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娛樂頭條 8809℃

作者|尖椒

東方、江蘇雙衛視年冠,雲合、酷雲網播數據均屬同期前列,《孤舟》的播出表現超過不少人的預期。

作為一部諜戰劇,《孤舟》沒有想像中的「爽感」。男主顧易中是建築師出身,從「特工小白」開始成長,開篇就遭陷害,一步步越陷越深。劇情上,人物關係開篇就很明晰,也沒有懸疑迭起的敵我鬥爭。

剛開播時,《孤舟》遭受過不少質疑,一些觀眾認為其節奏較慢,情感戲較重,甚至稱其為「諜偶」。

《孤舟》製片人、幸福藍海副總經理孟慶豐認為,這或許與前期宣傳的錯位有關。《孤舟》實質是一部非典型「生活流」諜戰劇,創新性呈現諜戰生態,將人物融入歷史長河之中,關注特工的日常生活,展現最真實的人物抉擇與情感流動。

《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 陸劇吧

8月23日,《孤舟》開啟超前點映,同日,幸福藍海參與出品的《走向大西南》在央一黃金檔首播。下半年,幸福藍海還有《兵自風中來》《人民警察》《此水此山此地》以及懸疑劇《共生》等數個項目待播,產能穩定,儲備豐富。據了解,幸福藍海的儲備項目超40個,計劃每年穩定主控1至2部電視劇,參與投資出品5至8部,充分發揮全產業鏈布局的優勢。

未來,孟慶豐還想打造屬於中國的「長河劇」,以歷史人物的串聯為題材核心,側重於個人與歷史交織的生動寫照,開闢一片「新藍海」。

《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 陸劇吧

一部非典型「生活流」諜戰劇是如何煉成的?

2012年,幸福藍海委託林黎勝創作一部諜戰劇。孟慶豐記得,當時他對劇本沒有特別的要求,「就是想讓他講一個願意和別人說幾百回的、讓他自己很嗨的故事。」

《孤舟》的導演林黎勝本科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這部劇是他和姜偉的第三次合作。十五年前,姜偉執導《潛伏》,林黎勝是劇本策劃,2011年播出的《借槍》同樣由姜偉執導,林黎勝擔任編劇。這一次《孤舟》換作林黎勝執導、編劇,姜偉則擔任監製。

2017年之前,《孤舟》的故事還發生在廣州,主角出生在中醫世家,但劇本寫了二十多集,一直沒能推進下去 。2018年左右,孟慶豐提議,將故事地改為蘇州,一是蘇州很少成為以往諜戰劇的主要陣地,二是他希望能拍一部充滿「禪意」的江南諜戰故事

「禪意」如何體現?孟慶豐想到的是田壯壯導演的《吳清源》:「霧蒙蒙,濕漉漉,一個亭子大全景,老者坐在那對弈,不用多說一句,就是一幅很美的江南畫卷。《孤舟》就是油紙傘、石板路、小橋流水,旗袍、評彈、吳儂軟語和崑曲,突然『啪』一聲槍響,要的是這個感覺,我想營造這個氛圍,大家很快會進入一段歷史。」

《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 陸劇吧

與普通諜戰劇偏重情節的刺激緊張不同,《孤舟》是一部非典型的生活流諜戰劇。這種「生活流」與歷史感更需要主創的認真考究。

主創曾查詢資料了解當時蘇州的人口密度,並以此安排大街上行人的排布。《孤舟》關注「諜戰人員平常領多少工資?如何處理與家人的關係?平時在工作中是如何與同事交談?」這類日常話題,再從這些生活化的場景中,延伸出主角對於人性與大義之間的糾結,呈現出敵我不同陣營的複雜生態。

《孤舟》的另一個創新點是顧易中是建築師這個身份。

「特工最重要的不是拔槍而是逃生。」孟慶豐發現,經典美劇《越獄》就很像諜戰類型,進入監獄前已經掌握了建築原圖,從而制定越獄計劃。而蘇州有大量古建築和園林,建築師這個角色最有可能利用地理優勢逃生。最後,這個設計也結合了歷史:「那個時期留洋回來的,不參與國家政治鬥爭的,屬建築師居多。」

《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 陸劇吧

除了人設和劇情力圖保持歷史真實感,《孤舟》還爭取到蘇州園林實景拍攝。

蘇州有不少可供遊客參觀的園林,但獲得拍攝許可非常困難。幸福藍海積極與蘇州市委宣傳部等相關機構協調,最後爭取到在錦溪古鎮、蔣仲川別墅、寒山寺等十四處實景拍攝,其中還有一條即將拆除翻新的古街,一直保留到拍攝完成。

石頭上的綠苔、石縫裡的嫩苗、屋檐上橫斜的樹、河水發出湛藍的光,這些需要歲月沉澱的自然流露出歷史的縱深感。

最後,吸引觀眾的還有其中立體的人物塑造,顧易中與周知非的雙雄對決與各自成長轉變,張海沫、肖若彤、翁太等豐富的女性人物,都讓《孤舟》不同於以往的諜戰劇,形成獨特風格。

《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 陸劇吧

談創作方法論:如何開闢影視創作新藍海?

孟慶豐透露,目前幸福藍海儲備項目超過40個,其中劇本完成的就有20多個,涵蓋古裝歷史、女性歷史、經典諜戰、科幻喜劇、田園治癒等多種題材類型。

每年找過來的項目數不勝數,孟慶豐自己總結了一套過劇本的方法論:三條線原則。

「首先我會認真看劇本的前5集,關注人物出場、事件開端以及埋下的伏筆,關注台詞和場景描述,再跳著看中間和大結局,這些基本一天左右就能完成。然後根據大綱、項目書和劇本,分析主線人物的劇情高潮,包括主角、主角的對手(敵人或者女主)以及群像戲共三條線。如果這三個波段高度重合,就是好戲。」

《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 陸劇吧

幸福藍海副總經理孟慶豐

三條線原則大多適用於快節奏、強情節的劇集,而田園治癒劇則有另一種判斷方法。

孟慶豐的碩博專業均為哲學,最喜歡的哲學家是卡爾·波普爾,後者曾提出著名的「三個世界」理論,該理論旨在解釋物理世界、精神世界和客觀知識世界之間的關係。孟慶豐就用這個理論來判斷田園治癒劇的關鍵:「重點在能否完成社會情緒的舒壓與引導。」

幸福藍海正在籌備的《降c調的深呼吸》就是田園治癒劇,由《劉老根》系列主創團隊操刀。在孟慶豐看來,同類題材劇已然走過4個時代。「第一個時代的主題是扶貧,第二個時代是鄉村振興,接下來是田園治癒。現在到了第四個時代,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降c調的深呼吸》模糊鄉村與城市的區別,採取平視角度,傳達「認真生活」的理念。

《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 陸劇吧

《降c調的深呼吸》人物

除了快速判斷劇本的方法,孟慶豐所帶領的幸福藍海也一直在堅持創作的「兩高一新」:高關注度、高門檻和新視角

其中,高關注度是指題材、事件或者社會情緒受到廣泛關注,高門檻指創作的難度,包括劇本難寫和題材難過審兩個維度,另外,還要力求在每個常見的題材類型中找到新的切入視角,做出新意。

《孤舟》拍攝期間,孟慶豐跟主演張豐毅聊了聊一個系列劇的新創意,主角是一位代號「老鷹」的國安退休官員,在家鄉休假期間與一群不良少年實現雙向救贖。這是一部系列劇,第一季的地點初步定在雲南,將涉及緬北詐騙案。之後幾季則會尋找其他邊境城市的故事。《老鷹的假期》顯然符合「兩高一新」的要求:題材稀缺、創作和過審均有難度。

孟慶豐透露,目前幸福藍海每年計劃投資的電視劇項目大約是5至8部,其中完全主控的每年1至2部。其他儲備項目中,「東北抗戰」三部曲從謳歌英雄、控訴暴行和人間大愛三個維度來呈現真實歷史。關注女性卡車司機的電影《閃閃的卡車》,古裝大女主傳奇劇《江南燈彩圖》備受平台關注。除此之外,現實主義、都市題材、科幻喜劇等多元類型題材均有布局。

《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 陸劇吧

打造屬於中國的「長河劇」

「中國缺少好的歷史劇。」在採訪中,孟慶豐反覆強調,「現在歷史劇就兩個走向,一是小人物視角切入,帶出歷史片段,戲說為主。二是歷史架空,生編亂造。」

孟慶豐更看重真實人物與事件的內在力量,幸福藍海創作的劇集也力求「人物有原型,事件有出處」。基於此,他提出歷史劇的第三條路:長河劇。

「長河」二字有諸多可被解讀的含義。我們常說「歷史長河」,「長河」是一種形象的比喻,人類歷史的漫長和連續性,就像一條寬廣又蜿蜒的河流,從遠古時期一直流淌到現在。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和不同時代之間的聯繫,就宛如古卷上延綿不斷的長河。

為什麼要堅持做長河劇?

「法國有大河小說,日本有大河劇,都是聚焦一個家族,他們一直堅持敘事。因為歷史悠久且不間斷,我們能做的文藝作品比他們更宏闊。」孟慶豐解釋,相比較傳統歷史劇的定義,「長河劇」以歷史人物的串聯為題材核心,更側重於個人與歷史交織的生動寫照,強調的是在歷史的瞬間中,人物的選擇和經歷,不僅影響著個人的命運,也在無形中影響著歷史的走向。

就像茨威格所稱的「人類群星閃耀時」,每一顆星星代表著一個個體,當他們的行為和選擇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發揮作用時,便與歷史的洪流交匯,引領時代的方向。

同時,大江大河也是中國的歷史根脈,是中國文化和審美的重要載體,寄託了中國人特有的深厚情感。「長河劇」背後的深遠寓意,既代表了中國幾千年歷史文明連續性、複雜性和多樣性,也象徵著中國人深刻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幸福藍海正在籌備的《甲午戰爭》便屬於「長河劇」系列,主線是船政學堂里的一群年輕的高級知識分子如何「師夷長技以制夷」,之後為國為民、慷慨赴死。

《甲午戰爭》的定位是經典史詩、現實主義,其中海戰的呈現是一大亮點,重點在於如何將海戰的視覺刺激與劇情、人物緊密結合,且在視聽風格上有所創新。另一看點在於造船過程中「土法」工業的創新精神,因此劇集製作流程會強調工業化進步。

《張謇》也是典型的「長河劇」,與「甲午戰爭」的故事一脈相承。甲午戰敗後,年逾四十的張謇毅然放棄狀元身份,辭官回家,成為一名居於四民之末的商人,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紡織企業——大生紗廠。孟慶豐表示,《張謇》想強調是其「社會企業家」的精神內涵以及工商文明的開創之舉。

《孤舟》之後,下一片藍海是「長河劇」| 專訪幸福藍海孟慶豐 - 陸劇吧

《張謇》場景圖

籌備項目中,還有聚焦「香山幫」建造紫禁城的《九重宮闕》,從兩位少年的成長脈絡,呈現工匠精神與東方美學。

「長河劇」的創作難點之一在於真實故事的改編,特別是很難使用歷史人物原名進行創作。「版權問題還屬次要,主要是創作易受束縛,不好展開寫,也很難戲說」,孟慶豐解釋道,影視人物不能是標籤式的好人,如果呈現人物的不同面向,本人或家屬後代可能會有異議。

但孟慶豐還是堅持要用原名。之前他擔任製片人的《守島人》就用了守島英雄王繼才的原名,講述真人真事。即將在九月開機的《張謇》也會是如此。

另外,2024年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上,廣電總局局長曹淑敏曾提出,電視劇要圍繞當代現實、近代革命、中華文明歷史等題材,打造《張謇》《風禾盡起張居正》等以及「千古風流人物」「何以中國」系列作品。因此,打造「長河劇」也順應著總局提出的豐富和優化內容供給、完善精品創作的指導要求。

作為最早一批上市的國有集團,幸福藍海擁有打造「長河劇」的獨有優勢。首先是全產業鏈布局。江蘇擁有自己的影視基地以及衛視播放平台,幸福藍海擁有全國600家影院和自己的院線公司,從投資、製作到播出,幸福藍海自身可以形成生產「閉環」

同時,幸福藍海與網路視頻平台加強合作,《孤舟》是幸福藍海與愛奇藝合作的第一部定製劇,打開新的合作模式。今年,幸福藍海還發起了「潮計劃」,與更多新興創作團隊合作短劇生產,並打造自己的短劇平台。

而江蘇位處長三角的地理經濟優勢以及「文化融合」的歷史變遷,也讓幸福藍海擁有打造「長河劇」的決心與能力。

幸福藍海以穩定出產的家庭倫理劇聞名。孟慶豐回憶,當時江蘇台的新聞記者每天都能拿到很多新聞素材,他們將這些豐富的新聞故事做成欄目劇,奠定了幸福藍海早期家庭倫理劇的豐富創作來源。

隨著時代背景與社會情緒的變遷,家庭倫理劇之外,幸福藍海又找到了自己的新航向:做屬於中國的「長河劇」。面對劇集領域日益激烈的差異化競爭,幸福藍海正在滿足觀眾的多元需求,讓觀眾能在以真實故事、真實人物為基底的「長河劇」中找到治癒感和力量感。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