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上海交響樂團獲悉,低音提琴演奏家鄭德仁於11月7日凌晨3時11分逝世,享年101歲。
鄭德仁1923年1月出生於上海,1943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前身「國立音專」,跟隨俄籍教授佘甫磋夫學習低音提琴。1946年進入上海交響樂團前身工部局樂隊,成為樂隊首位華人低音提琴演奏員,後成為聲部首席。
除了演奏古典音樂,鄭德仁也醉心爵士樂,他的一生堪稱一部上海爵士樂發展史。1947年,他加入百樂門吉米金樂隊,那是上海第一支華人爵士樂團。
除了擔任低音提琴手外,鄭德仁還從事樂隊譜曲和編曲工作。他記得電影《出水芙蓉》在大光明影院首映時,他一天中連看4場,忘情速記,第二天,主題曲就在百樂門奏響。
在百樂門的日子裡,鄭德仁留下不少彌足珍貴的記憶:張學良時常光顧,徐志摩是常客,陳香梅與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的訂婚儀式在此舉行,卓別林夫婦訪問上海時也曾慕名到此跳舞。「我和周璇、張露、吳鶯音等都是很好的朋友,有時還會一起喝咖啡、跳舞,她們的生活都很單純,並非外界有所傳聞的浮華奢靡。」
1956年,鄭德仁參與組建了上海輕音樂團,「輕音樂」這個翻譯就源自他。在當時的文化俱樂部,也就是現在花園飯店,他的樂隊每周六晚為外籍專家演出,大受歡迎。
改革開放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和平飯店總經理邀請鄭德仁到和平飯店演奏,鄭德仁率一批年過半百的樂手組建起上海老年爵士樂團,開始在錦江賓館小禮堂里演爵士樂,後來去了和平飯店的小酒吧。當時有澳大利亞記者撰文說,看看和平飯店就知道中國已經開放了,雖然樂器很舊、樂譜發黃,演奏的還是一幫老頭。
2016年,在蘭心大戲院一場上海老歌音樂會上,記者曾見過93歲的鄭德仁登台指揮。他改編了爵士版《玫瑰玫瑰》《夜來香》,讓這些上海老歌為更多人熟知。鄭德仁說:「上海老歌是上海本地文化的承載,它的曲調來自江南小調,《紫竹調》《孟姜女》《無錫景》等等;但它的節奏卻是爵士。中西結合,正是海派文化的體現。」
2022年1月19日,上海交響樂團曾為鄭德仁舉行虛歲百歲生日音樂會,他穿著筆挺的西褲和鋥亮的皮鞋,神采奕奕亮相。回憶起剛進樂團的日子,他說:「那時我與眾多音樂家共同排演交響樂,他們來自歐洲各國,有著很高的藝術造詣。我每天都沉浸在古典音樂的藝術氛圍中,也認識到,低音提琴這件既龐大又低沉的樂器在樂隊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我以後從事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
除了演奏低音提琴,鄭德仁在上交任職期間還創作了《火把節》《彝族舞曲》《採茶燈》《江南好風光》等數十首作品。這些作品都是當年樂團音樂會上常演曲目,並由上海唱片公司錄製成唱片出版。
作為中國低音提琴教育事業的「元老」,鄭德仁桃李滿天下,國內外許多樂團都有他學生的身影。學生洪友龍說:「我1952年開始跟鄭老師學琴,當時五線譜還不會認。他不僅琴拉得好,作曲的本事也很出色。在他的啟發下,我也學習了作曲和配器。」
鄭德仁的女兒鄭雪梅說,父親影響了自己的一生。小時候,家裡有多種樂器,自己跟著父親學大提琴,妹妹拉小提琴,一家人都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感到內心的富足。後來,鄭雪梅成為星海音樂學院的老師,教授鋼琴和豎琴。「我父親還把很多小提琴作品改成了低音提琴版本,把這件角落裡的樂器帶到舞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