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梅艷芳

電影快訊 1240℃

2003年,在梅艷芳的最後一次演唱會上,她穿上了婚紗,並說: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梅艷芳 - 陸劇吧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梅艷芳 - 陸劇吧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梅艷芳 - 陸劇吧

2

梅艷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於香港,出生時家裡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她排行老幺。和張國榮的顯赫家世不同,梅艷芳的出身較為貧寒。她的父親早早逝去,只留下母親一人獨立供養四名子女。

梅艷芳小時候,家裡全靠母親經營破敗的「錦霞」歌舞團的微薄收入為生。而在她四歲的時候,就和姐姐梅愛芳一同在香港荔枝園遊樂園登台演出。當時梅艷芳個子很小,聲音卻很嘹亮,觀眾們看不見她卻能聽見她的聲音。

當時的香港這種以賣唱的職業很受人看不起,而梅艷芳姐妹倆又因為登台唱歌遭到同學們的冷眼和嘲笑,最後不得不退學。

梅艷芳很小就表現出了極強的舞台天賦:剛剛上小學的她就能演唱幾百首歌曲。而在當時,梅艷芳的天賦只是養家糊口的手段。小小年紀就奔波於舞台之間,讓她的舞台經驗豐富,卻鮮有家庭的溫暖。

這或許給後來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1982年,梅艷芳參加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並憑藉獨特的嗓音和出色的舞台表現拿下了冠軍。同年,梅艷芳發行第一張專輯《心債》。

到這裡,命運終於開始眷顧這個努力的倔強女孩。

1983年,梅艷芳推出第二張專輯《赤色梅艷芳》,並拿下白金唱片的成績。

1985年,梅艷芳推出同名專輯《梅艷芳》,並在1985年年底到1986年年初,在香港紅磡舉行首次個人演唱會。22歲的梅艷芳,終於從香港破舊小舞台正式走上了香港星光閃閃的大舞台,並一舉創下了香港歌手首次開演唱會就連開十五場的紀錄。

之後的梅艷芳,還連續創下了連開二十八場演唱會和連開三十場演唱會的紀錄。

有人說梅艷芳是香港的「演唱會之後」,這話並不誇張,她整個職業生涯共舉辦演唱會292場,被世界紀錄協會認定為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的女歌手。

1998年,梅艷芳獲「金針獎」。金針獎常年空缺,是香港樂壇的最高榮譽。

在梅艷芳之前獲得金針獎的女歌手,是鄧麗君。

梅艷芳不僅在音樂上稱得上天后二字,在電影上也是當之無愧的香港大姐大。

2005年,香港公布從1985年開始到2005年的票房紀錄,梅艷芳名列前三甲。

而一直到2008年,在香港最賣座的50部電影里,梅艷芳主演的電影就有四部。

2011年,香港評選賀歲片之後,這時梅艷芳已經離世7年,卻依然位列第二。

票房只是說明電影的一面,各種演員夢寐以求的電影獎項,梅艷芳也拿了許多。

比方說1984年,梅艷芳第一部出演的電影《緣分》,就讓她拿到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被粉絲們津津樂道的電影《胭脂扣》更是讓梅艷芳拿下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成為當之無愧的影后。

3

在文章的第一段里,穿著婚紗最後開演唱會的梅艷芳提到了一句話:我也有數次穿婚紗的機會,但是錯過了。

而細看梅艷芳的感情經歷,則會發現,在這句話的背後有太多的辛酸。

梅艷芳有過5段感情。其中有和紈絝公子的無疾而終,比如說和同年的香港娛樂公司老闆鄒世龍的情感。

再比如說林國斌。提及林國斌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前段時間憑藉早年在星爺電影里那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而意外再度走紅網路的斷水流大師兄就是他。

這位被稱為黎明第二代的男演員,與梅艷芳1986年相識,於1990年分手,而林國斌也於2000年在拍攝完最後一部電影后淡出影壇。

也比如說,大家很熟悉的內地動作演員趙文卓。當年趙文卓剛剛到香港發展,1995年兩人相識,相處一年之後分手。關於這段感情,兩個人的說法是性格不合。

在其中,最讓人刻骨銘心的那個人無疑是日本演員近藤真彥。

在2003年的一次訪談當中,她說到:如果給自己再來一次選擇的機會,那麼自己會選擇在21歲的那段感情。

那時候的梅艷芳已知自己罹患癌症,而她提到的這段21歲的感情,則是日本演員近藤真彥。

近藤真彥是上世紀80年代日本火熱的男演員與歌手。《千千闕歌》就是翻唱自近藤真彥的歌曲《夕焼けの歌》。

兩人於香港的一次酒會上相識,那時梅艷芳和近藤真彥都喝了不少酒。回憶當時,梅艷芳說: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酒會上。翌年,他來港開演唱會,我去看他表演,之後又在酒會碰面。當別人給我們作介紹時,他說『我去年已認識她了』,沒想到他還記得我。

「酒會後,大伙兒去迪士高,他跟我跳舞跳得最多。在舞池裡,他說:『我可不可以吻你一下?』我點頭,就這樣一吻定情。宵夜的時候,他把身上別著的領帶針摘下來送給我,我很開心。」

這段異國戀持續時間不長,卻很甜蜜。兩人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卻經常通宵電話。和所有異地戀情侶一樣,兩人幾乎每晚都在半夜打電話。每個月梅艷芳都會偷偷坐飛機與近藤真彥在日本相會。

「回來後,依舊是每晚通電話。不到一個月,我又飛去見他。我捉弄他,說只呆一天,還怪他太忙,沒照顧我,他的眼眶便紅了,想哭,我告訴他只是開玩笑而已。分開時,他罵自己,說如果不是做這一行,便可以快快樂樂地和我到處去。我們如此痴纏,難解難分,是很痛苦的經歷。」

「他到北海道開演唱會,我去陪他。那天下了飛機,他很累,坐旅遊車的時候,便倚在我身上,他說:『我從沒有過這麼好的感覺。』那是我們拍拖以來最難忘的一幕———他在工作人員、樂隊、朋友面前公開我們的戀情。他願意在這麼多人面前承認我,我真的很開心。」

我在翻閱到這段資料的時候心中一動。因為自己也有過異地戀的經歷。異地戀的相聚有多甜蜜,分離的時候就有多痛苦。在這裡,梅艷芳也不再是香港的大姐大,而是一個小女人。

梅艷芳去世之後,近藤真彥也多次來掃墓,每次都刻意避開了媒體,在梅艷芳墓前獨自憑弔。而這段感情,也終究只能是一段遺憾。

4

提到梅艷芳就繞不開張國榮。

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一個隱晦又緊密的絲線,將這兩位的命運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兩位不僅在生前互相幫助,對後輩也不遺餘力地提攜。甚至離世的時間都是如此接近。這恐怕已經不能僅僅用巧合來概括了。

2002年,那時張國榮已經患上了抑鬱症,而梅艷芳邀請了他做嘉賓,兩人在台上最後合作演出了一場《芳華絕代》。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演出並沒有事先綵排,兩人的默契程度可見一斑。

而這次登台演出,印象里也是張國榮最後一次登台演出。

張國榮曾經坦言:

「我整天和梅艷芳在一起,梅艷芳很怕黑,我們好象兄妹一樣,我會讓她覺得是在自己房間。有時我會訂兩間可以打通的房間,打開房門,便可照顧對方。」

仔細地去探求原因,梅艷芳和張國榮骨子裡的默契的根源都是來源於家庭。

雖然張國榮出身富家子弟,卻和梅艷芳一樣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父母都忙於工作,無暇陪伴張國榮。

13歲的張國榮,早早地被父親送去國外讀書,而他回國後卻不願意接手家族生意,一頭鑽進娛樂圈。

和梅艷芳家境有天壤之別,但實質上兩人都是渴望愛與渴望被愛的人。後來二人在娛樂圈提攜後輩,被人尊稱大哥大姐,或許就是對於童年他們虧欠的一種補償。

而梅艷芳身上,更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讓她在成名後努力提攜後輩,同時關心香港慈善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哪怕是在患病之時也未曾放棄。

在這裡,想說一個小故事。2003年,香港正爆發非典。梅艷芳抱病帶領著其他藝人去社區和街道發放救援物資。很多人勸梅艷芳自己身體要緊,她卻說:這件事我不來做還有誰來做?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清楚,你們不用擔心。

事實上,梅艷芳當時病情已不容樂觀。2003年,12月30日的凌晨,她因為癌症導致的肺功能衰竭,在香港病逝。

2004年,香港政府發訃告:《別矣!香港的女兒!》。

香港的女兒,這個名號,恐怕除梅艷芳之外無人再可承擔。

5

梅艷芳在告別演唱會唱的那首歌,叫《夕陽之歌》。在歌裡面:斜陽無限,無奈只一息間燦爛。

後來,在2008年,陳奕迅的專輯《U87》里,林夕再用這個題材寫了一首歌——《夕陽無限好》,作為梅艷芳逝世五周年的紀念。

歌的第一句是這麼說的——多經典的歌后,一剎眼已走。

在《夕陽無限好》里,林夕對照著《夕陽之歌》重新定義了夕陽:

夕陽這麼平常的事物,我們好像每天都會看見。這是我們生命里最平常的美好事物了,可是今天的夕陽過去了就不會再來,我們明天看到的夕陽就不是今天的夕陽了。

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理所應當出現的。我們本以為生命還很長,我們本以為自己錯過的美好東西還會再回頭。

不會的。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會理所應當地出現,錯過的美好事物就是錯過了,一輩子都不會再出現在生命里。

所以,風花雪月不肯等人,要獻便獻吻。

這句話,更像是對於梅艷芳穿著婚紗在舞台中央獨白的一個回答:

好風景多的是,夕陽平常事,然而每天眼見的,永遠不相似。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