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台共計345場演出,開啟上海大劇院2023-2024演出季春夏篇

風暖日高,春意正盛。上海大劇院今日公布2023-24演出季春夏篇,延續「元」這一主題,在去年秋季已公布的繽紛演出基礎上持續上新,計劃於3月19日至8月初期間推出51台共計345場演出,打造一片斑斕春夏演藝圖景。

國際名家名團齊聚,帶來經典劇作

縱覽上海大劇院演出季春夏篇,不難看出,音樂與舞蹈類項目是重頭戲。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柏林愛樂樂團、「芭蕾女神」扎哈洛娃和奧希波娃、秘魯男高音弗洛雷茲、美國次女高音喬伊斯·迪多納托等名家名團接連登場,奉獻視覺與聽覺盛宴以饗上海觀眾。

古典芭蕾領域,創立於1778年的義大利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無疑是其中翹楚。3月21日-24日,作為世界芭蕾舞團中當之無愧的璀璨明珠,「芭蕾天團」斯卡拉將在新任藝術總監曼努埃爾·勒格里斯親率下,來滬呈現浪漫主義經典芭蕾舞劇《吉賽爾》。這是舞團時隔6年後重返上海大劇院,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站。

讓舞迷們期盼已久的「芭蕾美神」斯維特蘭娜·扎哈洛娃,敲定將於5月來滬,這位在索契冬奧會開幕演出中令世界矚目、被中國舞迷昵稱「z娃」的芭蕾明星,不僅將獻上融合芭蕾、音樂與時尚,講述「時尚女王」香奈兒一生的《香奈兒傳奇》,還首次在上海夫妻同台——攜丈夫、著名小提琴家瓦汀·列賓以及一眾莫斯科大劇院明星舞者,帶來小提琴與芭蕾交織的《足尖情弦》。

7月,另一位舞壇天后奧希波娃將在上海大劇院實現中國內地首秀,先後擔任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兩大世界知名舞團首席的奧希波娃,以能量充沛的半空跳躍技巧和充滿戲劇張力的演繹令人稱道,此次來滬,奧希波娃將精心挑選兼具藝術性和創意性的舞碼,展示其對芭蕾的活力與熱誠。

音樂方面,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特別呈現,6月24日,被譽為「音樂世界璀璨之星」的柏林愛樂樂團將在首席指揮基里爾·別特連科的率領下展開近10天的上海之行,除攜手鋼琴家王羽佳奉上4場交響樂、若干場室內樂外,還將通過一系列藝術教育活動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現「柏林愛樂樂團在上海」,展現名團風采。

「新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古典聲樂界超級巨星秘魯男高音胡安•迭戈•弗洛雷茲,2019年首次來到上海大劇院,即以「返場謝幕長達40分鐘」的熱烈,「種草」從全國各地趕來觀摩的聲樂愛好者。這位大劇院的老朋友將於5月20日這個浪漫之日再度登台,作為活躍於國際舞台上的新一代抒情男高音,此次他將帶來羅西尼、多尼采蒂、普契尼、威爾第等多位作曲家的經典歌劇唱段。

6月9日,美國次女高音喬伊斯·迪多納托再度攜手金蘋果古樂團回到大劇院舞台,以《伊甸園》為名,通過一套跨越四個世紀的曲目,將亨德爾、瓦格納、馬勒以及當代作曲家、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獲得者瑞秋•波特曼等不同風格的音樂與戲劇元素相結合,貢獻一場探索存在的純粹本質、人與自然關係的音樂會。

此外,上海大劇院挖掘中劇場資源稟賦,進一步深耕、打磨小而美的演出品牌「一個人的古典」、「隱藏系列」等。4月9日和6月9日,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金獎得主維塔利·皮薩連科、ard慕尼黑國際音樂比賽吉他賽項頭獎得主匡俊宏將登台「一個人的古典」系列音樂會;5月24日,有趣有格、可鹽可甜「隱藏系列」則將推出古琴藝術創新的標杆人物巫娜《從內變形》古琴即興音樂會。

聚焦文學ip,濃縮「上海味道」

文學作品和舞台藝術常常相互輝映。這個春夏,上海大劇院積極策劃,聚焦文學ip,遴選出一批從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詩人、作家的經典創作中生髮出的舞台作品,為觀眾呈現舞劇、音樂劇、話劇等多向度演出類型,在舞台上邂逅經典角色的新生。

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是江蘇大劇院近年來打造的「爆款」舞劇,於2023年摘得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5月8日-12日,該劇將再返大劇院,以年輕一代視角對民族文學經典進行重新演繹。

4月18日-21日,由鄭雲龍擔綱藝術指導及主演的音樂劇《將進酒》聚焦李白在四川江油的成長曆程,將古代巴蜀以及江油當地的山水、風土、人情再現於舞台之上。

此外,在年輕觀眾群體中口碑與票房兼具的中文原創音樂劇《人間失格》、上海大劇院創製中心製作音樂劇《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文版、繆時客出品黑塞三部曲之一音樂劇《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都將在這個春夏登上大劇院舞台。

在諸多文本轉化至舞台的作品中,莫言劇作《鱷魚》讓不少觀眾甚為期待,這也是該劇在上海的首演。《鱷魚》是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十年後的最新力作,通過一條無限生長的、會說話的鱷魚挖掘人性深處的秘密,深刻探討「慾望」這一主題。融合莎士比亞式的精彩對白、富於想像力的戲劇衝突設計,加之獨具特色的「莫言式魔幻」,今年7月《鱷魚》將於舞台呈現在救贖中的向光之旅。

海派文學以「開放多樣、海納百川」佔得一隅,上海大劇院在策劃此次演出季時也特意注入了些許「上海味道」。4月,改編自金宇澄同名原著、與第一季萬縷千絲又獨立成章的舞台劇《繁花》第二季將獻演上海大劇院,藉助舞台設計在70、90兩個年代間穿插,講述阿寶、滬生、小毛的選擇與命運,回歸城市特性,展現獨樹一幟的「上海腔調」。

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出品、根據王安憶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舞台劇《長恨歌》也將在7月以上海話演出的形式呈現。一場繁華上海的遺痕舊夢重現舞台,一幅上世紀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新老上海的風俗畫卷徐徐展開。跨越三個時代,命運多舛的「上海小姐」王琦瑤的一生展現在觀眾面前,27萬字小說的精華濃縮在劇場里的三個半小時。

除文學ip之外,改編自英國bbc長壽金牌劇集的同名沉浸式懸念劇場《9號秘事》,自去年12月底起便已在上海大劇院·9號空間(5樓小劇場)駐演,演出最大程度保留原版劇集氣質的誠意、又融入獨特的現場觀演方式,收穫了年輕觀眾好評,一經開票旋即熱購。

4個全新公共空間亮相,讓生活更藝術

「讓藝術更生活,讓生活更藝術」,這是上海大劇院多年來的理念,在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看來,劇場與觀眾的相遇,不應該只局限於看演出那麼短暫的時間,「劇院的意義是什麼?一方面,是展示藝術、傳播藝術的文化空間,另一方面,也應該為市民提供更多休閑的公共空間,日常可以輕鬆地走進來。」

基於這一思考,上海大劇院於2023年2月啟動對劇院西側4個水景的升級改造工作。歷時近一年,作為a+藝術空間的持續延伸,4個全新公共空間——1998藝廊(1998 lounge)、抓馬咖啡館(drama cafe)、後台·藝術商店(book stage)、別樣空間(vip room)改造完成,約400平米的狹長空間華麗變身為餐廳、咖啡館、藝術品商店,除別樣空間外,其他三處空間皆已對外開放。

其中,1998藝廊為餐飲空間,名字旨在紀念大劇院的開幕之年,在提供西餐之餘也為市民、遊客提供可點單外帶的咖啡、酒水;抓馬咖啡館目前人氣最旺,其裝修風格也別具劇院氣息,紅色幕布從天而降,兩排從小劇場拆舊而來的藍色座椅貼牆而置,上有座位編號,品飲一杯咖啡卻又如同坐在劇場之中;後台·藝術商店布滿大劇院設計開發的文創產品,並會根據演齣劇目實時更新。除此以外,商店中還陳列著二十餘年來在上海大劇院上演的經典演出的簽名版海報影印件,讓人在行走間領略大師風采。

除了新增的400平米公共空間,上海大劇院大約300平米的票務中心也在去年年底修葺一新。煥新的票務中心和1998藝廊的入口緊緊相連,延伸了a+藝術空間,這樣一來,劇院多個空間打通形成連續動線,讓市民在劇院漫步時更有獲得感,構建更具流動性、互動性的藝術生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