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們的好日子結束了

電影快訊 1939℃

幾天前,央視新聞以大篇幅報道了流量明星「驚人」數據背後的造假秘密。

Angelababy們的好日子結束了 - 陸劇吧

數位人氣頂天的流量明星被點名批評,弄虛作假過於誇張,引火燒身。

看來明星玩流量的那一套,遲早要完蛋。

Angelababy們的好日子結束了 - 陸劇吧

自從《流浪地球》這樣的優質作品公映之後,靠實力說話的鐵拳狠狠錘了流量潛規則的臭臉,爛牙掉的一地。

在此過程中,堅強的小破球「無意」動了別人的乳酪、分了別人的蛋糕,引來無數詆毀謾罵或者集體沉默也是情理之中。

Angelababy們的好日子結束了 - 陸劇吧

小破球還在繼續往前滾著,而那些活在數據里的虛擬明星們,是時候回家了。

常被冠以「越努力,越幸運」標籤的流量明星遠沒有聽上去那麼「努力」,但「幸運」是絕對的。

憑藉謎一般的實力指數,他們通常獲得了超乎尋常的數據成績。

要成為那顆特別的流星,必然要走上一條異於他人的奮鬥之路。

你永遠不知道,那個流量數據比你多千億倍的人,曾付出過多少的努力。

楊穎的演技以一百年不變的瞪眼和皺眉為標誌,她用這兩種方式詮釋了五味陳雜的人類感情。

在豆瓣評分 3.7 分的職場劇《創業時代》里,楊穎憑藉這兩招獨門絕技扛下了一個獨立職場女強人的形象。

在流量明星橫行的時代,楊穎確實擁有最強的殺手鐧——顏值。

如果非要談演技,楊穎會說,她在努力修鍊。

事實是,她不需要演技,從家出門到片場的路上,走路都在算錢,這算得上是一個流量明星的自我修養。

當年,楊穎和劉德華在《建黨偉業》中搭戲,二人上演一場悲傷逆流成河的送別戲。

在拉拉扯扯的分別中,劉德華哭得稀里嘩啦,導演喊「咔」之後還得用紙巾擦乾眼淚。

而楊穎,堅定地像塊石頭,就是哭不出來。

無奈之下,導演和華仔拿起眼藥水,一人負責楊穎的一隻眼睛,猛地往裡灌。

對一個演員來說,這太悲傷了,簡直是悲傷逆流成河。

《孤芳不自賞》中的很多戲,楊穎直接在大棚里吹著空調拍完,最終摳個圖,生硬地套到原片里。

畫風拖沓詭異,鮮美得不能自賞。

明明能靠臉吃飯,卻非要拼演技,流量 baby 的奮鬥充滿挑戰。

蔡徐坤年輕有為,20 歲參加《偶像練習生》以 C 位出道,瞬間引爆社交網路平台。

一夜之間,他成為最火的流量明星。

一條宣傳新歌的視頻就能在微博上獲得 1 億的轉發量,微博總用戶一共 3 億多,這說明每 3 個人之中就有 1 個把蔡徐坤愛得死去活來。

顯然不可能。

這樣誇張的流量造假事件過於愚蠢,為了虛高的人氣把大傢伙當傻子耍,自己的臉被打得啪啪作響還能繼續洋洋得意。

流星的自信和堅韌,非一般人可以理解。

春節期間,NBA 大膽任用蔡徐坤作為旗下新春大使,與一眾明星員拍攝廣告。

NBA 選擇蔡徐坤就是看中了他的流量影響力,希望通過他來吸引更多新球迷。

但馬上,NBA 發現慘遭坑爹,蔡徐坤的流量數據中有 73% 都是假的。

且不說蔡大使和籃球運動員的氣質是否符合,造假是底線問題。

術業有專攻,別人靠球技,你依仗虛假數據,好像也能勢均力敵?

即便被直男球迷和官方媒體點名吐槽,但蔡大使還是能活在虛假的安慰聲當中,畢竟粉絲們最愛說的就是:

「我們家坤坤最棒啦!」

《宮》之後,楊冪開啟了流量人生的模式。

她主演的電影《孤島驚魂》,成本只有 500 萬,最終斬獲 9000 萬票房,但豆瓣評分僅有 3.1。

這就是典型的楊冪流量現象,作為流量明星,她的外殼堅硬無比。

在只看臉的時代,楊冪可以是女王。

去年,楊冪出演電影《寶貝兒》,妄圖以流量明星的地位撐起一部文藝電影。

最終,口碑和票房雙失。

褪去妝容的楊冪以素顏登場,自信滿滿地翻車了。

既沒有一位實力派演員的功夫,又失去了流量明星的鮮美外殼,楊冪變得手無寸鐵。

顯然,觀眾不會因為流量明星扮丑而給她更高的讚譽。

這不是勇氣,而是自揭短板。

《寶貝兒》的失利,為流量明星們敲響了警鐘:

躺賺名聲和金錢的日子要結束了。

楊冪和楊穎,在演技和流量水準方面的功力不分上下,果不其然成了觀眾甄別爛片的風向標。

「花旦」不是「寶貝」,演員還是要靠演技吃飯,畢竟一張只有兩種表情的美麗臉蛋,總是會被看厭的。

如果說楊冪的流量模式是依仗快餐作品而誕生的話,鹿晗的流量人生則是始於流量本身。

鹿晗在沒有任何影視和音樂作品的前提下成為人氣之神,一舉打敗了無數傳統明星。

「鹿晗即流量」,成了一種充滿科技感和玄學化的定義。

鹿晗的出現,成功地調教了粉絲群體,「新粉絲經濟時代」隨之到來。

在他的影響和號召下,形成了強大的粉絲帝國,他們體系龐大、嗅覺敏銳、行動力極強。

鹿晗一條公布戀情的微博能炸翻整個社交平台,無數人為他聲淚俱下或者破口大罵,可見鹿晗作為數據之神的無敵號召力。

不過,流量神話始終只能活在虛擬世界當中,一旦觸碰現實,尷尬得體無完膚。

在 2018 年的青春劇《甜蜜暴擊》中,鹿晗和關曉彤這對流量 CP 給觀眾們一頓殘忍的暴擊,為欣賞這部劇,你需要用全身每一個毛孔去感受尷尬。

豆瓣評分 2.6,不可能有救。

在極端誇張的流量神話背後,掩藏著極端恐怖的現實:

明明是 shit,還是有人要告訴你、要堅定地宣稱這是香餑餑。

驚人的流量背後,是盲目甚至反智的文化崇拜。

流量明星及他們幕後的團隊,憑專業化和娛樂洗腦的方式打造了一條看似長盛不衰的生產流水線,把數據和資本的蛋糕做大做好。

直到真正有分量的事物出現,它們龐大的體系即將分崩離析。

從《我不是葯神》到 《無名之輩》再到《流浪地球》,好的作品異軍突起,接二連三地進攻,怒懟流量娛樂設下的壁壘。

徐崢在《我就是演員》里提到:

「好演員的春天就要到了,但前提是大家都把自己當成演員!」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電影需要的是表演者而不僅是「明星」。

數據化的娛樂工業盤算著怎麼輸出流量明星,實際上已經無法再滿足觀眾們的審美需求。

甚至,那些投入到流量事業中的星星們,也是在過度消費自己,僅憑批量製造的軀殼,是難以適應變遷的。

細數近段時間湧現的演員們,任素汐、章宇、王傳君、屈楚蕭......沒一個是「當明星的料」,但他們是演員啊。

流浪地球們正是動了這塊大乳酪,把表演者的「顏值」和「人氣」一腳踹到牆角,那種靠一張精緻臉蛋、說台詞時念「 123456 」的時代要滾蛋了。

混江湖,靠得還得是真能耐。

《流浪地球》的影響力在國內外爆棚之時,國內圈子雅雀無聲。

連詹姆斯·卡梅隆都發文叫好,所謂的圈內人依舊紋絲不動。

《流浪地球》動了誰的乳酪,不言而喻。

當郭帆一行人花精力雕琢劇本、花錢搞特效和弄製作並且最終大獲成功之後,有的人確實不爽了。

因為既定的規則被打破了。

電影電視劇該怎麼拍,流量明星配傻瓜劇本,5 毛特效加摳圖製作,宣傳控評給做好,夠了。

低成本換取高盈利,大家賺得盆滿缽滿,何樂而不為?

郭帆們,吳京們,寧浩們,非要來搞幺蛾子,遭人嫌。

破壞了規則,毀了賺錢的套路,你們幾個該當何罪。

可是,這些傢伙才是先鋒和勇士啊。

電影,是勇敢者的遊戲,那些躲在片場空調房裡磨嘰的人,該被抽大嘴巴。

如此看來,小破球們,你們還真不是群東西,怪不得惹人恨。

人們喜歡娛樂,「娛樂至死」不是一種終結方式,而是生活方式。

把玩流量和數據,是新一代人娛樂的手段。

2004 年,《超級女聲》拉開了更廣義上的粉絲經濟的序幕。

那時的「超級女生」們,帶著點「非主流」審美的趣味,靠歌喉把偶像崇拜的旗幟高抬。

2011 年,楊冪從《宮》完完全全地進入大眾視野,風靡一時,供養了無數觀眾,也找到了為日後供養自己的流量生存線。

2014 年,隨著鹿晗解約 SM 公司回國,粉絲經濟時代將完成全面轉型。

數據之神空降大陸,用不了多久就獲得了吉尼斯流量記錄。

此前,粉絲和偶像被更具體的「集體活動」所牽連:看演唱會、買唱片......

現在,「集體活動」的難度和成本下降了,只用在社交平台證明偶像的人氣就行。

「轉發」、「點贊」,立即能為你的愛豆提供支持。

時代變了,偶像一個接一個在換,流量雷打不動地定在那。

以前大家還能聽歌、還會聽歌,現在只用刷他個榜,就能把偶像的專輯刷入排行榜第一,並且與第二名之間的數據差距極為懸殊。

音樂是什麼不重要,中聽不如中看,排行必須要靠前。

偶像和粉絲,成了人與機器的共生關係,靠流量數據聯結。

《創造 101 》《偶像練習生》......流量帝國靠嚴謹規整的加工模式輸出著全新的流量代表,每一張漂亮臉蛋都是龐大的商業模式中的一環。

十多年的時間,人們的娛樂方式變得更誇張、離譜、精密和可怕。

但值得慶幸的一點是,Angelababy 們的好日子要結束了。

市場規則被打破重置,虛假的現象級場景屢遭質疑和詬病,新的觀念和認識正在生長。

流量雖好,可不要貪心,市場會選擇最有價值和可靠的事物。

鋼鐵正在被鑄造,塑料總要被清理,混下去,得靠點真本事。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