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電視劇快訊 1513℃

「媽媽這都是為你好」!「媽媽還能害你嗎」?這樣的話語,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我最近聽這樣的話,聽的耳朵都快起繭了。貢獻出這樣最具「中國父母」特色的經典金句的是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的媽媽宋倩。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我都是「為你好」,為什麼你卻「不領情」?

《小歡喜》以家庭教育與親子關係為主題,講述了方家、季家、喬家等幾個高三考生家庭在高三這一年的故事。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家長們自然是想盡辦法,為孩子提供「後援支持」,尤其是作為「單親媽媽」的宋倩,視女兒喬英子為「自己的一切」,為了女兒喬英子能考上「清(華)北(大)」,更是「操碎了心」。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在《小歡喜》這部電視劇里,宋倩原本是區重點春風中學的金牌物理老師,因為女兒喬英子即將高考,事業有成的她果斷辭職,當起了輔導班老師,只是為了靈活的工作時間,讓她有更多精力照顧女兒的學習生活。

高三的孩子,學習任務重,只有身體健康,才能全心投入學習。為了保證女兒一日三餐營養健康,宋倩為英子制定了嚴格的食譜。她每天早早起床準備豐盛的早餐,煲安神補腦湯等各種葯膳,為英子調理身體。聽說海參營養價值高,她逼著女兒清早起來生吞海參;花好幾個小時熬的燕窩,自己卻不捨得喝一口。

可是,英子更喜歡的早餐是油條豆漿,喜歡和爸爸一起涮火鍋,喜歡吃各種被媽媽宋倩稱為「垃圾食品」的零食。「最有營養」的海參被英子吐出來,「捨不得喝」的燕窩,到了英子眼裡,卻成了「鼻涕一樣」的東西,如果小夢(爸爸的女友,媽媽的情敵)不喝,就會被倒掉。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為了給高三的女兒喬英子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宋倩給家裡新裝了隔音牆,隔音量可以達到四、五十分貝,讓英子的學習環境不受干擾;神似銀行櫃檯的透明玻璃窗,配上捲簾可以隨時拉起放下,女兒的一舉一動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她給喬英子制定了從高三開學到高考的時間安排表,精確到每天每分鐘;還主動從學校要了喬英子的各科成績動態圖,查漏補缺,喬英子語文上下浮動9分就讓她緊張不已;喬英子高三需要反覆做練習題,宋倩從試卷選擇到疑難解答,全程參與。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單親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喬英子在媽媽的安排下,幾乎成了一個「學習機器」,連基本的個人隱私都沒有。這一系列行為,別說英子,觀眾也感受到了那份窒息。但宋倩沉浸於這些精密的部署和自我犧牲中,因為這些都是「為你好」。

可是,英子卻對對父親喬衛東哭訴,自己每天就像在「監獄」里一樣,多次「裝病」,逃課到父親給她布置的「航天基地」。英子和好友方一凡吐槽說自己的媽媽「賊專制」,稱自己和媽媽的關係是「塑料姐妹花」,甚至在被氣急了的時候,說小夢阿姨要比媽媽「強百倍」。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我知道你是「對我好」,可這樣的「好」,我真的「不需要」

今年年初,滙豐銀行發布了一份全球教育支出調查報告,中國父母除了在「教育支出」上碾軋了世界,報告還顯示:82%的家長已經做好為孩子的成功做出犧牲的準備,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國父母已經完全喪失了個人時間。可即便如此,仍然有超過七成中國父母擔心自己還沒有為子女做到最好。可父母的付出和犧牲卻沒有換來熱氣騰騰的好日子,反而造成了很多親子關係的困局。

關愛可以無微不至,卻不能無孔不入。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愛是最無私的,家長的出發點自然是好的,但是卻在無形中傷害了孩子。就比如《小歡喜》里的宋倩,她對英子的無微不至的關愛,卻逼的英子精神崩潰,患上了中度抑鬱症。如果父母總是以「為你好」的名義,「綁架」孩子,最後的結果常常是,最愛孩子的父母,變成了孩子最大的敵人,甚至比陌生人都要冷漠。就像宋倩對醫生說的「我女兒(英子)是判給我的,可是她和她爸爸的關係更好一些」。

英子對天文極其熱愛,當宋倩希望她能考上清華北大時,自己卻更嚮往充滿魅力的南京大學。那裡有她一直在期盼著的天文系,然而這樣的想法卻遭到了宋倩的反對。擅自修改英子的冬令營志願,成了壓垮英子的最後一根稻草,被逼得喘不過氣的英子最終爆發。在喬衛東和宋倩的追逐下甚至爬上了大橋的欄杆上,任是他們怎麼呼喊都不肯下來。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宋倩無微不至的包辦了女兒的一切,她經常掛的嘴邊的一句話是「你可是媽的一切啊」!這種充滿強烈控制慾望的愛,漸漸的讓英子感到窒息,透不過氣。當英子吼著「我就是想要逃離你」時,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壓抑。

宋倩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生活的第一位,真正做到了為孩子無私奉獻。然而,過多的「你是媽的一切」綁架,終究讓母女關係失去了平衡,母親的愛成了禁錮她的牢籠,她不能為自己而活,她失去了自我,也覺得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段經典的話:「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有一種家長(媽媽或者爸爸),他們的確是傾其所有的對你好,可是很多時候他們的「犧牲」和「幫助」也許並不是你想要的。當宋倩傾訴自己的委屈,再次說出「我都是為你好」的話語時,英子哭喊道:我知道你是「對我好」,可這樣的「好」,我真的「不需要」。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被以愛之名「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我是為你好」「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耳邊的這些「義正言辭」,從許多人的童年時代便已開始,伴隨著他們人生每一個重要時刻的選擇,從報興趣班到升學,從擇業到結婚生子。「我是為你好」,這句話承載了家長們的含辛茹苦,無私付出。很多家長每日辛苦工作,就是為了能夠給孩子最好的物質保障,寧可委屈自己,也要讓孩子吃、穿、用最好的,至少是在自家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力所能及的做到最好。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但是,很多家長說「為你好」,潛台詞其實是「聽我的」。罵你一頓是為你好,這樣才能快速成長;強迫你假期補習是為你好,開學就能名列前茅;一旦反駁,得到的就是道德和良心的譴責:

「我是你媽,會害你嗎?」

「養你這麼大,我容易嗎?」

「爸媽沒別的要求,只要你挺好就行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就是以愛的名義進行強制性控制,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打著愛的旗號,剝奪了孩子選擇和判斷的權利。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很多父母將孩子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一般,習慣了以「我是為你好」的名義,替孩子做決定、為他設計人生。很多父母都非常自信,覺得自己特別了解孩子,但很多時候這種自信其實是個錯覺。嚴格掌握著孩子的一切,並不能讓家長真正地了解他,就像孩子遵守家長的意願做事並不代表他認同父母的觀點。把自認為的「好」盲目強加給孩子,忽略了孩子自己的的意願和選擇。而一旦孩子不服從自己的指示和意願,就會被扣上「不聽話」的帽子。

也有家長會認為,孩子還需要依靠成年人的照料,沒有自主生活能力,便進而也忽視了他內在的能力和已有的天性,對於孩子的好奇與探索行為,用「你還不懂」來隨意搪塞。殊不知,這樣不僅會磨滅孩子學習的熱情,更會讓他因為被忽視而受到傷害。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除此之外,孩子還經常承擔的一個角色就是,替父母去完成未完成的心愿,例如,媽媽兒時對繪畫感興趣,但迫於經濟壓力沒有能夠發展這個愛好,那麼孩子很可能就成了愛好的「繼承者」,無論他自己是否感興趣,媽媽都會強迫他「愛」上畫畫這個愛好,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體會不到絲毫的快樂。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遇到困難無法解決,希望他們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為人處世,故而總會用「我是為你好」來要求孩子,卻不知道,這句話已經位列「毀娃」榜首,讓無數孩子心生疑惑、非常難過。當父母感覺已經控制不了孩子、孩子會反駁父母的意見的時候,也會發動「我都是為你好」的大招,用傳統的「孝道」來壓迫孩子、促使其服從。這時的「為你好」,其實不過是「為我自己好」而已。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不少父母以「過來人」的身份,用自己的人生經驗「框住」孩子蓬勃的生命。當他們習慣了這樣去要求孩子,有時候會忘記初心,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為了成全孩子,還是為了滿足自己;分不清自己的行為究竟是關愛,還是控制。而這些做法帶給孩子的影響也是巨大的。許多孩子無法感受到愛,反而頗有怨言,進而出現各種「逆反」;有些孩子則缺乏獨立思維和自主能力,永遠「長不大」;還有的孩子會在精神滿負荷後崩潰,導致自殺、殺人等慘劇。無論哪種結果,都是一種不幸。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真正為孩子好,是要讓孩子快樂,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塑造正確的三觀、遵循並堅持自己的意願。家長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富有責任感的人,千萬不能將他培養成毫無主見的提線木偶。過於強勢的愛不是愛,而是心靈上的傷害,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更加不能稱作愛。

以愛之名行傷害之事,是人類最大的惡意。相比較之下,父母充滿尊重的關愛、在孩子遇到挫折時伸出的援手、對孩子苦惱與困惑的理解、對他真正興趣愛好的發掘和鼓勵,才是讓他獲得幸福感的關鍵。真正的「為你好」,是放手讓孩子做自己!

《小歡喜》宋倩喬英子:被父母以「為你好」綁架的孩子,實在悲哀 - 陸劇吧

懂得適時放手,才是對孩子最高級的愛!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立的,父母把孩子帶來這世上,是為了讓他們認識世界,融入世界,享受這世界的美好,而不是把孩子作為附屬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讓他們走父母走過的路。控制欲下的親子關係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場漫長的災難。懂得放手,才能讓孩子成為自己。

在《小歡喜》這部劇中,方圓有句話,「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該他們走的彎路一條少不了,該他們撞的南牆挨個都得撞,咱們自己也是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走了過來,沒人能替代」。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說:

"父母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若把順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讓孩子童年貧瘠,又讓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份,只在這漸行漸遠中才趨於真實。"

父母比孩子年長,經歷了很多,有很多人生經驗,他們覺得如果孩子聽自己的話,那麼就會免受許多困境和挫折。故而,「我是為你好」就成為了他們的口頭禪和萬能金句。但是,人生不是複製粘貼,父母的走過的路不一定適合孩子,人生來就是獨立的個體,孩子也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父母平時不要總是擺出一副權威的樣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對話。將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平等的人來對待,你也會收穫到孩子發自內心的理解和尊重。

我們需要時時提醒自己:我們愛孩子正是因為他們是獨立的人,而不是一件可以被掌控的物品,懂得適時放手,才是最高級的愛。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