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31億,《獨行月球》還沒有下架,沈騰效應還能堅挺多久?

自今年7月29日上映至今,《獨行月球》累計票房已經突破31億大關,沈騰一如既往,繼續在電影市場一路切瓜砍菜,他和鐵杆搭檔馬麗締造的神話還在繼續上演。

沈騰《獨行月球》劇照

作為開心麻花的首部「正兒八經」科幻片,《獨行月球》的製作可謂精良,不論是背景、道具以及拍攝畫面,都達到了准好萊塢水平,但這部「正兒八經」的科幻片,其實一點兒也不正經,只是開心麻花打著科幻外衣的喜劇片或者「煽情片」。

故事背景發生在未來的月球基地,而「月球基地」也是這部影片跟科幻最沾邊的一個概念,其他劇情則充斥了大量的「沈氏」搞笑、搞怪。

在娛樂圈,一直有「綜藝毀演員」的說法,黃磊孫紅雷都是前車之鑒,而沈騰也在正在步入他們的後塵。

在綜藝節目里泡久了,演員就會變得油膩,其效果在《獨行月球》里顯而易見,沈騰不再是夏洛,不再是郝建,他往日的演技、靈性,都被轉化成了「綜藝咖」模式。

可以說,《獨行月球》男主讓誰來演,效果都大差不離,只是沈騰現在的票房號召力更堅挺罷了。

而這部打著科幻外衣的喜劇片,在很多觀眾眼裡也變成了四不像。

想看科幻劇情的人說:這是一部偽科幻。

想看喜劇的人又覺得:除了不好笑,其他都挺好。

沈騰是以小品出圈,以喜劇電影封神,郝建和夏洛是他娛樂生涯最重要的兩個角色,也是他的標籤,從電影院走出來的觀眾,想必心裡都會有一個疑問:不好笑的沈騰,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而《獨行月球》之所以大賣,除了沈騰的票房號召力,跟當下的時代背景也有很大關係。

我國空間站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全民科普的浪潮下,《獨行月球》直接分享到了這一波超級宏利。

從這個角度來看,《獨行月球》對於市場的敏銳度把控得相當精準,但論電影的內容和質量,有人則用「黔驢技窮」來形容。

而這次,沈騰口碑下滑非常嚴重,下一部影片如果還這樣割韭菜,「騰含量」將會變成票房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