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青花椒」報道組
11月8日,正值第二十三個中國記者節,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三十二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新聞獎作為國內等級最高的新聞獎,今年首設輿論監督報道獎,華西都市報以《「店招用了『青花椒』竟成被告」系列報道》斬獲該獎項。
去年,從成都、廣安……到上海、北京,持續多月的追蹤報道,「青花椒」報道組通過走訪調查、抵達上海核心當事方獲得獨家回應,並策動多方力量,將「青花椒」事件推向全國影響。經過不懈努力,「青花椒」店招被重新掛上,商家們給封面新聞送來錦旗,「青花椒」案也被寫入最高法工作報告。
記者們拿起筆杆子,通過輿論監督報道,推動「良法善治」,維護了公平正義。今天,報道組再次用文字分享「青花椒」報道背後的故事和那些難以忘懷的「名場面」。
四川地區多家「青花椒」店被告
《調查》
微小商家是知識產權保護的弱勢群體
記者 朱珠
四川多家有「青花椒」店招的餐館被上海一家公司告了!2021年12月23日,獲得這一消息後,我們報道組第一時間「兵分八路」開啟走訪調查,而我也遇到了採訪生涯的第一次「滑鐵盧」。
以為提前聯繫到了老闆就能採訪順利,但當我抵達位於簇橋的這家「青花椒魚」火鍋店時,剛想舉起手機拍點素材,就被突然出現的店主夫婦攔了下了,對我這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產生了敵意,「你在拍什麼,是誰派你來的!」兩個人的一頓猛烈言辭讓我心生畏懼。在拿出證件說明自己來歷後,他們才勉強相信。
為何會如此抗拒採訪?老闆夫婦表明原因,近期頻繁接到法院和律師的電話,難辨真假,害怕維持生計的小餐館要被迫關門於是非常糟心,對外界的打擾已經產生了抵抗。他們也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會被告?青花椒魚明明是四川的一道菜?」
從店家這裡我也了解到,四川地區還有許多家「青花椒」店鋪都「遭了」,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有的甚至已經賠了錢,於是還自發建了維權群。經過我們的第一輪報道,事件進一步得以發酵,也獲得了更多部門的關注。
《抵達》
實地蹲點 找出「青花椒侵權案」獨家真相
記者 朱寧 李慶
「青花椒維權案」調查期間,在了解到訴訟方是上海萬翠堂餐飲管理公司(下簡稱「萬翠堂」)後,23日晚上,我與同事就開始打點行裝,第一時間去往上海萬翠堂總部駐地。
採訪直擊當事方,吃閉門羹是意料之內的事情,到了事件核心地點,我們沒有理由不探究出事情的真相。
上海萬翠堂獨家回復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
第一次吃閉門羹,那我們就第二次探訪,第二次依舊失敗,那我們就在公司門口蹲點,雖然探訪結果都是「不知道」、「不了解」、「沒聽說」。我們相信,不管是記者自身的職業素養還是我們特有的「華西鐵軍」精神,都要求我在面對困難時,直面它、解決它,最終找出事情的真相。
或許是我們的蹲守讓萬翠堂方面看到了不直面回應「打發」不了我們,也或許是迫於輿論壓力,讓萬翠堂明白必須給受害方一個交代,最終,萬翠堂終於直面了我們,給出了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獨家回復:「深感抱歉、全部撤訴」!
《關注》
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道阻且長」
記者 吳冰清
「潼關肉夾饃」「逍遙鎮胡辣湯」商標訴訟維權案後,「青花椒」也遭遇了相同的命運。這樣的事情看起來是「攤上」了,但也折射出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方面「道阻且長」。
作為商家,他們並不知道可以通過什麼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此之前,他們所做的,就是被動的應訴。在記者介入後,我們向他們支了招:找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那裡可以尋求專業的援助。在幫助商家們準備申請援助的同時,作為跑口記者,我也第一時間對接了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
打通「壁壘」後,一切變得順利。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責成維權援助處和創新服務處會同四川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立即啟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應急預案,從備案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家庫商標領域中選取成立專家組,對相關商標訴訟案件進行研究,及時提出專業的指導諮詢意見。
一下有了「智囊團」,商家們維權也有了方向,而且專家組提供的都是公益的法律服務。雖然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是個漫長的過程,但當維權意識、相關法律知識一點點滲透到社會的更多角落,我想,知識產權「生態系統」才能更完備健康。這也是青花椒等事件「壞事變好」的意義所在。
「青花椒」案二審庭審現場
《見證》
我見證了「青」字重新掛上店招
記者 苟春
2022年1月22日,一個嶄新的「青」字回到了楊女士家的招牌上。這天的楊女士,沒有了初見時的糟心,也沒有了開庭前的憂慮,有的只是自信篤定,她在鏡頭前定神說:「今天,我的『青』字終於回來了。」
一個月前,我趕往溫江區鄒魚匠青花椒魚火鍋(原名為「溫江五阿婆青花椒魚火鍋店」)看到,原本店招上的「青」字已被拆除,店內裝飾、菜單等的「青」字也已經被各種方式拆除或遮擋。店主楊女士和鄒先生向我講述了最近的遭遇。
店主楊女士說,因為店招有「青花椒」,一家公司以「侵害商標權糾紛」為案由將他們告上法庭。最初還以為是詐騙,直到確認後夫妻倆才慌了神。但他們認為「青花椒」本就是一味調料,自家店鋪也沒有想要去額外突出青花椒,所以在開庭時只是帶著自己連續準備多日的筆記走上了法庭。
可一審判決不盡如人意,他們需要賠償原告共計3萬元,並在店招上停止使用「青花椒」標識的字樣。楊女士不服判決,並上訴。經過媒體報道,該案二審得到廣泛關注。二審改判後,楊女士很激動。庭審結束時,她告訴我,已經重新製作店招上「青」字了,等到製作完成並拿到判決書後,他們會掛上去。
「青花椒」的「青」字重回店招
《榮譽》
輿論監督報道匯聚的力量
記者 戴竺芯
2021年1月19日,「青花椒」案件的商戶之一唐姐高高興興給我發來信息,說「青花椒」事件結束了,為了感謝幫助,商家們商量著要做錦旗送給我們。24日,唐姐就送來這面寫著「仗義護真理,為民論是非」的錦旗,大家都很高興,錦旗也說明了這次報道的實效,讓我感受到輿論監督報道匯聚的力量!
被告商戶向封面新聞贈送錦旗
唐姐是我一直跟進採訪的當事人,最初我聯繫上她時,唐姐略有一些警惕,查看了我們的證件後,才開始慢慢袒露心扉。她很苦惱,自己做點小本生意,怎麼就惹上了官司?
為了給商戶們爭取幫助,我們各口線的同事,也聯繫了各自的資源。四川花椒產業發展促進協會、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律師們都紛紛支招。其中,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也很快關注到這起案件。伴隨著二審判決塵埃落定,商戶們的心終於放下。
如今,唐姐在另一個地段重新租了商鋪,「青花椒魚火鍋」又開張了,看著她分享在朋友圈中店鋪里熱熱鬧鬧的情景,我由衷地感到高興。
《意義》
解讀「典型案例」推動新時代法治進程
記者 粟裕
今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法院長周強向大會作最高法工作報告,廣受關注的「青花椒維權案」寫入報告之中。報告明確——不支持此類「碰瓷式」維權,讓我和為案件報道付出努力的同事感到高興。
策劃《兩會新觀察》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
回顧青花椒案報道,前方同事採訪「青花椒維權案」後,我作為最高法的跑口記者想到這對於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在多次溝通和爭取下,獨家專訪了最高法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馮曉青進行權威解讀。為萬翠堂與五阿婆火鍋店糾紛二審改判提供了更多法律依據,也為最高法多次將該案作為典型案例奠定了基礎。
4月,最高法舉行新聞發布會,再點名「青花椒」案。最高法表示注重公平合理確定權利邊界,提升對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的打擊力度。我想作為記者需要從個案傳播和研討案件的價值和意義,共同推動著中國法治的進程。「青花椒維權案」作為知識產權里典型案件,未來在商標的合理使用將影響深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