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霸王別姬》時,因為葛優一句話,張國榮自此改了對他的稱呼

本文作者 |之齡

責任編輯&排版 | 向晚晚

1993年,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在香港上映,短短几天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影片中的幾位主演因此獲得了極大的關注。

張國榮在影片中飾演不瘋癲不能活的程蝶衣。

戲裡,他是扭著旦角身段,說起話嬌滴滴,笑起來酸溜溜的舊戲子;戲外,他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儼然一個戲痴。

而在電影拍攝背後,還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01

1991年,徐楓看了《霸王別姬》原著後,就認定程蝶衣的角色非張國榮莫屬。

然而,當時陳凱歌並不認識張國榮,徐楓就給他看了張國榮的影片碟片,幫助他了解張國榮的演技。

這一看不打緊,陳凱歌被張國榮的表演深深吸引,當即決定親自去找張國榮。

陳凱歌飛往香港與張國榮見面,因為沒有劇本,索性當場給張國榮講起了劇情。

而張國榮全程都只是默默地聽著,陳凱歌講完後,他拿著煙的手微微顫抖,站起身,只對陳凱歌說了一句話:「我就是程蝶衣!」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詮釋程蝶衣的角色,張國榮與陳凱歌、編劇蘆葦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不斷調整和完善自己的表演。

不僅如此,為了能在形象上更貼近戲中角色,張國榮早在劇組開機半年前就去了北京,找到京劇名家張曼玲學習京劇。

當時,張國榮在香港已經小有名氣,出演過多部電視劇和電影,但他見到張曼玲時,卻這樣介紹自己:「老師您好,我叫張國榮。」

這簡短的自我介紹,給張曼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她深深感動。因為張國榮並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明星,而是一個虛心求教的學生。

02

張國榮特別能吃苦,作為絕對的主角,在拍攝過程中,從沒有對劇組提出任何特殊要求,在現場幾乎也沒有休息過。

有一次,張曼玲去劇組,正好張國榮當天的戲份拍完了,她發現張國榮臉紅紅的,卻還在壓腿。

張曼玲便上前詢問,得知張國榮正發著高燒,驚呼道:「你發燒了也不休息嗎?」

張國榮卻淡然一笑:「又沒有多大的關係,我沒學過京劇,所以更要努力才行。」

多年後,張曼玲回憶起當年的事,還感慨地說道:「他真的是一個很有天賦的人,京劇最重要的其實是神韻,他做到了。」

正是對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張國榮才能完美地詮釋程蝶衣這個角色,戲裡戲外,他就是那個人。

除了仔細研究京劇的部分,拍攝過程中,對於影片效果的呈現,張國榮也有著自己的堅持。

拍攝程蝶衣戒煙的戲時,有個鏡頭需要張國榮用力砸玻璃,一組鏡頭拍完,導演說可以了,可張國榮卻不滿意自己的表現,要求重拍。

於是,這個鏡頭在張國榮的堅持下又拍了好幾次,最後一次,他砸玻璃砸得太過用力,直接把小拇指上的肉都削掉了一塊。

大家都很緊張,要送他去醫院,張國榮卻笑著說:「沒事,這下總算拍好了!」

03

張國榮除了認真研究自己的戲份,還與張豐毅、葛優等演員合作得非常默契,將影片中的情感演繹得深入人心。

有一次,在拍攝一場京劇戲份時,張國榮和葛優都需要穿上京劇服飾。

由於他們的服裝非常華麗,化妝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給他們化妝。

在等待化妝的過程中,張國榮和葛優閑聊了起來。

他們談到了京劇的歷史、演員的生涯等等,兩人都很有興趣。等到化妝師為他們化好妝後,他們已經聊得非常愉快了。

在拍攝一場情感戲時,張國榮和葛優需要表達出深刻的情感。

為了更好地進入角色,兩人私下裡做了很多的交流溝通,張國榮親切地稱呼葛優「哥們兒」。

通過深入的交流,他們對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拍攝時也更加得心應手。這場戲拍完後,兩人變得更加親近了。

有次拍完戲,大家正在一起說笑,當葛優意外得知張國榮比他還大1歲時,難以置信地問道:「你這是怎麼長大的呀?」

葛優認真的表情加上他那誇張的語氣,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張國榮順勢故作深沉地拍了拍葛優的肩膀,叫了聲:葛優賢弟

從那天起,張國榮就一直稱呼葛優為「葛優賢弟」。

電影殺青後,張國榮依舊保持著一貫的優雅,送給葛優一張簽名版的演唱會CD,鄭重地寫著五個字:「致葛優賢弟」。

寫在最後

由此可見,張國榮並非一個為了工作就不顧生活的人。

拍戲間隙,他也是一個愛笑愛鬧的人,如果收工早的話,他還會自掏腰包請劇組的工作人員一起喝咖啡。

也許正因為有張國榮對角色的完美詮釋,還有對劇中人感情的充分理解,以及和其他演員的配合,才讓《霸王別姬》取得了那麼多的好成績。

都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了解張國榮的人都知道,他之所以會接這部劇,是因為他的原生家庭。

張國榮的家境很好,父親是一家裁縫店的老闆,卻並沒有給他太多的關愛。

有一次,他去父親的公司,被職員打趣問父親有沒有帶他去喝茶。

誰知張國榮脫口而出說跟他不熟。

也許在張國榮的眼中,戲裡的程蝶衣與自己有著相似的不那麼幸福的童年,所以他才會傾盡全力用心演繹。

今年是張國榮去世20周年,儘管已經離去這麼久,可在眾多影迷的心中,哥哥從未遠離過。

這,大概就是哥哥獨有的人格魅力吧!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