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繞口令一般節奏飛快的《快給大忙人讓路》點燃了《塞維利亞理髮師》的演出現場,觀眾們在原汁原味的經典歌劇中感受羅西尼的黑色幽默。
自1816年首演以來,該劇一直是世界歌劇舞台上的璀璨明珠。此次全新版本由上海音樂學院與義大利科莫歌劇院聯合演繹,匯聚了國際組和學生組兩套陣容。就在4月14日,《塞維利亞理髮師》的第二個演出日,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在上音歌劇院的這方舞台落下了帷幕。
作為今年上海第一個大型文化節展活動,「上海之春」在過去的近一個月時間裡,為申城觀眾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展演活動。其開幕演出350餘人的陣容規模、66台主體演出總量、30%的國際演出數量均創下歷屆之最。
不斷推出新人新作,既與國際接軌,也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上海之春」正在成為上海建設「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文化節展賽會頂流城市的關鍵一環。
剛剛過去的周末,民族器樂的琴聲在浦江兩岸奏響。
近年來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自得琴社,在young劇場首次演出以「明代」為題、以「太倉」為地的江南絲竹新國風樂集《江南好》。晨光熹微,一個尋常的江南春日在明代太倉城漸次蘇醒。熙熙攘攘的百味市集、朗朗書聲的學堂......觀眾化身為主人公——一位明代太倉學人,置身於13首原創曲目營造的夢幻時空,體驗明代江南市民與山水為鄰、與絲竹相伴的雅緻生活,真切體會江南之「好」。
而在東岸的1862時尚藝術中心,上海民族樂團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天琴實驗室,為觀眾帶來了國內首台由ai創作的國樂音樂會。
笛與箜篌,管弦唱和,輕如松花落金粉,此謂《松花》。古箏清音,逸響聲動,艷粉嬌紅吹滿地,此謂《嬌紅》。國樂國色,琴瑟和鳴。終曲《色雅》,天人合一。這些都是騰訊音樂和騰訊ai lab聯合研發的「琴樂大模型」在深度學習後,通過『文本成曲』指令生成的高質量音樂。
演出突破傳統鏡框式舞台,根據場地特點,展示出舞台背後的玻璃幕牆。夜色下玻璃鏡面反射出演奏家和觀眾們共享國樂的身影,而在午後窗外綠樹掩映生機盎然,別有一番生活情趣。「機智的」海派民樂結合上海城市晝夜各異的浦江美景,呈現獨具匠心的新意與巧思。
時間再往回追溯一些,4月8日至10日,上海輕音樂團的《絲路∙東方》——輕聽十二木卡姆音樂會和《輕聽江南》在上海美琪大戲院上演。
在《絲路∙東方》——輕聽十二木卡姆音樂會中,上海輕音樂團與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十二木卡姆歌舞團共同合作,將千年傳承的非遺藝術「十二木卡姆」帶來上海。開場曲《金梭銀梭致青春》還結合了上海輕音樂團創始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的成名曲《金梭和銀梭》與新疆歌曲《青春舞曲》的改編曲目。海派文化與新疆文化巧妙搭配,讓觀眾感受到了兩種音樂和文化的魅力。
而在《輕聽江南》音樂會上,上海百萬網紅街藝歌手羅小羅獻唱《城裡的月光》和《約定》,熟悉的旋律從靜安公園飄到美琪大戲院,更體現了「上海之春」舞台的兼容並蓄。
今年,「上海之春」的舞台上也迎來了史上最大的國際演出陣容——共有24台國際演出來滬交流,佔主體演出總數比例超過30%,團隊來自德、奧、意、法、俄、美、日等10餘國。
這些演出既有國外音樂原汁原味的經典演繹,也有中外藝術家同台表演的交流合作,不僅體現了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文化包容性和藝術活力,也展示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緊密聯繫和交流。
為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音樂交流展演季」應運而生。展演季共上演了7台不同主題的演出,包括許忠演繹柏遼茲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法國爵士喜劇《鱒魚》音樂會、法國阿羅德四重奏音樂會、法國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管弦樂團音樂會、法國聖馬可室內童聲合唱團音樂會、巴黎聖母院首席管風琴奧利維耶·拉特利演奏會、《邂逅印象與浪漫》中法吉他音樂會。
除此之外,奧地利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藍色狂想曲》、俄羅斯芭蕾國家劇院芭蕾舞劇《天鵝湖》、啟迪之聲——丹麥阿卡貝拉組合音樂會等也陸續登台。
國際名團之外,中國音樂家也用自己的方式演繹著國際經典。指揮家余隆執棒上海交響樂團,與大提琴家王健聯袂獻演《幻想交響曲》,為觀眾帶來俄式優雅、意式風情和法式浪漫。上海愛樂樂團的《伊比利亞的音樂風情》特邀西班牙指揮帕布羅•米耶爾戈來滬,演繹全套原汁原味的伊比利亞音樂。
「上海之春」誕生之初,就以力推新人新作為宗旨。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持續加大扶持優秀原創作品和藝術人才力度,推出29台新人新作演出,項目佔比44%。
以「海上新夢」為例,這是上海音協為「上海之春」創立的原創音樂展示平台,已經成功舉辦十五屆。今年,「海上新夢·十六」原創民樂協奏曲作品音樂會,以「國樂禮讚 盛世中華」為主題,有8首從全國徵集遴選產生的原創作品登台亮相。青年作曲家們紛紛表示,「海上新夢」提供了一個開放性的國際化的舞台,讓他們被「充分看見」,也更堅定了他們的音樂理想。
除了助力新人,本屆「上海之春」首次邀請江蘇無錫、浙江台州共同舉辦長三角「錦繡江南」雙向聯動系列活動,促進長三角地區文藝交流。
例如,「青島打擊樂演藝中心馬林巴團打擊樂專場音樂會」在無錫大劇院成功舉辦,獲得了無錫觀眾的熱烈反響。相應地,由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精心準備和選送的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夢華江南》也亮相「上海之春」。
「上海之春」還體現了城市最溫暖的品格。
為紀念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惠芬逝世十周年,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舉辦了「芬芳千古」二胡音樂會。
「愛在春天——曹鵬爺爺和他的孩子們交響音樂會」上,一些自閉症孩子、盲童與上海城市青少年交響樂團一起,用管樂隊合奏、弦樂隊合奏、鋼琴獨奏、管樂五重奏、交響樂以及舞蹈等形式,為觀眾奉上一場視聽盛宴。
為了讓廣大音樂舞蹈愛好者能夠欣賞到更多精彩演出、展演等,音樂節推出了2萬多張公益票、打折票,廣泛惠及市民群眾。同時,「上海之春」還組織功勛人物、最美志願者、消防官兵等代表觀摩、感受、體驗音樂節的演出及活動,讓更多的市民觀眾共賞藝術的春天。
作為新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音樂節和上海文化的金名片,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始終堅持聚焦主題主線、廣邀名家名團、力推新人新作,在音樂的盛宴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藝新星新秀,推動中外交流互鑒,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讓音樂滋潤更多市民,滋養城市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