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笑有淚, 但因人而異, 看似是喜劇, 結局卻讓人深思

寧浩的電影作品《黃金大劫案》是一部帶有濃郁作者風格而創作的類型電影,「反叛精神,小人物瘋狂命運曲,諧謔喜劇氛圍與嚴肅主題攪合」。寧浩電影敘事的特點在這部電影得到延續與發展,這次導演在構建敘事策略中,加入了歷史與戰爭元素,也是不小的挑戰,他盡量遵循了真實的歷史線索來處理這個偽滿洲國的「新京」,創作一個細膩的歷史背景,同時也獨立思考,加以表述自己的對於國民在歷史中的精神層面的認識。

這種創作意圖不禁讓人聯想到了比利懷爾德的《戰地軍魂》與劉別謙的《你逃我也逃》,把原本令人恐懼的素材拍成了喜劇。當然是黑色的喜劇,我們感受到了憤怒,壓抑,諷刺,和挖苦。反叛——找到了適宜的表達

這部電影的出現,一是成了寧浩粉絲的值得期待的事,二是導演對於類型電影中塑造人物的意識的提高, 三是寧浩始終不懈地構建自身的美學體系,當然這三方面都要調眾口之味,導演也必須承受巨大的壓力。

《黃金大劫案》講述了一群人抗日救國的瘋狂舉動,男主人公是個玩世不恭,憋一肚子壞水的小痞子,故事的尾聲他成了真正的救國份子。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傅國勇形容《鬼子來了》的一段話:「《鬼子來了》講述的不是抗日英雄的故事,它呈現的是另-面,是更多普遍中國人的生存狀態,他們的所思所想,他們的文化心理。我們由此看到了我們的民族性格,這同樣都是真實的。「這話擱在眼前來形容《黃金大劫案》也似乎很恰當。

這當然不是為了證明寧浩的《黃金大劫案》跟《鬼子來了》有什麼關聯,而是指出創作的理念上,寧浩的電影觀跟歷史觀是有底子的,他可以在自己的興奮點中找到敘事的樂趣,也同樣合乎適宜地找到自己觀察中國人的視角。在其轉型後的第三部大銀幕作品裡,在確定本民族的身份並意圖激發民族精神中,找到了讓自己興奮的歷史敘述方式,歷史英雄主義和歷史悲情主義兩種常用手段,在《黃金大劫案》中都被注入了寧浩的歷史觀以及視角,顯得格外突出。我在電影里看到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卑劣胚子攪合了一場正義凜然的救國行動,甚至導致了其他人的犧牲,故事最終導向了他意識的轉變,真正成為了一名救國會的成員,這樣人物巨大的轉變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

電影的情節展示了救國會能與狡猾殘暴的日本軍隊較量,甚至少數人的力量將敵人耍得團團轉,但其中不乏對於革命抵抗以及普遍國民意識的反思,有意矯情的情境之中,寧浩完成了關於小人物成長的命運設計。

暴力美學——血染的風采

《黃金大劫案》的暴力場面,讓我十分興奮。循序而來,漸入佳境,導演有意識地模仿40 , 50年代的類型電影中的追逐場面,人物動作,同時追求一些具有嚴肅情調的暴力動作,另一方面也融入了寧浩關於升格鏡頭的愛好,在節奏歡快的逗趣動作之中加入了抒情浪漫的鏡頭,這些鏡頭表現的內容是雙方的槍戰搏火。

寧浩在該片中處理暴力場面,一方面運用了凝聚懸念的鬆弛的慢節奏的場面,如那個「心正腿不歪」的遊戲,另一方面是極為奇巧靈活的調度鏡頭來活躍氣氛,主要以槍戰場面為主,既有外景也有內景,橋段更是充斥著誇張的熱兵器與冷兵器共冶一爐的激戰。 類型電影中的愛情芳蝶和顧小姐作為《黃金大劫案》中兩個突出的女性角色,特別符合中國觀眾的口味。

倆個女人都要跟男主人公之間產生了緊密的關聯,一個類似精神導師的『』老大』』式的人物,激發了男主人公成長,一個類似與美女與野獸關係那樣,柔軟了男主人公內心。這些表現愛情關係的手法是合適的,而導演最後設計了沒有來得及開花的愛情終以殞滅為結局的情節,成為激發出男主人公要成長的動機的催化劑,雖然愛情沒有開花結果,但是愛情是真實的。寧浩所創作的電影,是為了關注,而不是影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