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藍: 紅岩感人促改編, 江姐沒哭留遺憾

於藍在銀幕上塑造的都是經典角色:《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革命家庭》里的周蓮、《龍鬚溝》中的程娘子、《林家鋪子》中的張寡婦、《翠崗紅旗》中的向五兒……但她卻很謙虛地表示,「其實,我演的電影全加起來也就十來部」。

於藍早年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話劇團時,她的老師熊塞聲曾對她說過:「表演可不是玩,這是一個戰場,你就是要死在舞台上。」從此以後,於藍就將根扎在了舞台上,將銀幕作為戰場,即便息影也擔任了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首任廠長,為中國電影繼續發光發熱。

生日:1921年6月3日

出生地:遼寧省岫岩

原名:於佩文

工作單位:北京電影製片廠

江姐當時要是哭出來,電影表現應更真實

於藍最被觀眾記住的人物是《烈火中永生》的江姐。她曾說:「所有革命的偉績、犧牲都是江姐做的,然而今天人們都把對江姐的愛給了我。」在飾演江姐前,於藍和導演水華前往重慶,採訪了大量在那個時代里進行鬥爭還倖存的共產黨人,有一個跟江姐接觸挺多的作者還跟於藍講了一些當年的事情。之後他們整理出來了20萬字的資料。

當時作為編劇的夏衍也留給了於藍一句話:「千萬不要演成劉胡蘭式的女英雄,也不是趙一曼。」這對於藍有很大啟發,江姐是一位城市女性,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形象,不然會顯得很突兀,更無法在敵後生存。並且江姐作為一名地下工作者,必須有異於常人的淡定從容,小心謹慎。所以,觀眾在銀幕上看到的江姐,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女性形象。於藍特別滿意最後一段,江姐和許雲峰共赴刑場時,並沒有用很強烈的情緒去渲染生離死別,而是十分平靜從容地面對死亡。

不過,對於江姐這一角色,於藍覺得在創作上仍然有遺憾之處。片中有一場江姐與雙槍老太婆見面的戲,當時江姐剛剛得知自己的丈夫犧牲,在雙槍老太婆的勸慰下,江姐忍住了眼淚說:「不應該含著眼淚鬧革命。」這場戲演完之後,於藍腦子裡一直在總結,這段應該演得更好,江姐剛剛失去丈夫,面對如同母親一樣的雙槍老太婆,眼淚一定是憋不住的,哭出來會更真實一些。

走訪群眾,在生活中萃取表演的樂趣

在出演第一部電影《白衣戰士》(1949)之前,於藍在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已經有了8年的話劇表演經歷,經常下鄉為老百姓表演話劇。但拍電影對她來說仍是不小的挑戰。她習慣將舞台上極具感染力的表演方式帶到電影中,看起來不太自然。對自己的銀幕處女作,於藍不太滿意,「當時根本談不上角色創作,還很稚嫩」。

不過,於藍很快又迎來了證明自己的機會,張駿祥導演的《翠崗紅旗》(1951年)找到了她,讓她飾演1934年紅軍長征後,留在江西蘇區寧都的紅軍家屬向五兒。於藍是地道的北方人,而向五兒是一位南方人,為了塑造好角色,於藍在一個月時間裡,採訪了從省委書記到普通群眾幾十人。她曾記錄下那段經歷:「擔罷水去園中采麻,由不熟練到能應付,我心裡很是高興。吃早飯時已經9時多,飯好像特別香甜。一整天和她們同勞動,夜晚也不肯放棄推米粉的活動……」影片上映之後,於藍的表演受到了肯定。

於藍繼續享受著從生活中萃取表演的樂趣,這也成為她之後創作的一個信念。在根據老舍同名話劇改編的電影《龍鬚溝》中,於藍飾演一位北京小雜院的勞動婦女「程娘子」。拍攝前,正懷著兒子田壯壯的於藍,拖著已經腫脹的雙腿,走訪了北京很多大雜院、小衚衕,還去天橋觀察賣大餅的小媳婦們說話、數票子時的姿態,但始終沒有找到那個形象。後來電影都快開拍了,有一天於藍碰見了院子里門房的妻子蘇嫂,她說話的架勢,北京人的那種味道立馬讓於藍與角色聯繫起來,「角色對丈夫兒子的關心,潑辣、豪爽、要強、愛面子都是從她身上學來的。」

對紅色革命題材有很強的自覺性

於藍的成就和她所處的時代是緊密相連的。1931年九一八事變,10歲的於藍就在瀋陽,她親眼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慘景後,隨家人逃難到河北張家口,抗戰爆發後她又隨家人來到北平,進入一所女子學校讀書。後來,於藍僅靠著兩條腿,兩個多月時間從北京出發,走了1000多公里路,來到抗日大前方延安。於藍在決定奔赴延安之前,曾躲避到同窗好友趙書鳳家中。趙母給女兒改了個名字,叫趙路,意寓一路順當、平安。於藍也讓趙母給自己改個名字,大字不識一個的趙媽媽脫口而出:「你就叫藍吧,萬里無雲的藍天多好呀!」從此,她的原名「於佩文」再也沒有用過。在延安的幾年時間裡,於藍先後在抗日軍政大學和女子大學學習,晚上點著汽燈參加業餘演出。直到今天,於藍也說:「延安是世界上最艱苦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地方!」

正是由於有著這種難忘的革命經歷,於藍對於紅色革命題材有著很強的自覺性,很多題材的創作都是由她牽線搭橋的。

1961年,於藍在醫院檢查身體,從報紙上讀到了小說《紅岩》的連載,一下子就被其中的英雄人物所打動,於是萌生了把故事搬上銀幕的藝術衝動。片名《烈火中永生》就是於藍想到的,靈感來自葉挺詩歌《囚歌》中的一句詩:「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永生。」這個片名最後由周恩來總理拍板決定,郭沫若親筆題字。

《革命家庭》能夠搬上大銀幕,最初也是因為於藍的提議。1960年,於藍讀了陶承的一本回憶錄《我的一家》後極為感動,就聯繫北影廠將其搬上銀幕,最終由《林家鋪子》的導演水華執導,於藍飾演女主人公周蓮。片中於藍從16歲的少女一直演到老年,將一位普通家庭婦女從親人離世,深陷困境,最後逐漸走上革命道路的過程表演得非常有層次,她憑藉該角色拿下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

至今,於藍家客廳牆上還掛著一張周恩來總理與她握手的照片。那是1961年在香山舉行的一次電影會議,周恩來總理也來到現場,一眼就看到《革命家庭》里的媽媽,上前親切握著於藍的手,當著眾人說道:「你演了個好媽媽!」

新京報記者 滕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