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獃闖學堂》: 局限與突破、智商低與做成事不是完全對立矛盾的

電影快訊 1562℃

《阿獃闖學堂》上映於1995年,很多人是沖著主演亞當·桑德勒去看的,總體來說是一部以輕鬆搞笑為主要看點的電影,觀眾對這部電影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覺得這部電影輕鬆治癒,有人覺得情節過於簡單無聊,也有人為亞當·桑德勒的表演點贊,所以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並不高,只有6.7分。總體來說我覺得這部劇算是一部輕鬆而又略帶誇張喜劇,在不經意的細節中蘊含著溫馨。

電影情節很簡單,比利是酒店大享麥迪遜的兒子,但是整天不務正業、不學無術,連字都不認識幾個。為此即將退休的麥迪遜決定把家族產業交付給公司副總裁艾瑞克。而艾瑞克卻是個偽君子,比利為了保住家族產業,與父親定下了一個奇怪的規定:如果他能夠在24周之內通過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所有考試,家庭產業就交到他手裡面,否則家族的產業就要交給艾瑞克來管理。

就這樣,比利開始了自己的校園生活,除了繁重的課業和試驗,比利還要面對來自於艾瑞克的惡意阻撓,中間還穿插了與女老師的浪漫情緣,最後自然是喜劇片的標準結局,壞人被打敗,好人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與其說它是勵志片,不如說它是一部披著勵志外衣的喜劇片,電影中有很多為了突出喜劇效果,略顯浮誇的表演。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分析比利成長過程中讓人溫馨的點,正因為有這些點的出現,才讓比利這個我一直覺得從頭到尾都是個弱智的人,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努力目標。比利的變化雖然有戲劇性的成份在裡面,卻讓我看到了不僅僅是比利,也是現實中的我們成長背後蘊含的道理。

而在文章最後部分,我想基於《阿獃闖學堂》中比利經歷的一切人和事,能夠突破自身局限,達成目標的背後隱藏著哪些寶貴品質與做事風格,結合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談談我的三點思考。

《阿獃闖學堂》: 局限與突破、智商低與做成事不是完全對立矛盾的 - 陸劇吧

01 從比利身上體現出的三種特徵來解讀他為何能僅憑自己的幹勁與無畏突破自身的局限與弱點

首先,比利,是一個從頭到尾在我來看真是智力有缺陷的人,但是他卻保有一份純真,而純真的人最容易看透善惡,內心有著自己的善惡是非的衡量標準。

當父親準備把產業交給偽君子艾瑞克的時候,他就憑藉自己內心直觀的感受就覺得艾瑞克是個壞蛋,不想把父親產業給壞人打理,所以憑直覺就想拼盡自己的努力替父親保住產業,才和父親打下了一個在有限時間內通過小學到高中所有學業考慮的賭約。對正常人來說這個賭約應該相對容易,但對比利這樣一個連都不識人,甚至是有點弱智感覺的人來說是有難度的。

比利在影中的表現並不像普通勵志片一樣,一開始是傻子,後面成為天賦異稟的聰明人。而一直就是個弱智感覺的人,他僅憑著自己的衝勁與無畏的勇氣想替父親保住產業。

其次讀書可以明智,這點在比利身上也表現出來了,之前的他不學無術,只知道瞎鬧,天天開party,進入學校學習後,認真讀書的他 也被同學欺負過,被同學把米糊一樣的東西從頭上澆下來,他並沒有生氣。而是想到他曾經也這樣欺負過他的同學,那個同學想來也和他現在一樣感覺,所以他馬上拿起電話拔通了同學的號碼,向這位同學進行了誠懇的道歉。

導演在這裡採用了更喜劇的手法表現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他的同學在接了電話後,轉向牆上貼的殺人名單中,把比利的名字划去了。原來這個同學是個殺手,比利因為從小欺負他,被他列入了暗殺名單,卻因為比利的一通道歉電話,而原諒了比利。

《阿獃闖學堂》: 局限與突破、智商低與做成事不是完全對立矛盾的 - 陸劇吧

最後明白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懂得追求最適合自己的。本以為電影最後就是比利贏得了比賽,順利接管了家庭產業。結果卻有個小變化,正因為這個小變化,我才覺得這部電影讓我領悟到了人生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比利成功後,卻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無法掌管好如此龐大的家業,而電影中他與孩子們的相片更能顯出他的快樂,他擁有一顆對孩子熱愛的心,與孩子們相處才是他心之所向。所以他把家庭產業交給了最適合和放心的管家來打理,而他決定選擇去當一名老師。

簡而言之,比利雖然智力不足,但是他情商卻很高,當有個孩子尿褲子的時候,他把水弄在自己褲子上,表示尿褲子才是一種驕傲,讓這孩子避免了被大家嘲笑。除此之外,還擁有一顆堅定的心,只懂得傻傻地朝一個目標前進,而正是因為他的這份「傻」,這份簡單的執著,才讓他擁有了最後的成功。

《阿獃闖學堂》: 局限與突破、智商低與做成事不是完全對立矛盾的 - 陸劇吧

02 再從外在的三個條件進一步解讀阿獃最終能夠成事,能夠被世界溫柔以待的因素

比利獲得最後的成功,表面上是他一個人努力的結果,其實卻離不開家人、朋友和愛人的全力協助,純真善良的本性讓世界也對他溫柔。

首先,家人的幫助。比利雖然在學業上一直令父親失望,但沒有一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的,而且如此令自己失望的孩子,麥迪遜還是選擇給兒子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哪怕這個條件有點荒誕。

除了父親,管家、女傭都一直喜歡這個看著調皮,不學無術,但卻很純真,從未傷害過人的孩子,也願意在他努力過程中幫他一把。

其次,朋友的關心。由於電影喜劇效果的需要,比利在片中的朋友大多為小朋友,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比利的純真善良與只有孩子能與他相匹配。在劇中,他遇到壞人的陷害等各種狀況的時候,孩子們都站出來幫他。那個開始想暗殺他的同學,也在最後時刻救了他。

最後,愛人的鼓勵。這種美式喜劇大圓滿電影,自然少了不愛人的出現,才能體現愛情的力量。在比利被陷害,陷入失敗頹廢的日子裡,愛情的作用就體現了。他被愛人扔到水池裡一頓痛揍,這種簡單而暴力的方式,特別像家長教育孩子,卻讓他醒悟與成長,這種方式也符合比利的智商和成長方式。

就我來看,比利最後的成功可以說是擁有天時地利人和,但這一切條件也是通過他自己的努力所創造出來的。智力不足,不要緊,只要懂得笑對生活中的困難,簡單而執著地向著一個目標努力,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如比利一樣擁有圓滿的人生。

03 阿獃能夠突破自身局限,達成目標的背後隱藏著哪些寶貴品質與做事風格,我將談談我的三點思考

《阿獃闖學堂》可以說是一部簡單直白的喜劇電影,所以讓有些人覺得沒有啥內涵,不值得一看。但我卻在電影的小細節中讀懂了導演所想表達的含義,每個人可能都會有著自己的不足之處或者說是缺陷,不必為此自卑或者抱怨,應該學比利一樣,一直笑對人生。

為此我結合生活和工作的經歷談談我們在面對自己的不足時候,要如何更好的做出選擇,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

①生活是複雜多變的,但我們思想簡單點,願意堅持做簡單的事,才更容易成功

《阿獃闖學堂》是部喜劇,但它卻讓我想到了另一部電影《阿甘正傳》,同樣的智力有限,同樣最後獲得很好的機遇,比利和阿甘的世界都是一樣純粹而簡單的,都是可以為做一件事投入自己所有的精力,不會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擾,這也是他們能夠做很多事情都成功的一個原因吧!

我有個朋友是個想得特別多的人,經常在微信上和我說,她一會想做這個,一會想做那個,一開始我還特別熱情,鼓勵她,給她提建議,可是很多次後,我發現她就只會想,而從來不動手,不動手的原因是她想太多。但凡她只要想做一件事,她就會想很多,漸漸的我對她的各種想法也不在意了,因為最終她都會被她自己的想太多而打敗。相信你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

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樸素代表簡單,反而是天下最美的。我們做事想得簡單,反而更容易專心投入實現成功。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招了很多學生,在開學的第一天就給大家說,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學生直說沒問題。

於是蘇格拉底就教給大家一個動作,把胳膊向前甩再向後甩,然後他在講台上親自示範了一遍,給大家說,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次。同學們在台下都笑翻了,說這麼簡單的動作怎麼可能做不了。

一年過去了。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有多少人還在堅持甩胳膊,只有一個同學舉起手。這個學生的名字是:柏拉圖。

當今社會,各種焦慮、急躁的心理充斥著大家心間,都想一夜暴露,只要說出一個可以立竿見影的事,馬上就有人趨之若鶩。反之,一些簡單的事情卻被人看不起,嫌棄太簡單,而不願意去做。

有句古話叫做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任何事情都是從最細小最簡單的事情開始做起,再偉大的事。也存在於簡單的道理之中。

有人採訪韓寒覺得拍電影這事到底比你想像得要簡單呢,還是要難呢?

韓寒回答道:「它其實要比我想像得複雜,因為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會想像得很簡單。只有把一件事情想得簡單了才能成功。想複雜了永遠患得患失,邁不出那一步。我知傾向於把這個事情往簡單里去做。用一句最俗的話來講就是保持初心。」

所以,我們要和比利一樣,為了簡單的目標心無旁騖地努力追求就夠了,把簡單的事做極致了,成功自然會到來。

人生有時候需要懂得選擇與適時地放棄

暢銷書作家佩格·斯特里普和心理治療師艾倫·伯 恩斯坦在《放棄的藝術》一書中指出:

一味地堅持,並不一定能解決問題或取得成功。我們的大腦已經習慣了不放棄,這種對堅持的依賴限制了我們的視野,使我們在看待很多重要的事情時目光狹隘。」

美國心理學家格雷戈里·米勒的研究表明,與那些「頑強的人」相比,「輕言放棄的人」更易投入新的目標。

在電影中,比利雖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擁有了掌握家庭產業的能力,但他卻非常了自己的能力,並不足以能掌控好它,而且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也在教育孩子上,所以選擇放棄這份產業,而把它轉交給了更適合的管家來打理。

雖然比利有點小弱智,但是他的選擇卻凸顯了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因為在人生道路上,除了努力朝著目標奮鬥之外,更需要懂得放棄,因為只有懂得放棄才能抓住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把全部精力和熱情投入到其中,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前總經理卡貝的思想:放棄是創新的鑰匙:在未學會放棄之前,你將很難懂得什麼是爭取,這也是卡貝定律。

成立於1881年的日本鐘錶企業精工舍,它生產的石英錶遠銷世界各地,其手錶的銷售量長期位於世界第一的位置。它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全取決於其第三任總經理服部正次的"放棄戰略"。

1945年,服部正次就任精工舍第三任總經理。當時的日本剛剛走出戰爭的陰影,瑞士由於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其手錶產品一下子佔據了鐘錶行業的主要市場。服部正次意識到:無論精工舍在質量上怎樣下功夫,都無法趕上瑞士表的質量標準。服部正次決定放棄機械錶製造,轉而在新產品的開發上做文章。

經過幾年的努力,服部正次帶領他的科研人員成功地研製出了一種新產品--石英電子錶!1970年,石英電子錶開始投放市場,立即引起了鐘錶界和整個世界的轟動。到70年代後期,精工舍的手錶銷售量就躍居到了世界首位。

正因為懂得「放棄」之道,而選擇主攻自己的特長,才讓精工舍取了成功。

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先生,金融世家出生,父親貝祖詒希望他能子承父業,今後能在銀行界大展拳腳。一開始貝聿銘也聽從了父親的安排,前往牛津大學學習經濟,後來發現建築才是自己的熱愛,果斷放棄了家族已經為他鋪就的金融之路,轉而學建築。就終在建築界大放光彩,獲得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里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如果貝聿銘先生不懂得放棄,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建築學,大家談論他可能只是貝氏家庭的一員,而非像現在這樣成為一名被世人所稱道的建築大師。

人生中,除了不懈努力,也要學會懂得放棄,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路。人生在世,如果對什麼都不願放棄,是不可能收穫成功的喜悅的,最終只會在碌碌無為中奔波。

③哪怕是鹹魚也要有翻身的理想

我們生活會遇到一些人在抱怨自己出生不好,沒有出生在富貴家庭;有人抱怨機遇沒好,沒遇到能一夜暴富的好時機;有人抱怨自己運氣不好,所以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功。抱怨完了之後,就開始安於現狀,似乎進入「認命」的模式。

《阿獃闖學堂》中比利是個智商不足的人,但他的富二代身體,足以保證他一生衣食無憂,然而他卻為了保護父親的財產,也為了證明自己還有用,不惜去和父親打賭挑戰,哪怕由此他會失去一切。雖然他智商不足,但他卻也取得了最後的成功,更加知道自己適合和孩子在一起,選擇了當老師這條道路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哪怕最平凡的人只要心懷夢想也有鹹魚翻身的機會。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先生,家裡是農村的,從小就做著農活,也想著自己可能就做一輩子農民了。後面遇到國家政策的好轉,媽媽的不懈努力爭取,讓他獲得了重新進入了高中學習的機會。而在這裡他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對他們說了這樣一番話:「我知道您們這幫窮小子以後一定都是農民,但是我依然要求你們每一個人都去考大學,因為當你們以後回到農村,當你們到田頭勞動的時候,當你們拄著出頭,仰望藍天,嘆息自己命運悲哀的時候,你回想起來,你曾經為了自己的命運奮鬥過一次。」

正因為這句話對俞敏洪深深的觸動,人生總得要為自己努力拚博一把。

於是他參加了高考,第一次高考英語分數33分,第二次考了55分,第三次考取北京大學,而後為了賺錢繼續去美國讀書,他創立如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新東方,成就了他的一生。

人生是要有夢想的,但光有夢想沒有努力也是沒用的,要有自己的目標並且為此而去努力,才能實現真正的鹹魚翻身。

結語:

《阿獃闖學堂》是部溫馨的美式喜劇片,為了凸顯電影的輕鬆幽默,裡面有無厘頭的搞笑表現手法。但溫馨和搞笑的背後卻蘊含著讓人奮進的道理,雖然它沒有《阿甘正傳》那麼有名氣,但我卻覺得這兩部電影底層的含義是一樣的。

阿獃不呆,我們要學會像比利一樣,簡單地認定自己的目標,努力往前沖,明白自己的不足,懂得放棄對於自己來說並不太適合的東西,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平凡的人生也變得不平凡。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