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二十大丨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二十大代表、各地幹部群眾表示: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要以更大的責任和擔當,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蔡成勇代表來自青海三江源地區,對三江源這些年的生態變化,他如數家珍。

二十大代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委書記 蔡成勇:這十年以來,玉樹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得到了非常大的改變,高原的旗艦物種雪豹從過去的幾十隻到今天的1000多隻,藏羚羊從過去的瀕危動物已經達到了7萬多隻。玉樹這十年的變化,也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的鮮活的實踐。

青海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強調,要把三江源保護作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承擔好維護生態安全、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使命。

落實總書記要求,青海在三江源地區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修復,實施黑土灘綜合整治、沙化土地治理、水源涵養等生態工程。三江源國家公園去年正式設立,較試點面積擴大了近六成,生態涵養功能持續向好。

這次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推動綠色發展」的論述和部署,讓三江源人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青海玉樹州隆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 巴桑才仁:把我們的生態資源保護好,把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好,我們義不容辭。請總書記放心,請黨中央放心,我們一定把中華水塔保護好,持續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二十大代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委書記 蔡成勇: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也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回去之後要認真學習領會,把三江源的生態保護好,讓一江清水永續東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進程中作出我們玉樹的生態貢獻。

深秋時節的山西汾河,水清岸綠,南遷候鳥陸續抵達,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可幾年前的汾河卻是另一番樣子。

太原市民 胡文晉:髒水,污水,有的挖沙的坑,非常污染,想拍鳥就沒有鳥,很少見。我們說句不好聽的,不願意來這地方。

汾河治理,習近平總書記牽掛在心。他指出,要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牢記囑託,山西打響汾河治理攻堅戰,控污、增綠、清淤、調水等多措並舉,補齊水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汾河又重新恢復水清岸綠的美麗景象。

太原市民 胡文晉:水是清澈透底,魚都能看見,綠色比較多了,非常幸福,有獲得感、幸福感。二十大以後,我相信總書記會帶領我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更加環境優美。

二十大代表、山西晉中市委書記 吳俊清: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以再出發的心態、衝鋒者的姿態,讓水更清、河更美、城市更宜居。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對於地處長江入海口北翼的江蘇南通來說,這是他們破解「化工圍江」取得的一個明顯成效。十年前,南通的長江岸線碼頭林立,大大小小化工企業上千家。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南通考察時強調,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發展思路,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

落實總書記要求,南通下大力氣整治和修復生態,沿江一公里範圍內零散化工企業全部「清零」,貫通江海岸線,建設生態景觀帶,同時,重點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先進位造業集群。

江蘇南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曹軍:騰退散、亂、污、低效企業,沿江生態岸線比例超過54%。沿海地區嚴把項目准入關,自然岸線保有率超過36%。我們的綠色發展之路,正成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之路。

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讓大家幹勁倍增。南通計劃,「十四五」期間將建設1440平方公里沿江科創帶,打造萬億級臨港綠色產業基地,單位GDP能耗水平繼續保持全省最低。

二十大代表、江蘇南通市委書記 王暉: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我們要更加自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守好生態本底,以沿江科創帶建設提升綠色指數,推動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相得益彰。

(總台記者 李亞瑋 張斌 張崗 馬力 王曦 楊光 毛保武 韓逾昊 李兵 閆洪 唐高林 黃成 王鋼 張逸凡 李奕璋 青海台 江蘇台 山西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