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電影《三大隊》:何種正義,誰之責任?

原標題:《三大隊》:何種正義,誰之責任?



在休謨看來“如果沒有正義,社會必然立即解體,而每一個人都會陷於野蠻和孤立的狀態”,好在電影《三大隊》由內而外地散發出正義的光輝,某種程度上,其也在“人間正道是滄桑”的德性追問中,叩問普通個體生命的責任與擔當。進一步而言,《三大隊》絕不僅僅拘泥於塑造公安局刑偵“三大隊”中人物命運顛沛流離的群像,更重要的在於,電影自始至終詮釋了對微觀個體正義與公道的問詢與守望,在此種意義上,顯然也拋出了一個頗為有趣的哲學議題,即電影的意旨內涵——“何種正義,誰之責任?”


正義何為?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將柏拉圖的“正義觀念”進一步發展、完善後,確證了正義作為個體美德而存在的價值。可見,所謂正義應當首先來自個體之善的堅守,或者說,對善之理念的某種具象化實踐,即葆有能夠憑藉自身之力捍衛善的義務。因此,正義先行為“應然”層面的體認,來自個體對社會生產實踐本應當具備的道德準則的闡釋。質言之,人之生命主體有維護正義的必然要求。在這種審視之下,《三大隊》中張譯飾演的主人公程兵從開始作為警察時的職責所在,逐漸演化為追兇十餘年拼盡全力的正義化身,本質上就是一種個體對善的執著。當然,這種基於“善”的“我執”,在佛家裡謂之以“我執為根,生諸煩惱;若不執我,無煩惱故”,不難看出,從風光一時的三大隊隊長到階下囚,再至出獄後的普通人身份,程兵骨子裡貫穿著一個人民警察內心顛撲不破的正義執念。正如卡爾·弗里德里希所說,“正義的理念(eidos)是一種超驗的存在,不能用感覺來證明其存在”。因此,程兵內在塗抹著為正義而拼盡全力的人生底色,並將其視為一種超越日常經驗的道德標準和心中律令。這也使得橫跨七省,萬里追兇,只為尋找真相這一過程變得可信可感。


實際上,正義除卻個體善的存證之外,還表現為一種群體的善念,即“共同體的善”(the good of community),也就是群體之間對公共利益的維護。一言以蔽之,共同體的公共利益是一種“至善”,也可稱之為最大的正義。無論是羅爾斯的“共同體觀”,亦或是桑德爾的“構成型共同體觀念”,皆指向了社會有序發展不可遺忘的共同體之善。在這個層面上,不得不說陳思誠團隊將這篇千餘字的非虛構故事《請轉告局長,三大隊任務完成了》點石成金。故事中王大勇在審訊中意外死亡,三大隊人員鋃鐺入獄,成為階下之囚。確切地說,三大隊里的每一個人都面臨著家庭破碎、未來不存,自我意義消亡的現實命題,但好在電影賦予了三大隊這個曾經所向披靡的英雄團隊在跌落谷底後依舊高呼“為心中正義與公道奔走不息”的形象。“天人迭勝誰能測,禍福無常不待評”,換作一般人,遭受牢獄之災後,或將再難伸展一腔熱血,但工程兵以及背後的三大隊恰恰是最為有力的證明。可見,三大隊的群體之善最終得以轉化為社會公共利益共同體的善。在這個維度上,正義已經成為個體與群體必然捍衛的道德秩序,畢竟,一俟正義共同體之善不存,更難以維繫整體的社會公平。


由此,若想使得社會正義共同體之善在更大意義上成為人們良善生活的保證,便需要牢牢固守“道德責任”的理念。這便是程兵這一人物角色為何如此之真實,從而深深觸動觀眾內心的關鍵點。無論是三大隊的隊長身份,亦或是出獄後的普通人,程兵本質上是妻子的丈夫、女兒的父親,但卻在時間無垠的道德荒野中,願意高舉責任的火把,捍衛自己頭頂的正義星空與內在的道德律令。因此,像程兵一樣的三大隊成員,以他們的偏執與熱血,誠懇與擔當,捍衛與篤定繪就了一幅葆有凡人微光的人間道德圖景。值得進一步追問的是,程兵傾盡所有,無欲無求,歷經崎嶇坎坷的十二載萬里追兇路,只為將兇手繩之以法的信念究竟因何?私以為對“道德責任”的貫徹已經成為人物身份難以塗抹的亮色。何為道德責任?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德性行為相對於我們的中道,是一種決定著對情感和行為的選擇的品質,它受理性的規定,像一個明智人那樣提出要求”,也就是說,只要當人們可以按照自我意願去實踐,且作為行動主體的行為人能夠知曉自身行為及其由此所產生的後果時,主體行為人才能夠飽受相對應的道德讚譽或批評。質言之,人之主體須葆有良好的德性,才能夠使之更好地對自身行為負責,也即道德責任。如此,就不難看出程兵的堅守已然成為一種內在的信念,其身體中流淌著一種更為理性與通達的血液,而受害者家屬的一句“好警察”也道出了程兵心中的真正答案,所以,道德責任不僅是程兵職業屬性的天職,更是其作為社會群體之中個人的信仰。在這個意義上,“三大隊”本就是一個充滿“道德責任”命題的隱喻符號,既指向了個體責任的秉持,又延展至社會層面上的責任秉持。


毫無疑問,正義是一切德性的總括,亦是社會常態化運轉的不二法門。一如古羅馬著名法學家烏爾比安所言,“正義是給予每個人應得的部分的這種堅定而恆久的願望”,這也確證了程兵及三大隊為何萬里追兇的緣由。誠然,正義絕不單單是個體的行為與群體的口號,理應訴諸於實實在在的道德良知與責任實踐,如此,才能在真正意義上抵達個體自我與群體社會的良善生活。(作者:韓貴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