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獻禮電影《林則徐》, 對歷史做了神改編, 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電影快訊 1927℃

臨近國慶,《我和我的祖國》等多部獻禮電影都提上了日程。

國慶獻禮,向來都是電影界的傳統。1959年第一個大慶時,就掀起了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的高潮。誕生了《林則徐》《聶耳》《老兵新傳》《萬紫千紅總是春》等經典作品。

1959年的獻禮電影《林則徐》, 對歷史做了神改編, 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 陸劇吧

在獻禮片中,《林則徐》作為古裝題材尤為惹人注目。

在清朝中後期,英國等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鴉片大量輸人我國。表面目的是賺錢,居心卻是荼毒百姓身體、渙散軍隊實力、侵吞我國國土。

1959年的獻禮電影《林則徐》, 對歷史做了神改編, 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 陸劇吧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林則徐,上書皇帝禁煙,並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硝煙行動,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電影《林則徐》就以此為背景,展開了敘事。

電影一方面遵循史料,全面展示林則徐的禁煙過程,上演了林則徐智斗英國商人,修炮台、築掩體、募水軍等歷史事件。

1959年的獻禮電影《林則徐》, 對歷史做了神改編, 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 陸劇吧

而虎門銷煙一場戲,電影足足調動了3000多名群眾演員,全景再現了當年的大場面。

一方面還對歷史做了神改編。

歷史上的三元里抗英鬥爭,發生在鴉片戰爭時期,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者。

而在電影《林則徐》里,導演鄭君里將這一事件提前到了虎門銷煙之前,展示出了人民群眾對鴉片的痛恨,以及對林則徐銷煙行動的全面支持。

於是電影里便出現了人民群眾不畏強暴、抵禦外敵的華彩事迹,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民眾抗鴉片、林則徐禁煙在電影里本是兩條線,經過導演的處理,這兩條線最終融合,共同展現了中華民族的力量。

除了敘事別緻,《林則徐》的主創也是非常給力。

導演鄭君里閱讀了近500萬字的清史檔案、學術著作,做了近10萬字的札記。

主演趙丹為了詮釋好林則徐,開拍前一個月就穿上了戲服,並在京劇中學習清朝大員的舉止和動作,做到了吃飯必擼袖,坐下必正坐,走路不走碎步。

電影的取景構圖也是教科書級別。當朝廷把鄧廷楨調離時,林則徐為他送別。兩人沒有言語,但是攝影師卻利用藍天白雲、孤帆流水,營造出了「孤帆遠影碧空盡」的詩情與惆悵。

而林則徐旁邊的青松,也象徵著兩人即使無法擺脫政治風雲,但依舊品行端正,磊落長青的氣質。

這樣的設計,讓短短的送別畫面顯示出了韻味十足的鏡頭美學,達到了「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藝術效果。

因為嫻熟的鏡頭運用、高超的敘事策略、深沉的人文表達,《林則徐》成為了第一部在美國上映的中國彩色故事片。

1995年12月27日,為了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電影屆舉辦了「中國電影世紀獎」。

已經上映36年的《林則徐》,榮獲中國電影90周年十大優秀影片。

原來好電影真的有力量穿越時間。因為它們的藝術成就,可以被一代又一代影評人和觀眾津津樂道。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