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排練廳里,夢的種子輕輕撒。汗水晶瑩落下,映出每個影子的芳華。」音樂劇《心之所向》中的原創歌曲唱出了青年教師的心聲。8月28日,第三屆上海藝術教師音樂劇實訓工作坊彙報演出在賀綠汀音樂廳舉行。來自滬上大、中、小學校的教師們登台,演繹《night of shanghai》《心之所向》《ai的時代》等多部具有原創元素的音樂劇片段,用音樂講述身邊的故事。
藝述心聲,餘音繞梁。在院長廖昌永倡導的「教、創、演、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指導下,上音音樂戲劇系將原創劇目排演與人才培養、課程建設深度融合,傳播音樂劇文化,服務社會大美育。由上海市教委指導,上海音樂學院主辦,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承辦的工作坊於8月19日至28日開班,見證了60位教師對藝術的真誠與熱愛。「從創到演,工作坊讓青年教師們一站式體驗了音樂劇的創製過程。」音樂戲劇系主任安棟教授認為,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需要不斷擴大觀眾群體,也亟需培養專業的藝術教育師資力量。「當教師們唱響心中的那首歌,演繹自己的音樂劇故事,不僅助力他們實現了舞台夢,更鼓勵他們把這份對藝術的愛傳遞給下一代。」
放飛夢想,為音樂劇注入原創力量
下午2點,距離演出正式開啟還有5個半小時。趙沛、邢愛嘉、葉佳歆等在音樂廳舞台上,一遍遍合練《night of shanghai》的片段,講述一群懷著夢想的藝術教師們在上海相遇相識相聚的故事。舞台的背景大屏上,視頻展示著夜幕下的申城景象,流光溢彩的外灘與抒情浪漫的歌舞相得益彰,展現青春活力與獨特魅力。坐在導演控台,安棟手持話筒不時發聲指點,及時調整細節,與這些音樂劇「新人」共同打磨新作。
在強調素質教育的當下,越來越多學校的音樂課程會帶領學生們從藝術欣賞到藝術實踐,排演小型節目特別是近些年深入人心的熱門音樂劇作品,已成為中小學校音樂教育的熱門方向之一。「我們一直呼籲在中小學的基礎教育中增加音樂劇等戲劇類課程,尤其通過推廣中國原創音樂劇,融通中西方戲劇文化,綜合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和審美能力。」安棟希望與青年教師們攜手,把藝術種子播撒到孩子們的心田裡。「對於孩子們來說,保持對藝術的興趣、開啟與生活的對話是最重要的。」
隨著教育部新課標的推出,音樂、戲劇、舞蹈等綜合藝術課程已經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此次工作坊旨在培養音樂劇行業全面化、系統化、多元化的優秀人才,促進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結合,全面提升教師個人素質與教學技能。據介紹,工作坊採用「2+4+1+1」模式:在2天藝術技能與理論課的基礎上,開展4天劇目排演實訓,體驗劇目創作、編排、舞蹈、演唱、戲劇到表演的全過程,最終在專業劇院登台演出。新一屆工作坊首推「1+1」演出模式,即創排一個原創節目、改編一個音樂劇名段,提升每一位教師的綜合音樂劇藝術技能和故事創排能力。「藝術教師們從學習理論迅速轉向舞台實戰,還要在創排中融入自己對音樂劇的思考。整個過程幫助大家建立起對音樂劇的知識儲備和藝術審美。」導演總指導、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表演教師張影倫說。
此次工作坊由張影倫、吳佳、黃嫻瑾、夏振凱、丁汀、崔健、嚴雯等相關專業的項目導師授課,並特邀陳志遠、張雲軒、周煜彬、劉子源、黃文珏、劉勃汐等資深音樂劇擔任分組導演。他們不僅分享音樂劇台前幕後的專業知識,還全程陪伴參訓教師共同創排,實現舞台上的演出呈現。「從2022年至今,面向全市藝術教師的音樂劇實訓工作坊已舉辦三屆,培養的師資範圍呈穩步擴大趨勢。從中我們看到了青年教師的熱情與追求。」安棟告訴記者,參與此次工作坊的60名教師分成6個小組,自選崗位和故事題材,為原創音樂劇注入新力量。
懷著對舞台藝術的強烈求知慾,不少老師每天一大早從奉賢、嘉定等地趕到上音校區參與培訓,十天時間裡收穫滿滿。「從發聲技巧到舞台表演,導師們的指點讓我們不斷突破自我,感受音樂的力量、舞蹈的活力和表演的張力。與夥伴們的合作更是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的力量,我們共同為了一個精彩的演出而努力,互相支持、互相鼓勵。」靜安區止園路小學的張思敏老師說。
唱出心聲,教育為心靈插上翅膀
舞台上,藝術教師們嘗試以音樂劇的形式來講述故事、吐露心聲。《媽,我們都「對」》探討代際差異,孩子與家長因cosplay(動漫角色扮演)直播產生分歧,經過交流溝通,兩代母女之間的誤會得以消解;《減肥計劃》別出心裁,在全校老師的陪伴幫助下,學生「小胖」樂觀迎接體育測試的挑戰;《當時》聚焦校園霸凌話題,老師成為學生的堅強後盾,助力孩子們建立自信自強的信念;退休教師張瑤《微光不懼烏雲》回眸往事,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讓孩子勇敢面對生活……「好故事來源於生活。」張影倫認為,「實訓以講述身邊故事為主題,引導參訓教師們結合自身經歷,自主創編劇目。這段特殊的創排經歷為藝術教師提供了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教學指導,同時還傳遞了表演理念可融入一切藝術課堂的理念。」
參訓老師們從故事選題、劇本編創、選曲編曲、歌詞創作、道具製作、舞美搭建等多個方面了解音樂劇創排流程,最終呈現則讓每一個人都在舞台上閃閃發光。在原創作品《心之所向》中,高中生李菲困在了熱愛的舞蹈與緊張的學習之間,在老師與母親的鼓勵支持下,她遵從「心之所向」,做出人生的選擇。「在李菲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奉賢思言小學的王激臻老師告訴記者,「同組演員有剛走上講台的新教師,也有執教十幾年的前輩。在劇目排練中耳濡目染,我體會到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理念傳承。希望把對教職的鐘愛、對舞台的熱忱傳遞給我的學生。」
「教育為心靈插上翅膀,掙脫數據與演算法的網,朝著前行的方向,你就是光。」音樂劇《ai的時代》引發了許多觀眾的共鳴,故事圍繞未來學校的一場「ai教師」招聘大會展開。「機器人真能取代人類教師嗎?這個問題也曾困擾了我許久。」張思敏老師在劇中飾演「機器人1號」,她透露:「在創排過程中,我們小組不斷深入討論,逐步形成了共識——『ai的時代』更是『愛』的時代,只有充滿愛與關懷的教育才能激蕩起最真摯的情感反饋。」據悉,《ai的時代》原是上海市康健外國語實驗中學李海榮老師創作的話劇劇本,此次工作坊期間被改編為音樂劇。在《ai的時代》尾聲,青年教師們深情唱出心中的願望:「未來的路上我們一同飛翔,讓每一顆心熾熱不迷惘。」
作者:宣晶
文:宣晶編輯:王筱麗責任編輯:邢曉芳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