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記著初心與堅守

  編者按

  今天,我們迎來了第25個記者節。這是一個不放假的工作節日。此時此刻,我們的同事步履未停,或忙碌於新聞現場,或奔波在基層一線。但無論你在哪裡,都想跟你說一聲:辛苦了,節日快樂!

  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作為時代變遷的親歷者、記錄者、見證者,新聞記者用鏡頭捕捉美好,用筆桿書寫擔當。在田間地頭、項目建設現場,他們踐行「四力」,用雙手觸摸瓊州大地,向世界講述海南故事;在防汛防颱風一線,他們追風前行,只為第一時間抵達發回最新進展報道;在媒體融合賽道,他們化身「多邊形戰士」,既能寫稿拍照,也能出鏡剪輯……

  腳下有泥,心中有光;記著初心,記著理想。今天,我們把鏡頭對準自己,帶您走近4位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編輯,傾聽他們的新聞理想和從業故事。、

  暴雨突襲,見證感動與擔當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子儀

  洪水肆虐,見證一座城的溫情與堅強,是我在瓊海蹲守採訪的最大感受。

  10月29日,受連續強降雨等因素影響,萬泉河遭遇了特大洪水,沿線低洼地區受災嚴重。面對這場大考,瓊海全社會總動員全面布防。採訪中,我見到了許許多多衝鋒在防汛抗洪一線的普通人。

  超強颱風「摩羯」登陸前,海南日報東部新聞中心記者陳子儀在瓊海博鰲鎮海邊出鏡採訪。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10月29日晚,位於萬泉河沿岸的龍江鎮蒙養村也沒能倖免。當晚,部分不願提前轉移的群眾仍留在家中,將他們轉移成為了蒙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德亮最緊要的任務。

  讓周德亮想不到的是,河水上漲,還沒將群眾完全轉移,大水便阻斷了出村的所有道路,他只能看著水情帶領群眾轉移到高處。眼看雨越下越大,留在村裡並不安全,他當即決定:徒步帶領群眾轉移!

  凌晨4時,周德亮和村裡幾位黨員幹部手持鐵鍬,腳踩雨靴,頭戴照明燈,深一腳淺一腳地劈開山路帶領群眾前進。走了將近3小時,早上7時許,他們終於帶著群眾離開了村裡。

  周德亮平靜地敘述著當晚的情景。我問他:「當時會不會害怕?」他卻笑了笑,「但如果再選擇一次,我依舊會挺身而出。」

  在採訪許多受災群眾的過程中,他們有的靦腆、有的嚴肅,但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洪水沖不垮信心,大家都在忙著恢復生產生活。

  雨過天晴、洪水退去,越來越多的轉移群眾返回家園,清理泥濘和水漬。走在瓊海街頭,一場大掃除在全市上演。

  夜晚,漫步在瓊海市區,市民又三三兩兩坐在自家門口閑聊,生活彷彿又恢復了以往。

  這幾天,我被一個個故事與畫面所感動。在災難面前,人類的力量顯得如此渺小。但是,正是這份渺小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之間的團結與互助。我想,把這份團結和互助向更多人傳遞,或許,這就是記者的意義。

  紮根泥土,大山深處挖「富礦」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天平

  又到一年記者節,又是在趕往新聞現場的路上。今年記者節,我在三亞。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進入倒計時,我將用鏡頭聚焦這場盛會。

  幾天前,瓊海強降雨天氣導致多個村莊被淹,我蹚入積水中拍攝艱難的救援過程。隨著救援人員的燈光在夜色中消失又出現,一艘艘橡皮艇將受困群眾轉移出來。這些救援人員中,除了從四面八方支援的消防隊員,還有住在周邊的群眾。當我問及這些熱心群眾的姓名時,他們都笑著搖頭,不願透露名字,讓我愈發覺得「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愛」。

  海南日報新媒體視覺中心記者李天平在瓊中百花嶺熱帶雨林里拍攝昆蟲。 劉孫謀 攝

  從事新聞行業已有6年,我的汽車以每年行駛3萬公里的里程在不斷增長。從上一個地方趕往下一個地方,在追逐新聞的路上,我收穫了很多感動。既有翻山越嶺聽到海南長臂猿清晨引吭高歌時的歡欣,也有大山裡的村民生態搬遷入住新家貼春聯時的喜悅。

  對於攝影記者而言,拍攝現場,首先得到達現場。不停地趕路,再趕路。這看起來很累,我卻享受其中。因為路的前方,有很多新奇的東西等著我去發現和傳播。即便是已經去過無數次的五指山市水滿鄉,我還想去,曾有媒體同行笑稱我是「駐水滿鄉記者」。

  我大概是來水滿鄉次數最多的記者。大山之中的水滿鄉,是一座「新聞富礦」,我幾乎每個月都會來這裡挖一挖。這裡有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的熱帶雨林,有極具特色的黎族苗族文化,有獲得「零碳鄉村認證證書」的毛納村……

  在路上,作為攝影記者的我,「腳力」和「眼力」得到了鍛煉。但是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記者,跟上時代的步伐,我還要提升自己的「腦力」和「筆力」,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新聞工作。

  保持熱愛,現場有無限精彩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曹馬志

  「新聞是歷史的第一份草稿。」入行8年,猶記得優秀的新聞前輩告訴我,要以一件件好作品擔起新聞的歷史使命。

  作為一名交通口記者,今年以來,在多個交通重大建設項目現場,我切實感受到海南自貿港發展的熱度。在環島高速公路上,我走進一個個正在改造的高速互通工程,這裡有日夜攻堅克難的堅守,有攻破「攔路虎」的欣然,也有工地食堂熱乎飯菜的溫情;在海南最長的隧道——鸚哥嶺隧道、海南第一條雙向八車道高速——洋浦疏港高速等項目,我進工地、看機械、訪工人、探場站,和項目部面對面深度訪談,采寫一線鮮活故事。

  海南日報經濟部記者曹馬志(右一)在洋浦疏港高速項目現場採訪建設者。陳澤文 攝

  今年9月,超強颱風「摩羯」登陸海南前,我提前趕到東線高速定安管護站。颱風登陸後,我跟隨養護工人一起,連夜上路清障保通。即使交通遭遇重創,海南高速公路的養護工人們堅持通宵清障,冒著風雨,24小時輪班向前推進,只為以最快速度打通高速,打通災後重建的大動脈。

  為了第一時間呈現,我一路以手機為「筆」,記錄清障的艱辛、齊心為救護車開道的溫暖、工人們累並執著的堅守付出……風雨中,在強大後方的支持下,一個個現場視頻發出,記錄為重建家園儘力的動人瞬間。

  採訪中,由於風力太大,我的眼鏡被大風颳走,遍尋不得。對於高度近視的我來說,只能把臉緊緊貼上去,手機電腦屏幕近在「眼前」,緩緩敲打,以最大努力克服不適,全力以赴做好報道。

  因為堅守,因為熱愛,我們在改變傳播手段,努力「進化」,力圖將全媒體融合傳播做到最好。記者,新聞,總相連,心心念。熱愛、奔赴,切切思,現場總有無限精彩。

  從「零」起步,勇闖媒體轉型路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婧姝

  這是我職業生涯度過的第四個記者節。這一年,我給自己的關鍵詞是「轉型」,不僅從駐站記者轉為編輯,還嘗試做了視頻號內容生產和運營。

  過去4年里,我有3年時間在基層當駐站記者。在一線,作為傾聽者、記錄者,我喜歡與採訪對象面對面交流。今年1月,我接到集團通知,調回編輯中心當編輯,面對突如其來的工作變化,我顯得有些無所適從。

  海南日報編輯中心編輯劉婧姝(左二)在五指山水滿鄉參與視頻拍攝。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平 攝

  編輯與記者工作不同的是,記者永遠在現場,可以獲取最鮮活的新聞,而編輯工作需要在記者成稿的基礎上進行把關、修飾、雕琢,要有更高的站位與全局思維。當值班主任分配稿件,我需要把自己當成一個「裁縫」,記者的稿件是「布料」,而版面是「衣服」,如何「量體裁衣」?需要一番思考。什麼樣的稿件適合當頭條、二條,這就是「版面意識」。

  不久,我又接過視頻號「豹意思」運營的任務。坦白說,我是慌張且惶恐的。作為「零基礎學員」,策劃、腳本、拍攝等每個環節,我都是從「零」起步。

  從「紙」到「屏」,是思維的完全轉化。過去,我總是習慣用文字語言來記錄現場,可視頻講究的是鏡頭語言,這是我「轉型」過程中要突破的最大的難點之一。記得第一次拍視頻,原以為準備了充分的腳本,現場拍攝只需按照腳本執行即可,可在拍攝的過程中,仍然漏拍了關鍵畫面。事後復盤發現,是因為我缺乏成熟的視頻思維。

  在領導和同事們的鼓勵與幫助下,我努力克服焦慮,俯下身子、沉下心,從頭學起,作品呈現也越來越得心應手。

  在流量裹挾的當下,我也時常擔心視頻號的內容不夠吸引人,數據不夠好,但無論如何,經過這段時間的成長鍛煉,總算往前邁出了勇敢的一步。希望能保持這份勇敢與熱愛,堅守媒體人的初心,永遠在路上。

  (海南日報海口11月7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