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電影七十年: 譯制中的民族語言, 有劉德華說彝語的片子

以往,一部電影在內地公映一年甚至兩年後,少數民族地區才能看到這部影片。如今,這一時間周期已縮短至半年甚至更短,這要歸功於少數民族電影譯制工作「十年磨一劍」的豐碩成果。

你看——傍晚時分,一支流動放映隊來到了哈薩克族聚居區,為他們帶來了新疆題材的電影新片《真愛》。一位哈薩克族老人和家人走出氈房,招呼著夥伴們一起到文化廣場看電影。

《真愛》此時正在北京市社區放映,那是華夏電影發行公司所做的公益放映活動。而在哈薩克族聚居區放的影片還有特殊之處一對白被翻譯成了哈薩克語,不大聽得懂漢語的哈薩克老人看著銀幕上的新疆故事,聽著哈薩克族母語,甭提有多麼幸福了。

你再看—四川涼山的彝族聚居區,在一部放映的香港電影中,主演劉德華說著很溜的彝語台詞,漢族放映員邊放邊看卻不知所云,而彝族百姓們看著聽著卻樂開了懷。不用說,給大明星們配的彝語,翻譯得很地道,講得也很地道。

還有呢,大年初一上映的中法合拍片《狼圖騰》在內蒙古自治區同時放映時,可是蒙古語版的。

最近一次研討會,我遇上了中影譯制中心的譯制專家,從他那裡了解到,在連續統計的五年里全國少數民族語言譯製片的放映場次就超過了20萬場,覆蓋各族群眾4500萬人。

這些了不起的譯制工作,是由中影集團數字製作基地的北京影視後期製作分公司譯制中心,以及幾家地方譯制中心共同承擔和完成的。

地方譯制中心包括內蒙古民族語電影譯制中心、西藏廣播電影電視藏語節目譯制中心、新疆廣播影視譯制中心、廣西電影集團少數民族語電影譯制中心、青海省民族語影視譯制中心、甘肅民族語譯制中心、四川省廣播影視少數民族語言譯制播出中心(四川康巴)、四川省涼山民族電影譯制中心、延邊朝鮮語電影譯制中心、雲南省少數民族語電影譯制中心、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等。

藉此,無論如何都要給這些譯制中心點贊,並向他們致敬!因為,他們是中國民族電影事業的幕後英雄!中影譯制中心還獲得國務院「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的榮譽稱號。

在一年裡,中影譯制中心自身就完成故事片可譯制素材82部,科教片28部。全國各省的11個譯制中心共完成4000部譯製片,包含了17個語種的35種方言,可譯制素材累計達500多部。

令我大受啟發的是:現在全國故事片年產量已超過700部,其中少數民族元素的影片為數不少,利用好這些影片資源價值可觀、意義重大,它為中國電影「走出去」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中影譯制中心與新疆相關單位進行了電影《畫皮》的柯爾克孜語譯制的嘗試,這個成果可以促進我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的文化交流。

這個探索方向對加強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是多贏的創意,前景十分廣闊。還有,將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天琴》《阿佤山》譯製成越南語和柬埔寨語,可以開闢中國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一條新路。朝鮮語電影的譯制工作,也拓展了中韓文化和中韓電影的交流互利。

關注電影作品中的少數民族元素,譯制更多的電影,對於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大有裨益。比如,中影譯制中心以往譯制的動畫片《麥兜響噹噹》《虹貓藍兔火鳳凰》《昆塔:盒子總動員》等,就可以為少數民族家庭提供老人與孩子共同觀賞的條件。

老人可以給孩子講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民族語言,可以在孩子心裡從小播下「了解本民族,熱愛大家庭」的種子。但其中最受益的,自然還是民族語言的傳承和創造。

當然,在電影的譯制過程中,一定會有不少詞語還沒有出現在編譯局的詞庫中,也一定會出現譯製片先於編譯局「定語言」的情況。

其實,讓少數民族地區的群眾了解掌握當今社會最新的網路語言、科技專用名詞等,不能只靠漢語的音譯,民族語言同樣需要創造性的繼承和發展。這樣才能賦予古老的民族語言更頑強的生命活力。就此而言,少數民族語言電影譯制工作,當稱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