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有多少奇思妙想死在了俗套故事?

好萊塢的故事大多是俗套,偶爾碰見幾個不是俗套的,也會被當作另類看。尤其是動畫電影,細細想下,故事基本都是主旋律俗套。

一部電影,當你看見開頭就已經瞭望到美滿結局時,是什麼支撐你懷著興奮心情將它看完?

答案是:技術。

先進的工業水平與攝製技術是一直是好萊塢電影的王牌。與日本動漫傳統的2維風格不同,好萊塢經過20多年探索,已經在3維領域開闢了另一片天地。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不停摸索更多的視覺呈現可能。

比如迷叔今天介紹的這部《久保與二弦琴》。

此片曾一度成為北美熱門,爛番茄97%新鮮度。

各家媒體不吝溢美之詞。

泰晤士報直呼:

這是想像力的載譽飛行。

豆瓣上評價也不低,8.0的評分。

網友@周盆直接喊出神作!

近期看過的最佳動畫了。五星給的是無與倫比的精良製作。定格動畫這樣搞,神作

看了這些評價是不是也有點心癢?

別急,捧臭腳這事,中美人民都乾的多了,一部電影的好壞還得看了之後才能準確判斷,僅看他人評論,只能參考一二,不能信以為真。

首先,《久保與二弦琴》的確是一部想像力橫飛的電影。

本片的出品方是萊卡動畫,看慣了皮克斯、迪士尼、夢工廠的米油也許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

迷叔說兩部他們的代表作你立馬感覺跟熟人沒兩樣,《殭屍新娘》和《鬼媽媽》。

這兩部作品在動畫界可算獨樹一幟,哥特和暗黑是所有觀眾看完後打出的標籤。而這兩點恰好是萊卡動畫的一貫風格,這次的《久保與二弦琴》也不例外。

它最大的特色在於傳統的定格動畫與電腦特效相結合,碰撞出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有綠幕也有木偶,大多數數字特效都會先用實際手工完成的效果測試。角色的頭髮、動物的毛髮,都是用剪刀細緻剪出的紙片。

故事中,主角恰好會通過二弦琴對紙張施加魔法,讓其變幻出多種造型,與木偶材質不謀而合。

影片中用了一個超大的紙質骷髏模型,足足有25英尺高,因為太大,拍攝時不得不分為上下兩部分。

定格動畫,人物表情向來是最難處理的環節,這次製作團隊專門用3D列印了66000個臉模,由於一些部分可以互換,光是主角一人就能做出4800萬個表情。

擴至全片,所有角色做出的表情多達25000多種,全部由3D列印完成。

不止人物,片中的風景也因特效與模型的結合而顯出不一樣的美感。

看到這又有點心癢了?覺得很因垂絲汀?

正向前面迷叔談到的,《久保與二弦琴》和其他好萊塢動畫電影一樣,把所有心思都用到了技術上,對於故事的把握卻只能用馬馬虎虎來形容。

本片故事取材與日本,久保是個酷似佐助,同樣被人追殺挖眼睛的小男孩,他的母親是神仙,父親是武士。

人神結合的CP違背天條,久保的外祖父是月亮上的大神,帶著久保的阿姨親自殺了久保的父母,並要挖掉久保的眼睛,讓他斬絕人倫之情。

父母雙亡後,有各自用僅剩的一點法力,變出一隻猴子和一個牽牛武士保護久保,找到傳說中的戰神套裝,打敗外祖父。

這故事,看前半段有點《寶蓮燈》的味道,後面立馬落入老美對東方文化的YY。

好萊塢在改編上,一向高傲自大,以為在結尾套上親情、家庭這些引起全人類共鳴的元素就OK,整個故事還是按部就班。

這種做法也受到海外觀眾,特別是那些被改編國家觀眾的質疑。

片中的「戰神套裝」明顯是主創們瞎編出來,就為嵌套上歐美人向來感興趣的尋寶探險套路。

網友@超人就說:

這哥們明顯技能是琴藝,為什麼非要找個啥用沒有的鎧甲和寶劍?

這種只得其形,不得其神的半吊子改編我們已經見得足夠多了,技術,應該為故事服務,不應該跳脫出來單獨成為噱頭。

那樣的電影,即使再「好看」,也還是不好看。

最後,有必要解釋一下:二弦琴是一個大概念,並不是說琴弦就只有兩根。

許多人看完本片都吐槽,明明3跟弦,非叫二弦琴,欺負我不會數數?

片中久保拿的琴,應該是三味弦,二弦琴的一種,由中國的三弦演變而來。

畢竟西方人就湊個熱鬧,這「真」,只有咱們東方人來「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