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不斷的《紅樓夢之金玉良緣》,胡玫的「一把辛酸淚」?

近日,導演胡玫的新作《紅樓夢之金玉良緣》上映,林黛玉的扮演者張淼怡在談到對角色的理解時說:「她有一種勇氣,想去挑戰傳統,比較離經叛道、特立獨行,這是我特別欣賞她的一點。」

「離經叛道」一詞,刺痛了部分網友的神經,激發了一些不滿,引發了一批評論,認為她對角色的理解不到位,她本人也與林黛玉的形象氣質不符,甚至網上還出現了「一黛不如一黛」的梗。

對此,張淼怡回應,「因為無知,雖然閱讀了原著,也熟讀了劇本,但電影的核心是人物。而真正的人物林黛玉,我承認,曉旭老師珠玉在前,我無法企及」「罵我丑,罵我膚淺,沒關係」……應該說,回應是坦誠的,語言也是謙虛的,網友應該理性對待一位年輕的演員,而不是全方位無死角地審視。

其實,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就爭議不斷。一張劇照,就引來一些人指責片風「擦邊」;導演痛斥「惡評」,又引發了一些反彈;導演連發主演劇照,還遭受到一些譏諷。

電影上映後,如果導演、片方親自下場和網友互搏,形勢可能不會太妙。導演、片方越是據理力爭,可能越容易激發逆反心理,相應的火力也會由作品本身轉嚮導演、主演等創作者身上。

如今,曾拍過《雍正王朝》《喬家大院》等經典劇作的胡玫,恐怕已流下「一把辛酸淚」。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被叫好。有時,不僅收不到好評,還可能會成為別人口中的「爛梗」。

演員要想演好角色,導演要想拍好電影,必須下足功夫。據報道,《紅樓夢之金玉良緣》歷經18年才問世,團隊花了很長時間打磨劇本,請了專業的老師對演員進行培訓。如今從各種各樣的批評來看,效果可能不太理想,尤其是有人將陳曉旭和張淼怡對林黛玉的演繹、解讀放在一起對比時,差距的確存在。

在談論這部電影時,胡玫說張淼怡本來是個很愛笑的小姑娘,但進劇組後就一直在哭,因為她不敢笑,怕笑了就和林黛玉這個人物關係不對了。可能是為了表現演員對角色在意重視,但這樣的話卻被一些人揪住,認為為此奔走十幾年的導演,似乎也沒有抓住《紅樓夢》的神韻,對黛玉、對作品的理解不夠深入。

坦白講,名著翻拍是個大難題,敢於挑戰是值得肯定的。但既然拍了,更應該坦然面對市場的反饋、網上的評論,不必固執地去爭辯,硬剛別人評價,或者試圖左右他人的審美。羅蘭·巴特早就說過,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作者已死」。優秀的作者應該自信,相信作品會生根發芽結出豐碩果實,相信觀眾能走向無數條分岔的小徑,抵達各自的花園。

這當然不是說導演、演員沒有解讀作品的權利,而是應該講清楚自己拍攝的意圖是什麼,想表達的是什麼,影片又是如何呈現的,而非糾結在演員美醜類似話題上。這是無標準答案的。

電影是大眾的藝術,不是私藏的孤品。跳出來看,《紅樓夢之金玉良緣》引發的爭議,可能從側面暴露了當下行業內的一些通病,比如難以直面網上的負面評價,雖然一邊表示接受意見,但另一邊行動上又在抗拒。比如宣傳顯得浮躁,說起來影片花費了很長時間,各方也付出了努力,但從路演或訪談來看,似乎更注重噱頭和片面的解讀。或許引發熱議和流傳的受訪內容只是片段,是被單拎出來的隻字片語,但為什麼說了那麼多話,就這幾句出圈了,也是創作方應該去探究的。

此外,還有態度。互聯網本是溝通的平台,如果創作方選擇與網友對抗,切斷業務交流的可能,那最終只能走向連續的「網路互懟」,於作品的推廣和進步益處不大。

來源: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