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套話:張藝謀已走上了中國男導演的另一條大路

74歲的張藝謀,經歷過兩次事業低谷。

一次是1996年。

這一年張藝謀和鞏俐分手,新電影也因為拉不到投資陷入停滯。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張藝謀,碰到了之前飯局上認識的地產商張偉平。

一個有資本,一個有才華,張偉平拋出橄欖枝,把張藝謀帶上了商業大導的道路。

從開創中國電影新紀元的《英雄》,到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張藝謀自此立下「國師」的威名。

還有一次是2016年。

張藝謀與好萊塢合作的《長城》票房滑鐵盧,聲譽遭到重創。

之後的《影》和《一秒鐘》,口碑平平票房不盡人意,老謀子似乎與主流市場漸行漸遠。

就在人們都以為張藝謀「廉頗老矣」,他卻又修鍊出了新的殺招。

以文藝片走向國際的張藝謀,和自己的老本家文藝片「斷舍離」,開發出類型混搭的新賽道。

懸疑諜戰的《懸崖之上》,古裝推理喜劇的《滿江紅》,掃黑警匪的《堅如磐石》。

每一部都突破著類型片的傳統定義,也拉動了年輕觀眾對張藝謀電影的熱情。

2023年度票房前十,張藝謀的電影佔了兩部,其中一部還拿下年冠。

短短几年時間,張藝謀早已把自己打造成票房保障的金字招牌。

作為春節檔最受矚目的影片之一,《第二十條》目前票房已經破15億,平台給出的最終票房預測更是高達24億,8.0的評分也是「聽取誇聲一片」。

紮實的票房和口碑再一次證明,年過70的張藝謀,依然可以穩穩拿捏大眾的口味。

《第二十條》究竟好在什麼地方?

帶著這樣的好奇,青石也走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141分鐘的觀影結束後,青石只想說,這部電影能擁有這麼厚實的群眾基礎,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願把《第二十條》,稱為張藝謀最接地氣的電影。

包括觀眾提到最多的一點,也是「生活化」「接地氣」。

毫不誇張的講,《第二十條》不只是張藝謀的小打小鬧,一俗到底的敘述里,隱藏著張藝謀未曾老化的野心。

話不多說,下面青石就將片中三大「俗點」一一拆解,來看看本片究竟隱藏了什麼乾坤。

01

打一開始,張藝謀就給《第二十條》定下一個「通俗」的基調:

在普通老百姓的大事小情里,講述情理與法理的矛盾。

這個切入點,其實在張藝謀的電影中不是第一次出現。

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講述了農村婦女秋菊的告狀史。

丈夫被村長踢傷,秋菊一定要討個說法,從鎮上一路告到省里。

後來秋菊生孩子,村長幫忙送到醫院,兩家恩怨化解,村長卻被公安帶走調查。

《秋菊》是糾纏在人情和法治里的孤膽英雄,《第二十條》則是一群人被「情與法」搞得雞飛狗跳。

簡單來說,《第二十條》涉及了三起「正當防衛相關案件」

一起是公交司機傷人案。

公交車上,女孩遭到騷擾,司機出手相助,失手重傷其中一人。

司機被判故意傷害罪,坐了三年牢,妻子為他四處申訴,累垮了身子最終含恨離世。

「我爸有罪嗎?」

「這種判決對他公平嗎?」

司機女兒的一連串質問,讓人無法回應,難以給出正確答案。

一起是剪刀殺人案。

妻子被惡霸強暴,自己也面臨生命威脅,這個叫王永強的男人在恐懼中失手殺死了惡霸。

王永強被拘,惡霸家屬浩浩蕩蕩堵在檢察院門口,要求嚴懲兇手討個公道。

「還我兒命,還我公道」的白紙黑字觸目驚心。

另一方面,王永強的遭遇又讓人哀其不幸。

為了保護妻子,保護自己,拿起刀殺死對方,難道有錯嗎?

還有一起校園霸凌案。

高中生韓雨辰,因為目睹同學遭到霸凌出手阻止,誤傷了其中一名施暴學生。

沒想到事後卻被對方反咬一口,還被學校定義為「打架鬥毆」。

殺人償命,先動手的理虧,這是自古以來人人認定的鐵律。

而拔刀相助,見義勇為,何嘗不是我們所提倡的品質品德。

當二者碰撞在一起,無疑就會成為無法給出標準答案的「電車悖論」。

就像片名所示,「第二十條」指的是刑法第二十條,關於「正當防衛」的規定。

何為防衛,如何界定「正當」的範疇,一直以來都是社會爭執不下的熱點。

圍繞正當防衛的種種矛盾,勾出了我們所有人都深有體會的情理困境。

那句「法律沒錯」——「那誰有錯」的一說一問,正是由三起案件串聯起來的魂之所在。

02

很多人對《第二十條》的第一印象,就是那句「我愛我家」的口號。

乍一看,這個口號簡單俗氣,毫無營養,給人一種「春晚合家歡」的感覺。

但看過電影后,青石才驚覺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背後其實大有乾坤。

影片的主要角色,來自兩個家庭。

檢察官韓明(雷佳音 飾)一家,家庭內部是「虎媽貓爸」的權力配置。

妻子李茂娟(馬麗 飾)掌控著家庭的命脈,韓明唯老婆之命是從,老婆一聲令下哪敢不順。

他還用撲克牌為兒子和老婆的家庭地位進行了精闢總結:

兒子是j,家裡的王子;老婆是皮蛋(q),眾星捧月的女王(queen)。

風風火火的生活,卻因為兒子的打人風波,引發了一系列的漣漪效應。

一邊是韓明畏懼的權威,一邊是兒子不被認可的正義,二者孰輕孰重?

但和聾啞人郝秀萍(趙麗穎 飾)一家相比,韓明一家的糟心事顯得無足輕重。

丈夫王永強誤殺惡霸,被判故意傷害罪,未來生死未卜。

不僅如此,郝秀萍和年幼的女兒也受到牽連,被惡霸家屬頻繁騷擾。

對方甚至以孩子作為脅迫,逼她承認自己是自願和惡霸上床,而不是被強姦。

她有苦說不出口,只能拼了命和對方搶奪孩子,甚至準備用自殺換來家人的周全。

站在高樓邊緣的郝秀萍,痛苦而絕望,向韓明伸出手的那一幕更是直擊人心,令人心痛。

我至今對影片的那句「全民詰問」印象深刻:

「當你的家人受到傷害,你會怎麼做?」

這其實正是「我愛我家」這句口號的意義所在。

我愛我家,亦是我愛家人,為了保護他們會豁出一切。

法與情的博弈背後,這種「合家為家」的情感內核才是影片的真正題眼。

03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以為《第二十條》是一部熱熱鬧鬧的喜鬧劇。

這也引發了不少人質疑:該不會又是一部「春節特供」的小品電影吧?

但如果你熟悉老謀子,就知道他的大部分現實題材,其實都喜歡用一層喜劇的「糖衣」包裹。

像是《秋菊打官司》《幸福時光》《一個都不能少》都用到了喜劇元素。

最典型的《有話好好說》,都市男女,荒誕因果,知識分子的暴走,盡顯後現代的黑色幽默。

那句「安紅,我想你想的想睡覺!」更是成為響徹影史的經典台詞。

可以說,張藝謀喜劇的俗,不是那些所謂的屎尿屁;

而是基於生活本身的人物和故事,以及演員之間的化學反應。

比如化身「社畜」的韓明,工作中卑躬屈膝,懂得揣摩領導心思,堪稱最稱職的端水大師。

「領導先走」「我給領導開車門」,那種面對上級的刺撓感,讓人看得坐立不安又哄然大笑。

還有雷佳音和馬麗,張藝謀把這兩位湊一起,發揮出了1+1大於2的效果。

看似低眉順眼的雷佳音,實則一兩撥千金,用柔道力抗沉重的現實。

老婆訓話,老實聽著;

大舅哥叫他「小白臉子」,他也揣著明白裝糊塗。

強勢如馬麗,做事說話直來直去,關鍵事上絕對不含糊。

當受傷學生的家長(張譯 飾)譏諷兒子:你再高抬貴手1厘米,(我孩子)這眼睛就沒了。

護犢的馬麗一臉誠懇地回答:這不還差1厘米呢嗎。

一句話把對方的氣勢壓死,氣得只能嘴唇發抖說不出話。

幾乎每句台詞都在不停爆梗,插科打諢的大白話里都是純天然的生活質感。

在這些嬉笑怒罵里,我們仍能看到那個卯著一股狠勁,又講人情味的老謀子。

剝開這層笑果滿滿的喜劇,《第二十條》其實有著不亞於《三大隊》等片的深沉嚴肅的底子。

它關乎市井民生,關係社會法治,是和每個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現實故事。

04、事實證明,張藝謀已走上了中國男導演的另一條大路

如果說《秋菊打官司》是90年代轉型時期的真實寫照,《第二十條》就是張藝謀對當下時代的同頻共振。

以喜寫鬧,以喜寫悲的手法,從《秋菊》沿用到今日,早已成為張藝謀的作者印記。

不得不說,《第二十條》無論從選題還是內容,俗是真的俗。

但張藝謀正是擅長用俗的方式,完成對現實力透紙背的表述。

就像有網友說的,

張藝謀用最通俗易懂的面子,包裝著人情世故、社會法則的里子。

他用感性的情感和幽默,進行著對於現實的理性思考,最終達成了大俗即大雅的「張氏表達」。

在職業生涯的晚期,丟掉賴以成名的拍攝手段,本本分分講好一個故事。

對於這個段位的老謀子來說,這樣的嘗試不亞於拿著事業賭博。

但青石想說,這樣的嘗試,不妨多來一些,中國電影才能擁有氣象更新的新鮮血液。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相信《第二十條》完全可以憑藉優秀的口碑穩住票房,在春節檔之後斬獲更好的成績。

青石電影|商周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