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導演再出神作: 每個孩子都需要這份「失敗指南」

電影快訊 1608℃
《摔跤吧爸爸》導演再出神作: 每個孩子都需要這份「失敗指南」 - 陸劇吧

源:全能少年CAPABLETEENS壹姐說

孩子進步需要榜樣,所以我們把全面光鮮的標杆立在他們前方供他們追趕;孩子成長需要激勵,所以我們向他們展示愛拼才會贏的逆襲故事。

我們把「該做的」都做得無可挑剔,孩子擁有「完美的」成長軌跡,一切都在為成功鋪墊,怎麼可能輸呢?條件優越、重視教育的高知家庭最容易以這種悄無聲息的方式讓孩子背上沉重的情感負擔,從而陷入自我攻擊。

這世界不缺成功學,缺的是「失敗課」。這堂課不補上,電影開頭一幕終將以更現實的方式刺痛我們的心。

壹姐: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輔導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師

「Better luck next time.」

屏幕上赫然顯出這樣一行大紅字,反覆刷新、反覆確認:Better luck next time.簡單粗暴地宣告了拉加夫申請理工學院——失敗。

一陣耳鳴,他癱靠在椅子上。不夠自覺嗎?環顧房間四面牆,貼滿了勵志標語——I can and I will watch me. Dreams don』t worth unless you do……

不夠犧牲嗎?每天學習18個小時,看電影?不,要模擬考了。去度假?不,考完試再說。聊聊天?不,得去學習小組……不夠在乎嗎?天天問同學,誰的數學考得好?誰的物理沒考好?

……但現在,成績比自己差的同學都通過了。

「我接下來的人生都會被打上『失敗者』的標籤。」他倚靠在陽台的把手上,許久,憋出一句,「一切都結束了。」然後,往後一仰,一躍而下……

這些畫面,出自前段時間印度上映的喜劇片《最初的夢想》,沒錯,喜劇片,豆瓣評分8.3,導演大有來頭——導出《摔跤吧,爸爸》的涅提·蒂瓦里。

如果說《摔跤》談的是成功——父親如何帶著女兒一路奮勇追夢,《夢想》談的就是失敗——父親如何帶兒子一步步走出申學失敗的陰霾。

最近正是不少同學申請海外大學的日子,我們當然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去往自己嚮往的未來,可當這條路乃至漫漫人生路因為一些荊棘一些石子而顯得不太好走時,我們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破局的勇氣——而這正是這部片子通過孩子氣的調侃想傳遞給我們的。

「爸媽都是尖子生,我卻是個失敗者「

鏡頭對準拉加夫的家庭——優渥,父親事業有成,出入有豪車接送,住高檔小區且有保姆;有愛,父母雖然離婚,但仍互相關心且不介意在他面前表達這種關心;有陪伴,他的每個階段父母都在,說愛、親吻、擁抱,親子之間更像朋友,彼此稱呼「老大」「哥兒們」……

這造就了拉加夫的溫暖懂事,直到墜樓砸碎了他的表象,我們才看到纏繞著他的心結:「爸媽都是尖子生,但他們的孩子卻是個失敗者」(父母都畢業於印度最好的理工學院,即拉加夫沒有申請上的學校)。

他視爸爸為偶像——那是全印度排名第384名的天才,還一直鼓勵他:「你一定會考上的,你學習很用功,你的研究論文也寫得很好。」

吃飯的時候,爸爸告訴他大學食堂食物催吐的幾率遠遠高於消化的幾率;閑聊的時候,爸爸提醒他得趕緊找個女朋友,因為理工學校妹子太短缺;調侃的時候,爸爸笑他「需要兩杯奶昔,才能賄賂宿舍的人」;放榜前,爸爸還特意買來一瓶酒,說等結果出來,他們要一起慶祝……

爸爸總是說,一切都會好的——可他卻讓爸爸失望了……

對拉加夫來說,爸爸的完美、爸爸對他「理所當然會成功」的期待,都是他必須成功的理由,而如果沒成功——他只能認為是自己不配。

於是,他展現出了驚人的「求死欲」,ICU看護和最好的葯都沒有起到該有的療效,醫生說,很多病得更重的病患都活下來了,因為他們有求生的意志,但這個孩子卻和他們相反。

失敗者聯盟的另類勵志

擺在拉加夫父親帕塔克面前的課題,從鼓勵孩子追求成功,變成了教孩子接受失敗。於是他開始在半夢半醒的拉加夫耳邊,講述一個「失敗者聯盟」的故事。

原來,帕塔克的大學生活遠沒有拉加夫想像得那麼光鮮亮麗,雖然考上了印度最好的理工大學,但入學第一天,他對大學的所有幻想就轟然倒塌。

看硬體,入住的H4宿舍,塵埃遍地,土牆擋風,所謂的食物都看不出來原材料。

再看看即將相伴四年的室友們——

有人無黃不歡,床板下鋪滿了各色女郎的性感書,新生迎新會還強迫帕塔克表演鋼管舞;有人出口成臟,教授一開罵,他能回懟得氣勢如虹;

有人遇事找媽,嘴唇永遠下撇,和生人打招呼都有障礙,更別提被人挑釁了——直接開哭;

還有人酗酒成性、有人煙不離手……

一對比,隔壁的H3,可謂妥妥的學校門面——優雅的音樂穿梭在成蔭的綠樹間,住在這裡的都是學校的優等生,三三兩兩結伴而行,討論著最新的課題,就連餐廳里的桌椅,都比H4的新。而現在,H3的風雲人物們為了備戰運動會,到H4挖人了——只要帕塔克搬去H3,就能加入H3的體育生聯盟,繼續蟬聯運動會冠軍!

這可真是一箭雙鵰的大好事!帕塔克想了想,然後,拒絕了。

是的,雖然H4看著挺失敗,裡面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壞毛病,可他們熱情友善,包容著每個人的小毛病,就像帕塔克說的「半夜三點給他們打電話,他們也會趕過來」、「像家人一樣」。

而H3的精英們呢,邀請帕塔克時就對H4的一切嗤之以鼻,在被帕塔克意外拒絕後,態度180度大轉變,惱羞成怒說「你會爛在失敗者宿舍!」配以排擠、辱罵。

帕塔克想對兒子拉加夫說,「失敗者」也有可愛的,「成功者」也有刻薄的。而所謂成功失敗的標籤,也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撕!下!來!——於是,校運會成了當年少年們的尊嚴之戰。

沒有H3的人員頂配,H4就開始劍走偏鋒——出口成髒的,組建啦啦隊,從氣勢上壓倒對方;戲精附體的,球場盡情發揮,誓把對方主力坑下場;戀愛腦的,出動女友給對方主力通宵打電話……

他們也不都是靠歪腦筋,他們發下「毒誓」,在拿到冠軍前,不看小黃書——難受到睡不著,不說髒話——壞習慣就對著鏡子練,不抽煙——忍不住就跑去吸二手煙,不喝酒——戒到身體扛不住直接住進醫院……他們辛苦訓練,也有憑實力拿下的田徑賽、籃球賽、國際象棋賽……

就像絕大多數勵志片主角們一樣,他們一路逆襲進了決賽,然後——輸了。

「儘管這麼努力,你們還是輸了,你們肯定覺得自己比死了更難受吧。」拉加夫虛弱地問,眼底一如落榜的失落。

難受嗎?很難受,冠軍重要嗎?很重要。但想死嗎?不。

因為比起那些太怕大魔王而從一開始就放棄了的人,他們已經做到了迎難而上,在「第一名」或「失敗者」之間,隱藏著一個被忽視的答案——戰士。而對戰士而言,勇敢出戰,決不後退,就是勝利!

就像戒酒戒到進醫院的酒鬼說:「為了父母、喜歡的女生戒酒,我每次都做不到,這是頭一次,我真的覺得我可能可以做到。也是為了你們這些失敗者們,因為你們教會了我,比起輸掉以後,被別人叫失敗者,敗給自己更加糟糕。」

當年的比賽就在H3給H4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孩子,看,不是只有第一名才能獲得喝彩,戰士的榮光同樣耀眼。

我們從未告訴孩子失敗之後該怎麼做

電影里,帕塔克反思自己的為父之道時,是這樣說的:「我跟他說,如果他考進了,我們就一起喝酒,但是我從沒和他說過,如果他沒考進,我們會做什麼。」

他做錯了什麼?

「我們總是為他計劃成功以後怎麼做,但是萬一他失敗了呢,我們從來沒有為他提供戰勝失敗的方法。也沒有人想提這種可能性。」

孩子,考到這個分數,你就能進這個學校,孩子,考到這個學校,你就會找到那份工作……拉加夫參加的考試,有100萬人參加,最終只有1萬個孩子入選,那剩下的那99萬個孩子呢?

「他們從來沒想過考不進該怎麼辦,所以他們不把這當成一次考試失利,而是當成人生的失敗。」

當這個世界充滿了成功學,我們更需要補一堂「失敗課」。湖畔大學有一個課題,專門研究失敗,基於自己的疼痛,重新思考「領導力」,而所謂「領導力」,就是認知現實的能力,在遇到事情,碎掉之後,重建的能力。

而以教育聞名全球的芬蘭,更有「國際失敗日」的傳統,每年10月13日,芬蘭人民都要集中宣告自己的失敗,以釋放內心壓力,擺脫對於失敗的恐懼。在Day for Failure的官網上,甚至有這樣一份「失敗指南」:

1、失敗又如何?找一個屬於你的失敗方式試一次吧!

2、在社交媒體上,用標籤 #失敗經歷 找到和你有相同遭遇的人,看完他們的故事你就會發現,其實人類早就習慣失敗了啊!

3、買最棒的食材,根據菜譜做好準備,然後把食物統統燒掉!等你(和食物)都冷卻下來之後再把它吃掉。

4、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你的失敗之作,10月13號這天還可以帶上 #水逆 #求錦鯉等標籤喔!

5、來一次「月光」吧!錢又不是萬能的,破費一次又如何?

6、大膽約你的男神/女神吧!

7、上各大視頻網站搜索「失敗」,記住,他們在錄視頻的時候可沒打算出糗,只是碰巧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生了。但你看,還不是有這麼多視頻?

8、日常分享你的小挫折,越奇葩的經歷越多朋友點贊,人就是這麼奇怪。

9、「千萬不要」分享這本一級棒手冊。

10、能從失敗中學習,你便再也無需害怕失敗。

芬蘭的大學如百年名校Aalto則會邀請知名企業家來分享「失敗史」。

如《憤怒的小鳥》出品公司Rovio分享自己研發了52款失敗的遊戲,差點把公司搞破產的故事,以及曾經的全球手機霸主——諾基亞,來談談自己如何一步步隕落……

不妨把這份失敗指南,分享給你的孩子,來一場另類的「失敗對話」。下次和孩子談到TA的規劃時,在鼓勵並支持TA積極追求時,別忘了給孩子吃一顆定心丸:戰士出征,不問成敗,打得漂亮,就是勝利!

影片的最後,拉吉夫手術成功,復讀一年後,考上了大學。但就像他說的,「不要問專業是什麼,或者全印度排名多少。」

他已經不在乎這些了。他沐浴在陽光下,他要去上大學,去認識朋友,去過好自己有滋有味的美好人生。

作者介紹

全能少年(ID:capable_teens),中國素質教育的先行者,專註青少年領導力培養16年,為青少年提供國內外優質實踐項目與課程,旨在培養具備自我領導力和終生學習力的世界公民。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