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拼出「70」、「人民萬歲」字樣
天安門廣場上空升起巨幅國旗
超大型煙花樹的綻放
……
10月1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驚艷了中國。有網友評價,這是一場讓14億甲方都滿意的文藝演出。這場壯美的視覺盛宴是如何打造的?刷屏的小細節怎樣呈現?10月4日,國慶聯歡活動電視直播導演組走進央視新聞直播間,講述了鏡頭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升起的巨型國旗在此前的演練中從沒見過
國慶聯歡活動有兩位張總導演:現場導演組總導演張藝謀,負責晚會創意和表演工作;電視直播導演組總導演張曉海,負責晚會的電視直播工作。兩位總導演分工不同,一位是讓現場觀眾親身體驗晚會的盛宴,另一位則是要讓全國電視觀眾通過鏡頭感受晚會的壯觀。此前,兩位導演的團隊一起合作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杭州G20峰會和青島上合峰會等大型活動,可謂默契十足。
也正是基於這份默契,張曉海為本次晚會直播定下了原則,「深入了解創意團隊的構思,跟進他們的排練,進排練場進行試拍,用待機演練的方式凝固我們的鏡頭。」為此,電視直播A系統導演張驥一連在排練場跟了14場待機演練。
對於這場大型直播,每位參與者感受不同。總導播、總撰稿呂媛記憶最深的是現場群眾歌唱祖國的時候,飛貓系統拍到的那面巨大的五星紅旗。「這個鏡頭是沒有事先演練過的,」呂媛介紹,《國旗法》規定,半夜演練的時候不可以升國旗,而(排練中)唯一一次升旗是在9月22日,那天還沒有風。所以這個鏡頭是沒有辦法設計的,我們只能演練時看看這個動作在軌跡上能不能完成,但是現場國旗的狀態怎樣,光的效果怎樣,沒人能預測。對直播團隊而言,這相當於要打一場毫無準備之仗。」
呂媛認為,事後這個畫面之所以成為聯歡的經典之一,仰賴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各位導演的經驗,二是電腦模擬系統的幫助。這個模擬系統是一個用虛幻引擎開發的類似於遊戲的電腦模擬程序,能每個機位鏡頭進行模擬並呈現拍攝效果。
這個系統有多強悍,閱兵直播的視覺導演浦軒曾透露一個細節,「10月1日當天上午,我站在天安門上的時候,有一種穿越的感覺——我覺得我們從4月開始,開發天安門的VR版本時,我已經站在這兒了。天安門布置的所有細節,每個燈籠、每個燈柱、每個燈桿、每一棵樹,以及能看到的每個屋頂,在數字世界都跟我打過交道。我們已經認識173天了。」
在觀眾席里找到光頭劉Sir 算是機緣巧合
本次聯歡活動的另一大創意是,當天天安門廣場上的表演者和觀眾沒有一人是專業演員,如何捕捉這些普通人的精彩瞬間就成了直播中最大的難點。「我們系統里有兩位非常優秀的女導演,她們一人在一側觀禮台,負責找我們提前關注到的特殊的觀禮嘉賓。直播中,兩個女孩子還要打著自己做的牌子,牌子上寫著字『請歌唱』、『請歡呼』……調動觀眾的情緒。不僅如此,她們還要帶著攝像捕捉觀眾表情。」A系統導演張驥介紹,電視直播其實最難做到的就是即興創作,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我們兩個女導演綵排那天回來時,都走不了路了。大家想想,天安門廣場整個金水橋東西延展,相當於一晚上她們要跑幾十公里,非常辛苦。」
聯歡直播中,許多精彩瞬間就是工作人員這麼跑出來的,其中就包括被網友親切的稱為「光頭劉Sir」的香港警務處機動部隊警署警長劉澤基觀禮畫面。「我們看新聞知道劉Sir當天會來觀禮,但是事先並不知道他會坐在哪。現場,一位負責抓拍觀眾的女導演,發現了劉Sir。她帶著攝像狂奔幾十米進到觀眾席,取好構圖,正好劉Sir在那一刻高聲呼喊『祖國萬歲』……」張驥感嘆,「能抓住這個畫面真的算機緣巧合。」
讓14億甲方滿意的演出,他們記住的卻是這些遺憾
都說電視直播是遺憾的藝術,對於直播團隊而言,這場能讓14億甲方滿意的演出也仍然存在遺憾。呂媛提到,燃放焰火的時候,有一個全景鏡頭並不完美,「這個鏡頭並不居中,是因為那架直升機在玩命往那個位置上趕,(切出畫面時)還沒有趕到,有些遺憾。」此外,直播過後,也有網友提到,電視畫面給煙花樹的鏡頭太少了,這也讓呂媛有些過意不去,「煙花樹燃放的時候,廣場上發生的事情太多了,煙花馬上要出笑臉了,馬上牡丹花也要綻放……我們顧此難免會在一定程度上失彼,而且和升旗一樣,這七棵煙花樹也是在直播當天第一次看到。對於這種情況,只能既來之則『切』之。」
讓張驥感到遺憾的是,9月22日綵排的時候,現場在組成長城圖案後,會放一段航天探月的視頻,這時,搖臂攝像師會拍攝一個東華表的犼與月亮相呼應的畫面,在直播團隊的設想中,這是一個歷史照亮現實的構思。「結果回來一查,十一當天是初三,是個小月牙兒,犼在、月亮沒了。」
C系統導演柳剛曾想力保一個鏡頭,「帶著紀念碑帶著紅旗陣的鏡頭,煙火陣地就在旁邊」。為了拍成這個鏡頭,導演團隊特意給攝像們配置了防火服,但鏡頭拍好了,柳剛卻不打算用了,「從美學的角度講,畫面非常精彩,但情緒上太冷靜了,與廣場上聯歡的氣氛有間離感。」
直播中的意外和驚險都是驚喜
對於國慶聯歡活動電視直播總導演張曉海而言,直播中這一切的意外和驚險都是驚喜。張曉海的職業生涯中,直播過超過1000場的大型活動,「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直播這麼大型節目了,在我腦海里閃現的第一詞就是珍惜。」
張曉海記得,當天直播結束後,他跟兩個工作人員擁抱了一下。「一個是前期拍攝的攝像,他拍了很多好東西,用起來效果特別好,這是我們第一次合作,但我記不得他的名字。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總系統管錄製和插播的技術人員,我也叫不上他的名字,但我非常熟悉他的臉。這些最普通的工作人員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最後,我還分別給柳剛導演、張驥導演,還有前方的執行總導演、製片主任、B系統導演、直升機航拍機組等等,都發了感謝簡訊。正是有這麼多非常重要的人,才有我這樣一個直播過1000場活動的直播導演。」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