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南方力戰近年最強洪災

  當前,長江流域、珠江流域西江、太湖流域等地的98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南方多地仍面臨堤防持續承壓、地質災害難防範、群眾防災意識和能力待加強等較大抗洪壓力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6月27日7時許,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達19.03米,超過19米警戒水位;

  6月28日17時,長江支流水陽江水陽站水位達11.02米,超警戒水位0.42米,系長江安徽段主要支流今年首次超警;

  6月30日9時,洞庭湖的標誌性水文站城陵磯水文站水位漲至33米,到達警戒水位,標誌著「洞庭湖2024年第1號洪水」形成……

  今年入汛以來,南方多地遭遇近年最強洪澇災害,長江中下游及江南部分地區強降雨持續性、極端性和致災性凸顯。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日前在湖南、安徽、江西等地防汛一線走訪發現,各地防汛救災工作有序有力推進,同時仍面臨堤防持續承壓、地質災害難防範、群眾防災意識和能力待加強等短板亟需補齊。

  南方超警洪水頻現

  6月1日,我國全面進入汛期,入汛後,南方多地遭遇極端強降雨。水利部6月30日發布的消息顯示,連日來,西江、長江、太湖相繼發生編號洪水。當前,長江流域、珠江流域西江、太湖流域等地的98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受訪人士表示,本輪南方汛情總體呈現三方面特點:

  大江大河汛情明顯提前。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大江大河4月份就形成了6次編號洪水,較常年平均提前2個月以上。其中,珠江流域北江第1號、第2號洪水分別為全國大江大河1998年有統計資料以來最早的編號洪水和特大洪水。

  河流洪水頻發重發。湖南省氣候中心監測與預測科科長、高級工程師趙輝表示,今年入汛以來,截至7月3日8時,湖南累計降水量855.1毫米,較常年同期均值偏多43.7%,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多。

  受近期持續強降雨影響,在湖南全省四大河流中,湘江出現2次編號洪水,資江在7天內出現5次編號洪水,沅江在7月1日出現編號洪水,澧水一度超警戒水位。

  降雨區域重疊,致災性強。黃山市歙縣是本輪南方強降雨過程中安徽省受災最嚴重的縣。從6月19日至7月1日,歙縣先後啟動防汛一級響應、城區防洪一級響應和山洪災害紅色預警,受多輪強降雨疊加影響,山區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據初步統計,截至7月1日18時,全縣受災人口超過24萬人,農業生產及農村建設、道路交通、住房及家庭財產等方面損失較大。

  水利部門6月28日預測,預計未來一周,長江中下游幹流水位將持續上漲,城陵磯以下河段、洞庭湖湖區、鄱陽湖湖區將面臨全線超警的形勢,九江河段最大超警幅度約1.0米。進入7月,長江中下游、黃河中下游、淮河及沂河和沭河、海河流域漳衛河、松花江等可能發生超警洪水。

  「人」「技」結合防風險

  6月21日20時至6月22日20時,湖南省桃源縣遭遇歷史罕見特大暴雨,特別是夷望溪鎮出現3小時最大雨量248.0毫米,6小時最大雨量403.4毫米,12小時最大雨量468.2毫米,24小時最大雨量471.7毫米的強降雨過程,均突破湖南省1961年以來降雨極值。

  「土壤含水量飽和,發生山洪地質災害的風險逐漸上升。」湖南省桃源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李昊駿表示。

  為防範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風險,以湖南為代表,各地「技防」「人防」相結合,做好防禦和應急處置工作。

  「技防」方面,江西通過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對全省3萬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切坡風險點實時監控,持續派出專家組實地巡查排查。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自6月21日起,協調調度安徽省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安徽漢馳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派出直升機,從霍山、寧國等地起飛,裝載礦泉水、速食麵等食品,發電機等救援物資,分批次向被困村莊進行空投,縮短時空距離,為應急救援贏得寶貴時間。

  利用直升機、無人機等先進救援裝備,向災區特別是道路不通的災區投放人員和物資,也是歙縣防汛救災中的一個重要技術支撐。

  6月21日以來,直升機在歙縣飛行20餘架次,向紹濂鄉小溪村、清溪村、古祝村等地,空投救援物資礦泉水近400件、速食麵近200箱、發電機5台、汽油17箱、通訊設備1套等。

  在「技防」基礎上,增加「人防」力量。桃源縣在預報預警技術提升基礎上,組建了146名由老水利、老幹部、老專家組成的水旱災害防禦專家庫,每5名專家組成一個專班、固定包聯一個鄉鎮進行技術指導,加強地質災害點風險研判,對風險點範圍內的居民及時進行轉移安置。截至7月2日19時,桃源縣累計轉移地質災害緊急避險人數13426人。

  記者在位於鄱陽湖區的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昌洲鄉還看到,當地組建了一支30人的應急突擊隊,每個村組建了一支不少於20人的黨員幹部以及志願者巡堤查險隊伍,每兩個小時開展一輪巡堤查險。

  此外,當地還建立應急保障台賬,摸清本地挖機、鏟車等工程設備底數,動態掌握工程設備位置,確保險情發生後,大型工程設備能快速響應救援。

  加力補齊防汛短板

  記者調研發現,南方多地在積極應對本輪極端天氣的同時,仍面臨較大抗洪壓力,應進一步查漏補缺,更好應對7月份部分流域可能發生的超警洪水。

  部分中小河流水位激增,堤防持續承壓。記者在江西了解到,修水、贛江支流錦江部分河段連續多日超警戒,流經高安、豐城等多個人口密集、工業集聚縣域城市的錦江,也迎來超歷史最高水位洪峰,堤壩承壓大。這些流經人口密集地區的中小河流,堤防一旦失守,會給沿岸城鎮帶來較大損失。

  部分受訪幹部認為,近年來,國家對大江大河堤防項目投入力度較大,相比之下,中小河流點多面廣、堤防建設及治理投入有待提升,需同步加強對中小河流堤防的監測,尤其是堤防經過長時間高水位浸泡和淘刷,退水階段往往風險更高。同時,建議在將來逐步提高中小河流的防洪標準,降低安全隱患。

  地質災害防範難度較大。受持續降雨影響,江西、湖南等省近期均發生由地質災害導致的人員傷亡事件。九江修水縣溪口鎮6月23日發生一起山體滑坡,導致一棟房屋倒塌,兩人死亡。受訪人士建議,應進一步加強「人防」「技防」相結合,提高山洪、地質災害等突發性災害的監測預警能力。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防汛抗旱處處長吳學文說,地質災害有滯後性,雨過天晴後,土石中水分大量蒸發容易出現鬆動,在重力作用下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因此,災後也需加強對地質災害風險的重點防範,不可掉以輕心。

  群眾防災意識和能力待加強。記者在南方部分洪澇災害重點地區了解到,有時即便提前發布預警,因為暫時沒成災,沒有引起群眾足夠重視。「大家感覺風險不大,提前動員避險存在難度。」有基層幹部反映,老百姓的參與度直接影響應急部門的早期預警預報效果。

  李昊駿建議,應急自救宣傳不應停留在口頭宣傳上,建議加強應急教育的場景設計,讓老百姓尤其是農村留守群體能夠參與應急演練,以增強群眾的避險意識和自救能力。

  (參與采寫:余春生 周楠 周勉 劉芳洲 姜剛 陳尚營 姚子云 胡銳 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