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娛樂頭條 5755℃

網紅品牌貝泰妮近日突然「翻車」。

  事件緣起王海團隊從貝泰妮旗下產品中檢測出未在成分表中標註的超標準防腐劑。據報道,王海團隊從電商平台購買了薇諾娜的清痘修復精華液,並通過第三方檢測發現了未在成分標識中備案的防腐劑。其中,拼多多店鋪檢出0.138%苯氧乙醇,京東檢出0.14%苯氧乙醇,淘寶天貓店鋪檢出0.137%苯氧乙醇,且未在成分表中標註。這一發現引發軒然大波,因為貝泰妮薇諾娜眾多產品一向標榜「敏肌舒適」,並宣稱將「對皮膚產生刺激的酒精、香精、色素和激素一律拒之門外」,如今被爆出超量添加防腐劑,且不在產品標籤中註明。如果屬實,則貝泰妮不僅涉嫌違規,還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事件發生後,貝泰妮緊急闢謠。在給中經新緯的回應中,貝泰妮表示,「為了保證化妝品原料質量而在原料中添加的微量穩定劑、防腐劑、抗氧劑等成分,雖然需要在產品配方中進行填報,但不屬於化妝品成分的範疇,因此可以不在產品標籤上進行標註。」

  針對防腐劑含量,貝泰妮強調,「公司依據管理規定在國家葯監局備案資料中列出原料組成並完整標註、登記了苯氧乙醇的成分比例、合計苯氧乙醇理論用量0.125%,且進行了風險物質評估,所有檢測結果均符合要求。」

  不過,貝泰妮的上述回應模稜兩可。王海團隊檢測出的防腐劑含量已超出貝泰妮所宣稱的理論用量,據《化妝品標籤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化妝品標籤應當在銷售包裝可視面標註化妝品全部成分的原料標準中文名稱,以「成分」作為引導語引出,並按照各成分在產品配方中含量的降序列出。化妝品配方中存在含量不超過0.1%(w/w)的成分的,所有不超過0.1%(w/w)的成分應當以「其他微量成分」作為引導語引出另行標註。

  貝泰妮雖然堅稱沒有非法添加防腐劑,但自始至終也沒有公開否認王海團隊在其產品中檢測出的防腐劑數值為「虛假」信息。事實真相究竟為何?還需要貝泰妮儘快給消費者一個明確的說法。

  「國貨」宣傳真實性存疑

  新經濟ipo注意到, 在公司宣傳以及媒體報道中,貝泰妮常常被冠以「國貨之光」、「國貨龍頭」等稱呼,但貝泰妮真的是國貨品牌嗎?新經濟ipo發現,從公司和創始人身份背景看,貝泰妮更像是一家外資品牌。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從招股書看,貝泰妮創始人guo zhenyu(郭振宇)1963 年 11 月出生,為加拿大國籍,護照號為 hp95****,擁有中國五年期居留權。貝泰妮的另一位實際控制人郭振宇的兒子kevin guo 1994年8月出生,則擁有加拿大和美國雙重國籍,加拿大護照號為 ac00****,美國護照號為 48526****。

  從股權結構上看,guozhenyu(郭振宇)與兒子kevin guo過中外合資企業諾娜科技控制公貝泰妮54.22573%的股權。而諾娜科技的上層股東為hanson(hk)和hanson(bvi),兩者均為境外投資者,其中hanson(bvi)於 2013 年 2 月 28 日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guo zhenyu(郭振宇)持有該公司70%的股權,kevin guo持有該公司30%的股權。

  貝泰妮招股書法律意見書稱,hanson(hk)、hanson(bvi)設立時,guo zhenyu(郭振宇)、kevin guo 均為外籍身份,二人通過設置多層境外架構投資諾娜科技具有合理性。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無論從實際控制人國籍身份還是公司股權架構上看,貝泰妮都不能算純粹的中國品牌,它更像是一家中外合資/外資品牌,或者說是加拿大品牌,只不過它將其註冊地和生產地、實際銷售地都放在中國。貝泰妮宣稱自己是「國貨」,嚴禁來說是存疑的。

  近幾年,不少消費品牌都看到了年輕一代對於國貨產品的巨大熱情,於是紛紛在銷售中打「國貨」牌,從提升國貨產品質量、推動國貨走向更多消費者來說當然是好事,但也要警惕部分品牌利用年輕人青睞國貨心理,虛假宣傳,甚至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正宗國貨品牌,要贏得消費者,也不能僅靠一時的網紅流量,而是要依靠誠實守信經營,提升產品質量,這才是企業經營的長久之計。

  公費留學未歸且入籍加拿大

  公開信息顯示,貝泰妮創始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其早年求學、創業歷史的講述中充滿了大量自我矛盾、自我美化的信息。

  《曲靖日報》2021年曾刊登過一篇文章《「學霸」郭振宇與雲南大學的不解情緣》,詳細講述了郭振宇的求學和創業故事。文章稱,郭振宇是雲南大學1979級校友,15歲考入雲南大學無線電電子學專業,23歲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5歲留學加拿大,30歲成為麥吉爾大學電機工程博士,32歲成為博士後,38歲成為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終身教授;2002年回國執掌雲南本土知名葯企滇虹葯業,並於2004年正式辭去美國終身教授教職,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位辭去美國終身教授的海歸。2010年,投身護膚品領域並創立新公司;2021年3月,公司成功上市,市值最高一度超過1200億元。

  還有一篇採訪文章,標題更是聳人聽聞,將郭振宇稱為「比肩總統的學霸:不當美國終身教授,成為雲南首富」。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在上述採訪文章中,郭振宇向記者吐露了很多當年公派出國留學的細節。1988年,身為雲大講師的郭振宇獲得學校推薦公派出國留學。當時每月工資只有60多元的他,在雲大財務室領到了1萬美金的留學獎學金。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在2021年《**證券報》一篇名為《貝泰妮郭振宇:「點石成金」不靠運氣》的採訪文章中,郭振宇回憶稱,「我一個月的工資大概60元,當時雲南大學公費派我出國留學,從雲南省地方外匯留學企業的基金里支出1萬美元當作獎學金。那時,雲南經濟比較落後,還能拿出這麼多錢送我留學,我學成後一定要報效家鄉。」

  1988年,1美元大約兌換3.72元人民幣,1萬美元相當於37200元人民幣。按郭振宇當時年收入720元計算,1萬美元相當於他51.6年的工資收入。毫不誇張地說,在當時這是一筆巨款!

  然而,郭振宇拿著國家給予的這筆留學資金一走就是15年,他似乎完全忘記了「回國報效家鄉」的誓言。不僅沒有回國做貢獻,郭振宇還在加拿大留學期間加入了加拿大國籍。

  公開信息顯示,1993年,郭振宇30歲時成為麥吉爾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喬治華盛頓大學官網顯示,1998年,郭振宇是該校的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但研究領域為生物醫學。

  2003年,郭振宇回國加入了滇虹葯業,擔任董事長兼總裁。這時他的身份不再是中國公民,而是華僑,他在中國生活工作期間持有的是「中國五年期居留權」。

  根據1986年我國頒布的《出國留學人員工作的若干暫行規定》,出國進修人員和訪問學者,在批准出國留學的期限內,國內工資由原單位照發,國內計算工齡。同時,「規定」要求公派留學人員應按照計劃努力學習,按期回國服務。留學期間或留學期滿後,一般不得改變留學身份。需要延期者,應提前提出申請,報原派出單位審批。凡是由原單位發放工資的,其在批准的國外延長學習期間的國內工資照發。未經批准逾期不歸的,一年內停薪留職,一年後是否保留公職,視不同情況由派出單位決定。「規定」還要求,即便需要在國外從事「博士後」研究,也「不得改變留學身份」進入公司、企業進行短期實習。

  郭振宇公費出國留學,並加入加拿大國籍,是否獲得了原單位雲南大學的批准呢?如果沒有獲得批准,郭振宇出國留學滯留不歸顯然違反了有關規定。

  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後對公派留學人員相關規定,公費留學人員應至少回國服務兩年。1996年,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頒布新規,所有公派留學人員逾期滯留,將面臨法律上全部返還國家支付的經費,並賠償30%的違約金。那麼,郭振宇當年是否返還了國家為他支付的學費和生活費,並支付了相應違約金呢?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偶然加盟」岳父企業?

  同樣,郭振宇對自己回國創業的歷史也存在諸多美化。

  根據2021年中新網一篇採訪報道,僑商郭振宇2002年「回國休假,偶然間了解到一家名為滇虹天然藥物廠的民營企業」。這家企業由由三位退休老人創辦的,本來只打算在退休後很貼補生活開銷的小企業,實現了一年間從20萬辦廠到1000萬收益的飛越式發展。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問題是,郭振宇真的是「偶然間了解到」滇虹天然藥物廠並成為這家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的嗎?

  百度百科顯示,滇虹天然藥物廠也就是後來的滇虹葯業集團創始人及實際控制人為周家礽,根據云南貝泰妮招股書披露信息,周家礽是郭振宇的岳父!

  可見,郭振宇入職滇虹葯業既不「偶然」,也不是通過公開應聘途徑。郭振宇將繼承岳父已經打下良好根基的醫藥事業描述成毅然歸國創業也是令人耳目一新。

  公開信息顯示,周家礽1938年出生,畢業於南京藥學院,1962年後進入雲南白藥長工作,1983年成為雲南白藥首任總工程師。1988年,55歲的周家礽因患嚴重胃病退休。1993年12月,周家礽與曾經的昆明部隊大觀製藥廠總工程師汪伯良一起創立了滇虹天然藥物廠,也就是後來的滇虹葯業。

  百度百科信息顯示,周家礽有三個女兒,1986年和1988年,周家礽將雲南大學外語系畢業的大女兒、二女兒送到加拿大留學深造,其中,大女兒周泉嫁給了郭振宇。

  郭振宇是何時認識周泉以及何時成為周家礽女婿的具體時間不清楚,但從時間線看,郭振宇1985年在雲南大學留校任教,彼時周泉尚未從雲南大學畢業,周泉1986年赴加拿大自費讀書,郭振宇1988年公派留學加拿大,不得不說非常巧。

  另據貝泰妮招股書顯示,郭振宇有一兒一女,兒子kevin guo 1994年8月出生,具有加拿大和美國雙重國籍。這也說明,周家礽創立滇虹葯業之時(1993年12月),郭振宇已經成為周家礽的女婿。那麼,2002年,郭振宇與周家礽女兒共同養育的孩子大概已經讀小學二年級了(8歲),郭振宇說自己「偶然間了解到」周家礽控制的滇虹葯業,是不是很魔幻?

  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郭振宇反問說,自己「放棄了美國終身教授的頭銜回國創業,你能說這不算賭博式的冒險嗎」?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客觀講,郭振宇的履歷其實很完美,從小自帶學霸光環,雖然在公費出國留學不歸以及進入岳父企業接班這兩件事上表現沒有那麼完美,但郭振宇畢竟不是百分百「完美先生」,繼承岳父事業也不是丟人的事,完全沒有必要撒謊。郭振宇極力包裝自己完美人設的背後是出於虛榮心還是有其他目的,我們不得而知,但作為企業家,誠信還是非常重要的。當年,郭振宇宣稱學成歸來「報效祖國」,最後卻入籍加拿大,失信於國家;十幾年後,華僑郭振宇對外宣稱護國「報效雲南」,實為回國繼承岳父事業。這些自我矛盾的自述無疑讓僑商郭振宇的誠信丟分不少。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非處方葯協會秘書長任獨董10年

  除了創始人郭振宇自身求學及創業歷史多處涉嫌矛盾及虛假信息外,貝泰妮在公司內部治理商業也存在重大瑕疵。

  招股書顯示及歷年財報顯示,貝泰妮獨立董事中存在利益關聯人員。貝泰妮2023年度獨立董事述職報告顯示,汪鰲為公司獨立董事之一,汪鰲1970年10月出生,藥學專業本科學歷。1994年7月至1998年12月任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幹部,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任深圳三九醫藥貿易有限公司浙江辦事處主管,2004年1月至今任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秘書長。

  汪鰲自2014年4月起擔任貝泰妮獨董,任職至2024年10月,任職時間長達10年。貝泰妮招股書顯示,公司每位獨立董事的津貼為稅前15 萬元/年(2020年後提升為20萬元/年),由此計算,汪鰲過去十年間從貝泰妮合計大約領取了150萬元薪酬。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根據上市公司獨董管理辦法,獨董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六年。貝泰妮為何如此青睞汪鰲,堅持10年一直聘請其擔任公司獨董呢?從招股書看,貝泰妮的另外兩名獨董任期始於2019年,任職都未超過兩屆。

  「新經濟ipo」注意到,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官網一則消息顯示,汪鰲除了擔任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秘書長外,還擔任協會副會長。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貝泰妮集團為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理事單位,創始人郭振宇則為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副會長。

  

貝泰妮防腐劑爭議背後:僑商郭振宇自述發家史謊言重重 - 陸劇吧

  官網簡介顯示,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成立於1988年5月,前身為中國大眾藥物協會,是代表中國非處方藥行業,是醫藥工商企業交流合作的平台,行業、企業與政府和消費者溝通的橋樑和紐帶;會員單位包括非處方葯(otc)及健康領域的研發、生產、經營、諮詢等200多家企業;是在民政部登記的非營利性全國性社團,國家一級協會及民政部評定的三a級協會;致力於推動中國非處方葯及大健康行業的發展,普及自我保健理念和知識,促進我國otc及健康產品的科研、開發和品牌建設,提高行業經營管理水平。

  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雖然是醫藥行業自發組織,但實際上承擔著聯接政府與企業、協助政府對行業進行管理、指導和監督的重任。這意味著,汪鰲所在的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與郭振宇的貝泰妮集團實際上存在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汪鰲作為協會秘書長,在協會成員理事單位擔任獨立董事長達10年,其中是否存在利益關聯?是否涉嫌「人情董事」?

  根據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明確要求獨立董事與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之間應不存在「直接或者間接利害關係」或「其他可能影響其進行獨立客觀判斷關係」,同時明確獨立董事與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之間亦不得存在該等關係。

  貝泰妮集團作為醫藥大健康行業頭部企業,接受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的指導和監督,汪鰲作為負責後者日常管理事務的秘書長出任貝泰妮獨董,如何能保證其履職「獨立性」?從上市公司治理上看,獨立董事的薪資是由全體投資者買單,而並非上市公司實控人支付,貝泰妮的眾多中小股東會接受一個與實控人可能存在利益關聯的人士擔任獨董嗎?

  風險提示:

  本文內容均依據公開市場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招股材料、上市公司財報、工商信息等)撰寫,我方追求基於公開信息基礎上對資本背後真相的探索,力求做到觀點客觀公允,但本文信息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承擔由任何個人或組織擅自使用該內容引發的任何損失責任。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