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有人讚美聰慧, 有人則不》: 告別, 是所有人必經的成人禮

電影快訊 1816℃

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在成長之中,人在成長,動物在成長,就連植物也都在成長。但是「成長」這個辭彙卻是十分抽象的,因為它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無可避免,甚至在短時間內都沒有顯著的變化。

人之所以能夠和其他生物區分開,就是因為人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人的成長在眾多事物中顯得尤為重要。和所有的東西相同,人的成長也是需要一定時間周期的,甚至可以說,直到人生命結束的那一刻,人都是在成長變化的。

而與其他事物不同的是:人因為有思想,所以對不斷產生的新認知會進行累積,成為「財富」。從不諳世事的孩童到見多識廣的老人,變化的是容顏、年齡,更是思想底蘊。

電影《有人讚美聰慧, 有人則不》: 告別, 是所有人必經的成人禮 - 陸劇吧

從沒有認知的兒童,變成對世界有自我認知的這個時期是最珍貴的。這個時期是必經的,同時也是奠定整個人生世界觀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雖說可能會有疼痛,但同時也會伴著產生清晰認知的開心與愉悅。哪怕過程會稍微有點難,但是只要經歷過了,所有的一切就都是美好的。

沒有人能夠拒絕成長,因為成長是人生的必修課題。

電影《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講述的就是兩個小男孩是如何在小學畢業這個節點上成長的。

電影《有人讚美聰慧, 有人則不》: 告別, 是所有人必經的成人禮 - 陸劇吧

01 成長總是猝不及防,但好像又在情理之中

楊晉和王小波是小學同學,同時他們也是「互幫互助」小組的固定搭檔。在兩人的搭配中,王小波是那個班級里成績倒數的孩子,而楊晉則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兩個人之間懸殊的差距,兩個人結成了「學習對子」。

在平常的生活中,早就打好心中算盤的王小波時不時就用「抓魚摸蟹」、「去河裡游泳」、「看廣闊的黃河」這些讓人嚮往的東西,想要把楊晉「哄騙」到自己家裡玩。單純只知道學習的楊晉哪裡知道這是王小波的圈套,他一心想要去見識一下王小波所描繪的他家。

電影《有人讚美聰慧, 有人則不》: 告別, 是所有人必經的成人禮 - 陸劇吧

在小學畢業以後,沒忍住王小波語言誘惑的楊晉,給父母留了一封信,說去奶奶家玩,隻身就和王小波回家了。

然而,到了王小波家,楊晉才發現,所有的一切根本就不像王小波說的那樣。河裡的魚根本沒有王小波描繪的那麼大,王小波的媽媽千叮嚀萬囑咐他們兩個絕對不可以去河裡游泳,就只剩個黃河還能觀賞一下,但這並不是男孩子喜歡的東西。

於是,剛到王小波家沒幾天的楊晉就吵著要回奶奶家,怎奈身上沒錢,他指望著王小波向他爸爸要一塊錢,這樣自己就能回奶奶家了。一心想要讓楊晉留下陪自己的王小波,想盡了各種辦法想讓他留下來,楊晉因為沒有路費,也就只能順從著王小波。

當楊晉終於發現了平淡生活中的樂趣時,他的奶奶也找來了,把他拉上車離開。最終,兩個小夥伴還是被迫分離了,原本不想分離的兩人,這時才發現,原來告別也並不是一件什麼難事,兩個人也都在這一刻體會到了成長的滋味。

02 成長是學會體諒

影片中,楊晉生活中在縣城,王小波生活在農村,僅就生活背景來說,兩人就存在著差距。但是從農村出生的王小波沒有抱怨他的生活環境,而縣城裡來的楊晉也沒有嫌棄。

或許是因為生活在農村,所以王小波相比於楊晉來說,他是很成熟的,自然知識還有生活知識,他或多或少比只看課本的楊晉要懂得更多一些的。

慶幸的是,出身貧寒也沒能掩蓋住王小波懂事的品質,從他和楊晉回家開始,媽媽就一直讓他和楊晉挨家挨戶給親戚送圓白菜。儘管知道路途遙遠,自己也提不動那麼重的東西,王小波還是從來都沒有違抗過媽媽布置的任務。

他雖然小,但是他對家裡的事情都是十分有數的。他知道奶奶重男輕女,也知道自己的姐姐差點被扔到黃河裡去。但是這些事實並沒有影響他,奶奶給拿的東西都要全部吃光,因為王小波知道,如果他吃不完奶奶會哭,會傷心。

或許是因為孩子內心的純凈,所以才對這些事實沒有感覺。

但我們知道,孩子是最藏不住喜惡的,如果事實真的在王小波心中產生了影響,那他大可不必去親近奶奶。他既然選擇了去探望奶奶,為了不讓奶奶生氣吃下那麼多東西,那就意味著奶奶在他的心目中就是普通的奶奶,她寵著自己,再沒有多餘的想法。

所以說,王小波的成長也是建立在他懂事優秀的品質上的。

03 成長是學會苦中作樂

王小波其實是生活在一個相對極端的家庭中,媽媽是典型的賢妻良母,但是爸爸就是一言不合就打他的粗魯人,生活在這樣一種,父母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家庭中,王小波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美滿的,甚至可以說是提心弔膽的。他哪句話或者哪個行為做的不對,冷不防就會遭到父親的一頓打。

楊晉也曾經問過王小波說,你爸爸為什麼總是打你啊?但是王小波的語氣中,卻充滿了不在乎:你來了他打我都打得少了。

在王小波父親眼中,楊晉才是他心中兒子的標準模樣,能夠說出山西省共有幾個區,能夠張口就背古詩。但是事實恰恰相反,王小波哪個都做不到,他成為了不好的那個極端。

父親嫌棄他,打罵他,當下的王小波可能會羞愧,會難過。但是時間長了,他也就學著越來越不在乎了,甚至還會一邊哭一邊做鬼臉。

既然他改變不了父親,那就改變自己,哪怕裝裝柔弱,最起碼也能少挨頓打。久而久之,這也就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苦中作樂的方式,他在乎的不再是父親如何嫌棄他,而且自己這次又會採取一個什麼方法才能逃避挨打。

04 成長是學會告別

雖然楊晉一直有心無力地吵著回家,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和王小波確實度過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時光。

在共同經歷著生活的同時,兩個男孩子也更加了解彼此。楊晉給王小波講他腿上傷疤的含義,告訴王小波自己奶奶家,有一隻神奇大黑貓。王小波帶著楊晉經歷他的生活,楊晉也給他講自己的生活,他們都成為了對對方沒有秘密的人。

其實最開始楊晉是有戒備的,但是和王小波的相處中,他逐漸放下了防備心理,開始敞開心扉了解。這時,他們才發現原來二人的生活存在那麼多的相似之處。

王小波使盡渾身解數也要把楊晉留下來,那句「你來了之後我爸打我次數都少了。」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其中或許暗藏了王小波想讓好友留下來的心,如果自己這樣說,好友就能留下來的話,那王小波是願意的。

有了楊晉之後,王小波才有事可做。如果沒有楊晉,王小波的日子可能都充斥著打罵,日常生活可能也只是到處送圓白菜。弟弟喜歡告狀,年齡也不符,王小波從心底里不願意和弟弟玩。所以,楊晉絕對是王小波好友的最佳選擇。

在兩人相處的過程中,雖然楊晉曾經因為王小波欺騙了他,但是男孩子之間的隔閡總是那麼容易解決,可能是尋找了一個新的玩耍方式,可能只是一根冰棍,就足以消除兩人之間的矛盾。而二人也因為這次矛盾變得更加親密,不再像之前那樣互相嫌棄,哪怕之後的日子依舊無聊,但是兩人卻找到了合適的相處方式,也從中獲取了快樂。

但是分別卻來得猝不及防,或許也是因為兩人參透了告別的真正含義。所以在這次真正告別的時候,王小波沒有愁眉苦臉,楊晉也沒有滿心煩躁,王小波追著遠去的車揮手,他們選擇笑著說再見,為這段珍貴的時光留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王小波和楊晉都在這珍貴的幾天中,瞬時成長,變成了更加完善的自我。雖說兩人依舊有小孩的莽撞以及處理欠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他們相處的這幾天中,兩人都獲得了巨大的成長。

哪怕告別不易,但它依舊是每個人的成人禮。小孩子拒絕告別的方式簡單,或許只是用各種理由延長彼此的相處時間,做好的告別的準備,所以在告別真正到來的時候,才會是笑著的。

隨著告別次數的增加,人也在不斷地長大,而大人的告別通常是悄無聲息的,對於所有離別也都是後知後覺的。在默默的生活中,也許會偶然發現,已經很久沒有那個人的消息了,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就從你的身邊消失了。

因為境遇差異、因為沒有共同話題、因為生活環境不同,這些都有可能成為一個人告別的原因,所以在成人世界中,告別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習慣。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在乎告別,彷彿和失去身邊的一絲空氣沒有兩樣。

正因為這樣,所以兒時的情誼顯得尤為重要,在學會了告別之後,也就意味著朋友變得疏離,人情變得冷漠。

成長總是猝不及防,但是又在情理之中。告別是不得不面對的成人禮儀式,所以在經歷了第一次告別之後,也就成長了。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