實不如財大氣粗的央視。
實景拍攝以及在細節上的精準處理,給張版《笑傲江湖》賦予了TVB武俠劇所無法擁有的氣質。
如果說TVB是在用劇情、台詞、人物為觀眾提供了想像出一個江湖的空間,張紀中則是實實在在地把江湖放在了觀眾的眼前。
不只是《笑傲江湖》,你看《射鵰英雄傳》,看《天龍八部》,也能明顯地感受到那種由內而外的大氣。
《射鵰英雄傳》里郭靖長在草原,張紀中就讓劇組到內蒙去拍外景,遼闊的大草原上萬馬奔騰,一個景,氣勢就全出來了。
而到了江南,拍南國山水,又用了太湖實景,煙波浩渺中儘是江湖豪氣。
《天龍八部》里那場少林寺大戰,張版拍的也要比TVB更大氣。
雖然我也極喜歡黃日華版蕭峰的氣概,但也不得不承認張版的少林寺大戰更「大」,且在場面調度上更能把原著中描寫出的「燕雲十八級奔騰如虎風煙舉」完美還原。
張紀中構造的這個江湖,還有一點讓人回味無窮。
那就是音樂。
在配樂上,張版和TVB版各有各的味道,可以說是不相上下。
《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這幾部劇的配樂,都是頂配。
負責配樂的作曲家趙季平,不需要我多做介紹。
沒有他,過去二三十年的國產影視劇得減分。
不光是張紀中的金庸劇,從張藝謀到陳凱歌,趙季平配了個遍。
一部《笑傲江湖》,堪稱經典的歌曲和配樂就有好幾首。
尤其是主題曲。
小時候不懂,覺得劉歡那句「咿呀」有些嚇人,後來長大了再聽這首主題曲,劉歡的豪壯廣闊與王菲的嬌柔婉轉相結合,一句「江湖兒女日見少」就勾畫出了武俠的色彩。
03版《射鵰》的片頭曲《天地都在我心中》也是點睛之作。
那首歌一出來,這部劇就成功了一半。
懂武俠的都知道,起碼創作者的審美過關。
再想想如今的武俠劇,卻很難讓人贊一句「審美過關」了。
各式各樣的濾鏡,配上不知所云的服裝,說著現代人說的台詞,美其名曰為「俠」,倒不如說是「瞎」。
當年罵張紀中的那些人,看到現在的武俠劇,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於我來說,最明晰的感覺就是「失去才知珍貴」了。
當然,張版的《笑傲江湖》以及《射鵰英雄傳》,也有頑疾。
那就是選角。
準確地說,是選男主角。
他會選配角,也能選女主,就是男主挑的不出彩。
劇中的一個個配角,都能讓人銘記。
01版巍子老師飾演的岳不群以及李解的林平之,都是燭照全場的存在。
新科金馬影帝塗們老師的左冷禪,更是陰氣森森中帶著宗師的氣度,一亮相就把角色立了起來。
再到《射鵰英雄傳》,楊麗萍的梅超風當年給我的驚艷度已經很難用語言來形容了。
女主其實也都不錯,許晴有盈盈的少女感,周迅除了音色外也演出了黃蓉的機靈嬌俏,劉濤的阿朱和劉亦菲的王語嫣則是用顏值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李亞鵬的令狐沖和郭靖,實在是不太妥帖。
演令狐沖,李亞鵬的瀟洒有些做作;演郭靖,他的用力過度就讓人不忍口出臟言了。
至於後來的黃曉明,帥是帥的,楊過的狂氣卻被他演出了「癲」,韋小寶就更不必說了。
如果不是這幾部重頭戲的男主沒選好,張紀中的口碑恐怕要好得多。
即使如此,如今重溫張紀中這幾部巔峰之作,還是能看出諸多妙處。
只可惜「江湖兒女日見少」,再過個幾十年,人們會忘記TVB,更會忘記張紀中。
看武俠劇的年輕人,就更是難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