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拿5天全國收視第1,20位硬漢演員參演,央視又出戰爭大劇了

過去這幾年,主旋律戰爭作品在影視圈存在感很足。

無論是大銀幕還是小銀幕,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爆款戰爭作品出現。

這其中,抗美援朝更是當中的熱門題材。

不管是電影《長津湖》《志願者》,還是劇集《冰雪尖刀連》《偵察英雄》。

這些作品都收穫不俗的成績,凸顯出觀眾對於抗美援朝題材的青睞。

而在最近,又一部抗美援朝作品《上甘嶺》登陸央視開播。

從劇集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講述抗美援朝中上甘嶺戰役的故事。

這部劇開播時間也很有意義—10月14日,這也是上甘嶺戰役發生的時間。

相比較長津湖戰役,很多觀眾對於上甘嶺的故事更加熟稔於心,甚至倒背如流。

如果說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最寒冷的,那上甘嶺戰役就是最慘烈的。

抗美援朝期間,以美國為首的 「聯合國軍」 為擺脫戰場上被動局面,在停戰談判中謀求有利地位。

決定實施代號為「攤牌」的作戰計劃,向上甘嶺地區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實施進攻。

戰鬥持續43天,最終志願軍殲敵2.5萬餘人,創造了現代戰爭史上堅守防禦作戰的奇蹟。

此役後,美軍再沒有向志願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進攻。

可以說上甘嶺戰役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敵人的攻勢,也打出了國威軍威。

甚至有人說過,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

當然這不是上甘嶺戰役首次搬上熒幕,早在1956就被電影《上甘嶺》影視化。

這部電影評分8.4,主題曲《我的祖國》更是唱遍了大江南北。

那有影版的珠玉在前,劇版《上甘嶺》能否再續輝煌?

我們先看收視。

開播前《新聞聯播》就宣傳力推。

開播至今最高收視2.51,在更新時間段里已經連續5天拿下全國收視第1的成績了。

口碑也不俗,評論區很多都是稱讚,甚至有觀眾給出「《長津湖》後最好看的戰爭劇」。

1、硬核炸裂的戰鬥、排兵布陣的戰術,這劇讓觀眾看到戰爭的真實樣子。

開頭青石提到,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

整個戰鬥持續43天,「聯合國軍」先後投入3個多師6萬餘人、300餘門火炮、近200輛坦克、3000餘架次飛機。

發射炮彈190餘萬發,投擲炸彈5000餘枚,將山頭整整削低了兩米,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最高水平。

所以要想拍好上甘嶺戰役,首當其衝的就是呈現好激烈的戰鬥。

為最大程度還原戰爭場面,該劇在場景製作上極具匠心。

搭建2公里、佔地5000平方米的坑道,炸點的使用量一萬發左右,人身子彈點的使用量八千到一萬量。

讓我們彷彿置身於那個戰火紛飛的戰場。

同時通過兩大重點將上甘嶺戰役最大限度還原出來,讓觀眾看到戰爭的真實樣子。

首先是硬核炸裂的戰鬥。

作為一部戰爭大劇,《上甘嶺》給觀眾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視覺炸裂。

劇集一上來就是一場美軍的轟炸行動。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開始,經過一個月的艱苦戰鬥,志願軍第十五軍奉命向金化轉移休整。

第十五軍在轉移的途中遇到美軍空軍襲擊,只見敵人轟炸機在頭上飛馳盤旋,炸彈從空中傾瀉而下。

隨後迎面都是四面八方的炮火,各種槍聲也不絕於耳,激烈的開場戰鬥滿滿的震撼感。

之後劇集一集小戰兩集大戰,目前播出的5集至少6場戰鬥,直接榨乾觀眾的腺上激素。

讓青石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戰鬥,是美軍對我軍上甘嶺597.9高地的進攻。

戰鬥開始美軍就使用炮彈近乎瘋狂的轟炸,美軍後方成堆的炮彈核就足見這場戰役的慘烈。

在炮彈的轟炸下597.9高地炮火連天,敵我雙方的火拚場面也激烈無比,戰爭效果堪稱「工業級」。

每一聲炮響、每一次衝鋒,都讓我們感受到戰爭的殘酷與激烈。

其次是排兵布陣的戰術。

除了激烈的戰鬥外,這部劇還具體講了中國軍人怎麼憑智慧打贏戰鬥。

在和美軍實力相差懸殊的條件下,能夠取得戰鬥勝利,排兵布陣的戰術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男主段顯峰(黃軒飾)在敵機空襲的時候,想要爬上高地幹掉敵人主機。

這場戲中雖然錯失了狙擊敵機的時機,但通過秦基偉(王雷飾)之口告訴觀眾。

如何針對戰場空襲的飛機,用現有的武器擊退他們。

那就是想辦法吸引敵機俯衝飛行,然後運用多重火力網打。

如實在打不動的話就把他攆到高空去,不能老讓他低空飛行。

還有芝浦里·朴達峰戰役。

芝浦里·朴達峰戰役打開後,雖然我軍佔領高地,但美軍佔據公路,增援部隊可以隨時進來。

更有戰報顯示敵人增援部隊是八連的六倍,我方陷入被動。

段顯峰借鑒任橋集阻擊戰,提出「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的戰術。

組織黨員突擊隊進行反衝擊,和敵人開展近距離廝殺,從而讓其重武器失去作用。

隨即秦基偉派擅長近身肉搏的三連作為增援部隊,一路增援八連,一路在側翼進行阻擊攔截敵軍進攻路線。

最終八連成功堅守十天,粉碎敵人截斷東線志願軍的企圖,保障大部隊的戰略任務。

2、超強製作陣容,集齊20位硬漢演員,實力演繹鐵血戰士。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上甘嶺》的陣容,那絕對就是「硬」!

《上甘嶺》是博納影業繼電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長津湖》後,重磅打造的戰爭題材電視劇。

整部劇投資2.5億,導演是金像獎最佳導演劉偉強。

曾執導的「古惑仔」系列和《無間道》三部曲,一直是影迷心中的港片經典。

近些年來他從《建軍大業》到《中國機長》,又多次參與主旋律大片的創作,都取得亮眼的票房成績。

演員集齊黃軒、王雷、袁文康、潘斌龍、趙潤南、馮紹峰、杜江、王挺、李晨、朱亞文、歐豪、印小天、釋小龍、李東學等20位硬漢演員。

就目前播出的劇集來看,已有至少4名演員貢獻出亮眼的表演。

第一位:黃軒。

提到黃軒大家想到的第一個詞,可能是「文藝」。

所以在得知黃軒出演《上甘嶺》時,不少人擔心他身上的文藝氣質過重,演不好鋼鐵的軍人。

但劇集播出後,這種擔憂完全沒有了。

比起吳京、朱亞文等男演員,黃軒的確顯得更「文氣」一些,但他文氣卻不文弱。

更何況他在劇中飾演的本就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軍人,這就更符合他的形象氣質。

劇中黃軒飾演的段顯峰一出場就拿著機槍去射擊敵機,骨子裡的那股熱血勁兒立刻顯現出來。

主動請纓上戰場時,又演出志願軍的果敢無畏。

雖然是投筆從戎,但黃軒演的段顯峰沒有知識分子的矯情和酸氣,反而十分接地氣和幽默。

可以說黃軒將段顯峰這個角色,詮釋得非常讓人喜歡。

第二位:王雷。

王雷的演技是很好的。

在之前的抗美援朝電視劇《功勛》中,他飾演的李延年就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這一次他「升職了」,飾演的是十五軍軍長秦基偉,出場就氣勢十足。

除了軍長的氣勢外,王雷還演出了角色的運籌帷幄。

不管是對戰鬥的判斷還是排兵布陣,都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敏銳冷靜的指揮者形象。

劇中王雷同樣有一段聲情並茂的演講。

幾乎再現了李延年那段生動的演講戲,看得人熱血沸騰又心有觸動。

飛天視帝,果然不讓人失望。

第三位:袁文康。

袁文康飾演的馮百勝,剛一露臉差點沒認出來。

這個演慣都市精英男的演員這一次演起了軍人,而且相貌粗獷與過去西裝革履商務精英模樣簡直判若兩人。

與黃軒飾演的參謀不同,袁文康一登場便展現出一種洒脫隨性的姿態,頗有幾分「李雲龍」的風範。

聽到有狙擊任務時,他滿懷欣喜連聲說擅長打狙擊,毫不擔心。

五大三粗、滿麵灰塵又熱血拚搏,袁文康讓我們看到當年老兵的真實寫照。

第四位:潘斌龍。

劇中潘斌龍飾演的是八連指導員胡滿倉。

在連長犧牲後他震驚悲痛,情感瞬間爆發,強烈的代入感讓人不由得心生動容。

而且誰說志願軍戰士一定要保持嚴肅的表情?

劇中胡滿倉一登場便自帶喜感,以炒菜為喻點明隊伍的重要性,簡單幾句話就讓戰士們鬥志昂揚。

潘斌龍演活了一個幽默又擔當的八連連長,讓人感覺特別親切真實。

相信隨著後續劇情的播出和角色的陸續出場,我們會看到更多演員的精彩表演。

3、提前預定「王炸」戰爭劇,央視這劇拍出了國劇的良心。

作為一部戰爭大劇,《上甘嶺》精彩的人物群像和宏大震撼的戰鬥場面,都讓它提前預定「王炸劇」。

在觀看這部劇的過程中,青石也多次被觸動。

因為這部電視劇不僅是一部戰爭劇,更是一部愛國主義的教科書。

它講清楚了這場戰役的來龍去脈,也說明白了這場戰爭真正的意義。

朝鮮戰爭初期,美軍的軍機就已經飛過鴨綠江,轟炸我國的邊境城市了。

為了中國的百年和平發展,剛擺脫戰亂之苦的新中國再次亮出自己的利劍。

就如劇中引用的國家領袖的兩句話:

「讓全世界人民知道了,什麼是新中國。」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在上甘嶺戰役結束後,美國人曾用電腦推演,因為他們不明白在那場史詩般的戰役中。

他們動用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炮火密度,付出了兩萬多人傷亡的代價,為何就是沒能攻下這兩座山頭?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有著一群超出敵人想像、勇往直前的中國志願軍。

而他們的信念,則來自於簡單四個字:保家衛國

就如基偉將軍在回憶上甘嶺戰役時寫的:

部隊打勝仗就靠一口氣,勇氣,這就是為國捨命的精神。

所以在「聯合國軍」 的飛機、坦克、大炮瘋狂轟炸,志願軍戰士們卻毫不畏懼。

有黃繼光用胸膛堵住瘋狂掃射的敵人地堡機槍。

有邱少云為不暴露行動,趴在草地里以驚人的毅力忍受著烈火灼燒的劇痛。

還有一群戰士們在戰壕里共同寫下血書———「要麼贏,要麼死,誓與陣地共存亡。」

也正是因為這群最可愛的志願軍用鮮血和犧牲,才換來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和平幸福。

而在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或許無法親身體驗戰爭的殘酷。

但通過《上甘嶺》這樣的作品,讓我們能感受戰役的慘烈悲壯,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

永遠別忘記那方圓不過3.7平方公里的兩個小山頭!

永遠別忘了上甘嶺!

永遠別忘了那群最可愛的人!

青石電影|小豬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