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小店》的「參與式紀錄」

昨天,東方衛視上檔了一部公益紀實節目——

《加油!小店》

透過這檔節目,讓1號對「紀實」有了更深一層也更新一度的理解:

傳統紀實,其實多是「非參與式紀實」,它是記錄客體的旁觀者,客觀反映現實,但不影響現實;

但《加油!小店》是「參與式紀實」,它既是作為客體旁觀,也作為主體參與,既客觀記錄現實,又積極改變現實,形成一種遊走在主體與客體間、旁觀與參與間的,更加「積極」的記錄方式。

為什麼要做「參與式紀實」?

那麼,為什麼不用傳統紀實手法,而是要用這種更加積極、更加主動的「參與式紀實」手法,來做《加油!小店》呢?

因為前者只記錄不改變;而後者既記錄也改變。

而對於目前城市中的小店而言,它們就處於這樣一個階段——

既需要記錄,被看到;也需要改變,求生存。

一方面,需要讓人們如實地看到小店在城市中,真實存在的樣子。

它有它的意義。

就像《加油!小店》第一期開篇群訪了無數上海小店主,每個小店主都賦予了小店各自的意義——

一位服裝小店主說,「我想把這家店做成百年老店」;

一位義大利裔冰激凌小店主說,「我們住在這片區域,想為鄰居做些事情。用義大利話說,『有鄰居就有小店』」;

一位麵館小店主說,「希望通過美食,把西安的人文、文化,傳遞給食客們」。

這些意義之中,既有個人的奮鬥與情懷,也有鄰里的奉獻與友愛,亦有文化的交流與傳承。

就像節目開篇一句非常有哲思的旁白:「如果說,都市是一個巨人,那麼,小店就是巨人的毛細血管」,城市的理想、城市的榮光、城市的生命力,其實,就是從無數作為個體的小店中,湧現而出。

它有它的情懷。

店不在大,有情懷則美好。一家小店之中,可能也有大師,可能也有大志。

比如第一期記錄的上海市泰興路的燒臘店「蓁豐道」,店主是一位63歲的香港大廚周師傅,從業半個世紀的他,曾經做到香港頂級酒店大師傅、香港女首富的私人廚師。

他之所以選擇開店,一方面,是出於「理」,他認為原先酒店食材不行,但總經理覺得沒問題,所以他就脫下衣服不幹了,「我覺得我都六十多歲的人了,不能讓人覺得我炒的菜不行,不想晚節不保。我做人有我的執著」。而這家蓁豐道,就在踐行他對食材精挑細選的理念,「供應商我們去挑,要去試雞有沒有雞的味道,吃雞沒有雞香味,我不認為這是雞。」

另一方面,是出於「情」。在周師傅的認知中,世上最好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媽媽的味道,是關懷的味道,是用心的味道,「我想問你,全世界公認的廚師是誰?媽媽。真的,媽媽不會隨便在菜市場,買一些不新鮮的東西回來,也不會撿那些菜殼給你吃,媽媽永遠是買最好的,媽媽是最用心的」,周師傅說。而媽媽的味道,也成了他的廚藝哲學。

同時,媽媽的味道,就是他味蕾想像中上海的味道。「現在在上海吃的東西,都是媽媽和外婆煮給我吃過的東西,又有了那種親切感。」食物,不僅傳遞著人與人的親情,也連接了人與城市的命運,周師傅開這家店,「是想知道媽媽年輕的時候,上海的風味、環境是什麼樣的,回味一下」,而這家小店,就是「我與媽媽的情感連接,想把它開得很好很好。」

但它,也有它的困境。

即使是這麼有意義,這麼有情懷的小店,仍然會面臨著生存的難題。

這些面臨困境的小店,往往面臨著內外之困。

一方面,是內在的認知之困。比如「蓁豐道」的周師傅,雖然他有一身廚藝的本事,但是,他是技術性人才,而非經營型人才,對於品牌、對於宣傳,他其實也是有認知短板的。

另一方面,則是外在的環境之困。城市之大,眾聲喧嘩。當我們的時代,從物質匱乏的時代,走向了物質充沛的時代,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選擇過剩、決策之難,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小店們,既有意義、又有情懷,但也有困境,所以,東方衛視並不滿足於作壁上觀的「呈現」,雖然「呈現」也會在更長周期內幫助紓困,但其實每天面臨生與死、開與閉之間考驗的小店實在太多,東方衛視想做的,還是跟小店的生死開閉搶時間,所以,一邊客觀真實地呈現,一邊深度沉浸地參與。

而這樣的公益服務,東方衛視並不陌生,已然很輕車熟路了。連續八年播出《夢想改造家》,持續輸出公益服務的態度,樹立了多位設計師的影響,成為公益服務類節目的典範。這次,東方衛視又推出全新幫扶小店節目《加油小店》,不再是從外觀上進行改造,而是從經營理念上給予幫助、從小店主心理上注入力量,重拾城市煙火氣,體現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精神。

怎麼做「參與式紀實」?

那麼,紀實節目如何參與進去呢?

首先,節目組安排了三批「參與者」。

第一批,是「加油團」,由6位熱血青年組成,他們之中,覆蓋各種能夠實際幫得上忙的專業,比如金融、會計、自媒體等,而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溫暖地陪伴、真誠地加油。

比如,同是有滬港兩地背景的加油團成員塗毓麟,在知道周師傅的願望,就是找到他媽媽年輕時的老味道,就帶著還不那麼熟悉的周師傅走街串巷,吃了一天的上海風味,滬式月餅、上海生煎包、蔥油拌面......用食物治癒焦慮中的周師傅。

比如,辦專家試吃會的前夜,兩位年輕人特地帶來外賣,為還在擔心明天情況的周師傅加油;而在專家試吃會完畢之後,為讓周師傅放鬆下來,從第二現場到第一現場的過程中,加油團的年輕人們,像保安護送大明星一樣開玩笑地說:「對不起,不能拍照」,用幽默化解他的局促。

第二批,是「顧問團」。他們之中,有有政協委員、有資深媒體人、企業創始人、有經管學教授,有的有人脈,有的有經驗,有的有學識。他們能從各個宏觀層面,給到小店幫助,比如香港會計師公會前會長、上海市政協委員趙麗娟女士,她能通過社群,發動更多在滬的香港人來試試老家的味道。

第三批,是「專家團」。相比於顧問團來於各行各業,專家團則更集中於一個行當。比如這一期的小店是美食類的小店,因此這個專家團就全都是美食向的專家。因此,他們就能給到小店更加具象的、更能實操的建議。有的專家建議,可以把小店非常有特色的梅子醬做成單品,甚至可以把周師傅的IP印在上面;有的專家建議,可以在小店白牆上畫出小店的品牌故事,把周師傅從業五十年的「賣點」故事化。

所以,這三批「參與者」,是從三個維度為小店加油,有的暖心地陪伴,有的宏觀地提示,有的具象地建議。

而在這個參與過程中,1號認為《加油!小店》做得最棒的是,它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參與」,所以,完全沒有喧賓奪主,所有的加油團、顧問團、專家團,都是服務於小店和小店主的,後者,才是真正的主角。

你所看到的《加油!小店》,不只是圍繞著一件事——「三撥人幫著一群人,做了什麼改變」,而還是立足於一家小店、一位小店主。

你看到了一位那麼鮮活、那麼值得我們為之加油的人物——周師傅。你看到了他的惆悵、他的失意,你也看到了他的理想、他的情懷,正是這樣一個掙扎的理想主義者,才值得我們為之加油。

「參與式紀實」有什麼意義?

「參與式紀實」,其實,是一種更有「民生精神」的紀實主義手法。

不但反映現實,還在反映現實的同時推動現實,更有積極性,更有行動力。

這種「民生精神」,是流動在三者之間的——

一方面,是能實際幫助小店紓困。

恰如「蓁豐道」的周師傅所坦言的那樣,他之所以向節目組發出了「著急令」,尋求節目組的「加油」,就是希望通過這個節目,讓他們的小店能夠增加收入,能夠繼續經營下去。

「蓁豐道」當然是一個特例,一個剛從香港來上海、有著寶藏廚師的小店,但是,它也是一個代表。一個偌大的上海,小店雖然千千萬萬,但是面臨的困境是相似的,紓困的方式也有共通的。

比如,在這個年代中,做小店都要有品牌意識、傳播意識。以前的老話是,要致富,先修路。現在的新法則是,要致富,先宣傳。

第一期中,《加油!小店》幫助「蓁豐道」解決問題的方式,都是圍繞著宣傳思維來做的,第一個是舉辦「專家試吃會」,請在餐飲行業擁有話語權的美食評論家和榜單評委來試吃評判,「先要得到業內專家的認可,才會讓大眾特意去嘗試」,加油團成員說;第二個是舉辦「地推試吃會」,從小店裡走出去,讓更多人關注到。

這兩個招,都是有「遷徙作用」的實操方法,對於其他面臨同樣本事過硬而宣傳不夠的寶藏小店,都有參考意義。而《加油!小店》的理念,就是在各行各業的小店中,選取若干寶藏小店作為打樣,作為代表,給到一些可以舉一反三的建議。

另一方面,也能幫助老百姓更好享受城市服務。

這幾年來,「探店」成為了新媒體中,一個非常流行、非常熱門的內容品類。

它的流行背後,其實就是折射了人們對於更好生活的需求和嚮往,大家都期待能夠找到更有品質、更有情懷、更有新意的寶藏小店。

然而,對探店已經成為了一個商業模式,未必完全客觀,東方衛視通過《加油!小店》這檔公益節目,其實做的就是一個代表主流媒體公信力的「番茄探店嚴選」,幫助人們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中,找到最值得市民朋友關注、最值得繼續好好生存下去的好店。

所以,《加油!小店》,其實就是把小店的需求與人民的需求,進行了一個連接,同時也做了一層把關。

這個「民生」,對於小店來說,是「生計」,好好地經營下去;對於百姓來說,是「生活」,好好地享受生活。

1號結語

其實,對於東方衛視來說,這種帶有「民生精神」的創新,既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能夠留意到,東方衛視持續地探索各種各樣扶持本地民生的媒體行動,從「五五大直播」的形式,到「參與式紀實」的形式,一直在創新,一直在延續。

國際化的同時不忘本土,都市化的同時不忘民生,這,就是東方衛視的媒體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