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文、唐旭領銜《夜行者》首演,多元化寫意舞台營造諜戰世界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4月4日,作為2023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項目,一部匯聚諜戰懸疑與家國情懷的舞台劇《夜行者》,在首都劇場首演。該劇以獨特的視角和多元的舞台手段,真實再現了驚心動魄的歷史時刻,將帶領觀眾穿越歷史的長河,身臨其境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

李乃文、唐旭領銜舞台劇《夜行者》在首都劇場首演。 反掌娛樂供圖

此次,反掌娛樂與趙淼導演三度攜手,彙集實力派演員李乃文、唐旭等,共同打造這部口碑力作。他們通過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演繹,將劇中人物的情感與命運的發展表現得緊張刺激,密不透風、疏而不漏的諜戰氛圍將觀眾「強行」帶入那個充滿無形硝煙與危機重重的戰線。

《夜行者》以嶺南風土人情為創作基調,通過寫意舞台的多元化緊湊融合,展現了懸疑與暗戰交織、緊張與厚誼並行的故事情節。劇中兩位熱血青年彭驍和林可達經歷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成為了20世紀40年代革命傳奇的縮影。導演趙淼介紹,此次創作團隊將視角帶回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澳門與內地。著重描寫了劇中人物「阿驍」和「阿達」兩位具有象徵性與符號性的年輕人一生的故事。該劇充分利用了舞台的假定性,讓主演李乃文和唐旭飾演劇中兩位主角年輕時的狀態,而比他們年歲更小的演員,還要演他們的父輩。趙淼認為,「這便是舞台最有魅力的地方,張力越大,可能性就變得更多。雖然他們兩人在『叔圈』粉絲眾多,通過這部作品粉絲們也可以看到他們年輕時的狀態,恰巧又是一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戲,因此可能會更加圈粉。」

舞台劇《夜行者》的亮點之一在於其獨特的舞台設計和光影變幻。導演趙淼運用巧妙的舞台假定性和光影技術,將十五年的成長與蛻變濃縮在舞台上,讓觀眾在短短150分鐘內見證兩位主人公從年少到中年的心路變遷。同時,舞台上的黑白漸變平台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營造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隨著劇中人物的險象環生,讓觀眾呼吸的空氣都彷彿在噼啪作響。導演趙淼介紹,劇中的很多設定在某個重要時刻對全劇的情節進行了推動和轉折,例如,鐘聲可能在戲裡面便是一個無言的象徵性的符號,可能觀眾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會覺得很詫異,但是響過兩次之後,觀眾會了解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聽覺符號,它的響起就意味著某一件事情即將開啟。

此外,《夜行者》還融合了形體、戲曲、武打、舞獅等中國傳統表演藝術,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和高頻節奏,營造出緊張刺激的諜戰場面。演員們的精彩表演和舞台上的精彩呈現,將讓觀眾感受到革命者們的英勇與堅定,以及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而付出的艱辛與犧牲。在視覺層面上,通過形體去演諜戰,導演趙淼認為,其實很不容易。「觀眾可能會希望看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澳門,上海還有廣州,希望看到寫實的情景,恰恰在我們戲裡面這些場景都是以某些符號的性質出現的,我們還是希望符號感的東西強一點,用這種假定性的想像,能夠帶領觀眾透過符號去想像一個真實的場景,舞台上再逼真,也沒有觀眾想像建立的那樣豐富和多樣。」

趙淼認為,通過形體表演可以讓舞台變得更加好看,可以讓舞台具有更多意義的解讀,可以充分地表達出角色內在的世界,也可以把導演難以言表的情感呈現在觀眾面前。

舞台劇《夜行者》中展現的嶺南醒獅文化。 反掌娛樂供圖

《夜行者》還深入挖掘了嶺南文化中的醒獅元素,將其作為民族覺醒和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時期的象徵。通過醒獅文化的展現,該劇不僅傳遞了濃厚的民族情感,也向觀眾展示了中華民族在困境中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據趙淼透露,在此次《夜行者》排練過程中,演員會練習現代舞、戲曲身段等基本動作。「也許這些動作並不會在舞台上出現,但是我覺得這是作為演員的最重要的基本功,包括武術、南獅等,雖然並不是說所有演員都會舉起獅頭進行舞獅,但所有的演員都要去練舞獅。既然我們講的是咱們自己的民族故事,那麼演員的身上就得有咱們自己文化的形態與特點,在他們每個人身上體現出民族的魂。」

據悉,諜戰舞台劇《夜行者》4月4日—4月6日在首都劇場首演。在4月19日起,該劇將到保定、連雲港、蘇州、天津、淄博、衡水、贛州、唐山、鄂爾多斯等城市巡演,6月21日將回到北京。觀眾可以通過保利票務、大麥網等平台進行購票。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