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添加劑風波持續,千禾味業意外「躺贏」

中國商報(記者 馬嘉 文/圖)一句「零添加調味品收入占調味品營收50%以上」帶紅了千禾味業的股價和銷量。10月10日,千禾味業不僅股價漲停,且多個電商平台直播間均顯示斷貨。千禾味業方面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目前線上平台的訂單量較大,發貨較慢,後續會根據市場需求加大供貨量。

北京一家超市工作人員表示,千禾味業近日加大了線下促銷力度。

直播間賣斷貨

「家人們,現在蚝油、老抽醬油、料酒、醋都斷貨了,現在是15天之內發貨,您要著急用的話請慎重選擇。」10月10日,千禾味業直播間的主播因產品斷貨而向消費者不斷道歉,並表示工廠正在加班加點生產。

與海天味業的窘境相比,千禾味業算得上是「名利雙收」。10月10日,千禾味業不僅在資本市場股價強勢漲停,而且在京東天貓等多個平台的直播間也賣斷了貨。直播間不斷有消費者表示,等15天發貨,再入手兩瓶。

中國商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致電千禾味業,對方表示,目前線上訂單量較大,發貨較慢,後續會根據市場需要加大供貨量。在線下,中國商報記者發現,千禾味業旗下產品不聲不響地搞起了促銷。北京東三環物美超市一位工作人員表示:「1000毫升生抽平日標價是23.8元/瓶,線上價格是14.8元/瓶,今天超市的到手價是9.9元/瓶。千禾味業在國慶節期間一直有促銷活動,10月9日開始加大促銷力度,就持續這兩天。」

「添加劑事件發生後,線上抖音渠道、線下重點連鎖系統、終端導購這幾個渠道整體銷量增長了25%左右。」千禾味業一位地區銷售業務相關工作人員對記者坦言,增長單品主要集中於零添加系列,醬油、料酒、醋是沒有增長的,且稍有下滑的趨勢。「線上、線下有缺貨現象,公司缺貨比較嚴重主要是在直銷和線上渠道,部分經銷商缺貨率達到40%左右,經銷商沒有大面積缺貨。」

零添加「坐收漁利」

在海天味業剛剛陷入添加劑風波時,千禾味業曾在對投資者的回復中表示,零添加調味品收入占調味品營收的50%以上。此後,千禾味業在資本市場及終端消費市場均被「搶購」。

「增強零添加的宣傳是肯定的。」上述千禾味業地區銷售業務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陳列板塊至少50%以上是做零添加系列,推廣活動一直要求以零添加推廣為主。此前,公司沒有大規模投入線上推廣,經過此次風波後,公司對線上推廣或會更加重視。

經過此次風波後,千禾味業是否會增大零添加產品的比例,推出相應的擴產計劃?中國商報記者向千禾味業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有接近千禾味業的機構投資者對記者表示,千禾味業此前投資12.60億元建設「年產60萬噸調味品智能製造項目」,該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第一期完成20萬噸醬油、10萬噸料酒生產線建設,第二期完成年產30萬噸醬油生產線建設。其中零添加產品佔據了很大比例。

需要關注的是,業內人士認為,零添加產品恐怕很難一直受到市場熱捧。一位東北地區醬油經銷商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零添加產品或不會成為醬油市場的主力。零添加也意味著價格更高,醬油是生活必需品,高價產品不會佔據市場太大份額。年輕消費者會在線上購買零添加產品,這一部分佔比相對較小,在更多的線下商超、餐飲渠道中,普通平價的醬油產品才是主力。此次風波的負面影響更多的是針對某個品牌,而不是某種類型的產品。」

能一直「躺贏」嗎

「千禾味業此前選擇『零添加』,也是為了取得錯位競爭的優勢。」有機構投資者表示,在全國調味品競爭格局中,北京有王致和、江蘇有恆順,廣東有李錦記和廚邦。千禾味業所在的四川市場是調味品大省,競爭非常激烈,其難以像其他調味品品牌那樣靠地區優勢取勝,故選擇從零添加入手,希冀在全國調味品市場中脫穎而出。

需要注意的是,千禾味業曾因零添加產品陷入過輿論危機。此前,西班牙維哥大學教授蕭建波、香港大學教授王明福、澳門科技大學教授伍建林共同在eFood期刊發表論文《用碳同位素比質譜技術鑒別真假零添加味精醬油》,質疑千禾味業旗下四款 " 零添加 " 醬油並非零添加產品。

事實上,目前,零添加醬油並無行業統一概念,各大醬油品牌對零添加概念的解釋及應用也並不統一。千禾味業表示,零添加即不添加味精、色素、防腐劑,尊崇原味,在生產過程中0%添加味精(谷氨酸鈉)、焦糖色、苯甲酸鈉山梨酸鉀呈味核苷酸二鈉三氯蔗糖安賽蜜;海天味業的零添加標籤為0%添加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甜味劑(三氯蔗糖、安賽蜜)、味精、脫脂大豆;加加食品則表示,零添加是指 0%添加白砂糖、0%添加轉基因脫脂大豆、0%添加防腐劑、0%添加食用香精。

「調味品企業的銷售渠道有三種,即家庭、餐飲和食品加工企業,其中50%都銷往了餐飲渠道。」上述機構投資者表示,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和李錦記的產品大多銷往餐飲渠道,千禾味業的產品則以家庭銷售為主,這導致了其在銷售體量上與第一梯隊企業的差距。 目前,中炬高新、李錦記的市場佔有率還在10%以下,千禾味業恐難僅靠零添加產品而一直躺贏。