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帝女花》「空降」蓮塘口岸

  1. 一場粵劇快閃活動,粵劇團將經典曲目《帝女花》「搬進」蓮塘口岸。

  2. 不少觀眾聚精會神地欣賞,有人拿相機錄下精彩的表演片段。

  「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4月28日10點剛過,蓮塘口岸出入境大廳沙盤旁人頭攢動,熱鬧非常。幾名身著繁複華美戲服的粵劇演員細描濃艷戲妝,正在輕挪蓮步,慢拈蘭花指的吟唱,這是蓮塘街道攜手深圳市粵劇團將經典曲目《帝女花》搬進蓮塘口岸的粵劇快閃活動,讓深港兩地居民在國門口岸邂逅傳統戲曲,為深港深度融合架起了文化橋樑。  

  零距離和粵劇演員「對視」  

  「《帝女花》!」「這是在唱《帝女花》。」演員就像老朋友,剛一出場就倍感親切。曲調綿長,凄厲悲愴的唱腔就瞬間吸引了出入境的群眾,不少熟悉該劇目的深港市民迅速聚攏過來,聚精會神地欣賞,有的頻頻點頭讚歎演員的精湛演出,有的跟著旋律輕聲附和低唱,不少觀眾拿出相機錄下精彩的表演片段,還有不少年輕人擺上了手機支架直播起來……

  粵劇,是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連接深港兩地市民感情的橋樑之一。而《帝女花》又是粵劇戲寶之一,全劇凸顯的家國犧牲精神與民族認同感,深受廣大粵語人群的喜愛。

  57歲的張先生是香港居民,一大早就與妻子從蓮塘口岸入關,剛過關就被熟悉的旋律所吸引,雙肩包都沒放下就聽得入迷不肯離開。他說自己是一名資深戲迷,對傳統粵劇粵曲情有獨鍾,過去看戲聽戲都是在香港和深圳的劇院,在沒有台上台下,沒有警戒線的空間,如此零距離和演員「對視」還是第一次,大呼「好中意」「好過癮」。

  古調悠長,細膩婉轉。粵劇快閃吸引的遠不止聽得懂粵語的港澳居民,遠道而來的旅行團也循聲而至。「在口岸大廳里進行戲曲表演,非常熱鬧,我們都喜歡粵語歌,但粵劇還是第一次聽,尤其開場武戲演員的花槍表演太精彩了,這是一次豐富的旅遊體驗,很喜歡。」跟團去香港旅遊的馬阿姨是山東人,對粵劇快閃的表現形式不停地點贊,還一再詢問周邊哪裡能看到傳統戲曲。 

  推出更具辨識度的新型消費場景  

  不大的快閃現場內,演員們紅羅衫、綠綺裙,一顰一蹙、一招一式間無不透著紮實的舞台功底和對曲目的深刻理解。不少國外友人也被粵劇藝術吸引圍過來,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小時候經常見爺爺奶奶聽粵劇,不明白哪裡好聽,現在覺得好好聽,詞也很美。」網友g_mia在直播互動中還表示,現在新媒體上小視頻良莠不齊,和他一樣喜歡傳統藝術的不在少數,應該用好新媒體、快閃等更多的形式宣傳推廣,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傳統藝術。

  據悉,此次活動是在羅湖區委宣傳部、羅湖區委統戰部、羅湖深港指揮部和羅湖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指導下,蓮塘街道攜手深圳市粵劇團和蓮塘口岸管理服務中心首次聯合策劃的「粵韻金聲相約蓮塘」系列活動,也是羅湖區「文旅促消費」的一部分。快閃活動除了由深圳市粵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曉毅、主要演員卜美玲主演的粵劇戲寶《帝女花》選段外,也有「台柱子」文慧帶來的武戲《巾幗紅玉》,還根據現場觀眾強烈要求臨時增加了《柳毅傳書之花好月圓》。活動旨在用非遺粵劇曲目傳遞中國傳統藝術與現代化改編跨越千年的迴響,通過全新形式和精彩的演出向旅客「花式」表白,共同感受傳統文化熏陶,促進經濟與文化融合發展。

  「文旅是流量型城市入口、服務型經濟引擎。」蓮塘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將堅持「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繼續圍繞「口岸+」,積極挖掘山水、醫養等資源和潛力,推出更具辨識度的「港味」「蓮味」特色文旅ip、新型消費場景和消費惠民措施,不斷滿足深港兩地市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求,助推羅湖文旅消費「更上一層樓」。

  采寫:南都記者 林敏兒 通訊員 陳兵 蓮塘街道辦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