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寫下的《戰「疫」日記》主角卻不是自己

來源:瀋陽日報-瀋陽網

陳靖波攝影作品

本來已經到了含飴弄孫的年紀,可他偏偏四處奔波;本來說好為兒子分憂,可他卻志願服務他人。他叫陳靖波,明明自己在志願服務中付出很多,卻絕口不提,只把別人的辛苦牢牢記在心底。

說好幫忙照看小孫女,沒多久就「撂挑子」

已經連續多少天在抗疫一線做志願者,陳靖波也不記得了。兒子打趣地對他說:「說好來看小孫女,可我一天到晚都見不到你。」

陳靖波的兒媳是醫務工作者,自疫情發生後就在某隔離酒店支援。於是,陳靖波主動「請纓」幫助照顧3歲的小孫女,可沒想到,「保姆」沒當兩天,陳靖波就「撂了挑子」。

原來,當聽說兒子所在的社區需要志願者時,原本就熱心腸的陳靖波,立刻就把自家事拋在腦後,第一時間報了名。「我不挑活,啥都能幹!」自從當上志願者,陳靖波就承擔了搜集運送核酸檢測樣本的任務。每天,他都開上私家車,奔波在路上。大東區東站街道辦事處、二檯子街道辦事處管轄的多個社區的多個採樣點之間,都能夠看到他往返穿梭的忙碌身影。

很多人都說陳靖波乾的活兒是志願者里最辛苦、最危險的。說「最辛苦」,是因為需要跑的點位多,但各個點位封箱樣本的時間卻參差不齊,陳靖波只能隨時待命,哪裡封箱一批他就取走一批。說「最危險」,是因為他每次接到手的都是成百上千份核酸檢測樣本,最有被潛在病毒感染的可能。但是陳靖波卻搖搖頭說:「最辛苦的是一線社區工作者、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和廣大志願者,跟他們比,我只是開著車跑跑腿,實在不算啥。」

他寫下《戰「疫」日記》,記錄每個感動瞬間

在前往各點位取樣本的間隙,陳靖波用手機隨手抓拍了一些鏡頭,記錄抗疫一線的場景。用他的話說:「每天我都能看見許多『大白』,許多『小紅』,他們匯聚在一起,特別震撼,也特別鼓舞人心,看到他們就莫名地安心。」於是,在工作間隙,他用圖片和簡短的文字寫下一篇篇《戰「疫」日記》,記錄下每個感動的瞬間。

「3月28日,早6時。我又來到熟悉的加油站,把油加滿,整裝待發。靜下來的城市,環衛工人還堅守在路上。待城市重新醒來,他們用辛勤付出交給市民一個最美的春天。」

4月7日,陳靖波的《戰「疫」日記》難得出現了一篇「長篇大論」。「天氣晴朗,路邊的桃花開了。春天到了,可有的人卻永遠留在了春天,也把悲傷留給了家人。因為心裡觸動很大,我想講講她的故事。」

陳靖波所述故事的主人公是大東區東站街道金客社區副主任齊菲。「我的工作是與齊菲對接,我能看到她工作的過程和細節。」陳靖波寫道,「4月4日上午,我去社區取採樣管時看到她非常忙碌,大約9時左右,看到她急匆匆跑向大門。習慣了看她工作中跑來跑去的樣子,也沒想到會發生什麼事。下午又見她回到社區。第二天聽督導組的于洋說,齊菲父親昨天上午病危,等她趕到醫院時,父親已經離開了人世。她沒看到父親最後一眼……」

像這樣的感人故事和人物,陳靖波都會記錄下來。「老陳,你也是在一線抗疫人員之一,咋不寫點自己的故事?」有人問陳靖波,可他還是謙遜地擺擺手。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蘇慧婷

本文來自【瀋陽日報-瀋陽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